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总体布局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总体布局

新形势下中国外交总体布局最近这几年关于中国外交、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崛起的外部讨论越来越多。

中国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全世界聚焦的一个热点。

国际社会为什么这么关注中国?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一个重大的变化。

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我们由过去世界经济的依附者,成为了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发动机,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变化;第二个变化,我们由过去国际体系的游离者、旁观者成为了当前国际体系变革的一个推动者;第三个,我们由过去国际规则的变动接受者成为了当前国际规则制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者,正式进入到世界的中心舞台。

总的来看这些变化对我们是利好的,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其他方面的一些影响。

如我们面临的一些挑战是提前到来了,树大招风,中国实力地位的快速上升牵动着各方的利益神经,尤其是美国的利益神经。

美国这几年搞重返亚太,有针对中国的一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对中国的快速发展很焦虑,很担心,老怕有一点中国有一天会超过它,所以它现在采取一些战略上的措施来压一下中国,来牵制一下中国的发展。

另外,最近这几年,周边一些国家也不消停,南海是暗流涌动,东海钓鱼岛是风高浪起,我们面临的周边形势的确是把过去要复杂了。

面临的这些新情况新问题怎么办?中央明确选择了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要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对和平发展一些西方国家是有疑虑的,中国搞和平发展是做表面文章,实际上是想做大了以后发动战争,搞扩张。

另外最近这几年中国的老百姓也有看法,说你光和平发展,现在小日本和周边的一些小国现在都欺负到家门口上来了,你还不打一仗,教训教训它们,中国外交太软弱。

这些问题是不是就是说中国起来以后,就不要和平发展了?就准备打仗了?或者说我们的和平发展就不要国家的核心利益了,就是没有原则地妥协跟退让了。

情况不是这样,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是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强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要始终不渝地走好和平发展这条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要切实地维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决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外来压力。

面临着这么复杂的国际形势,总书记为什么要这么讲?现在中国外交要怎么办?下一步要怎么走?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从中国外交总体布局的角度来跟大家分享几点看法,不当之处也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概括起来是四句话,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一、大国是首要(一)中美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那下面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大国关系。

我们现在强调要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拓宽合作领域,妥善处理分歧,推动建立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现在大国关系的重中之重是处理好中美关系,我对中美关系有这样的一个判断,中美之间深层次的矛盾很难解决,社会制度问题,姓资姓社问题,发展道路问题,不让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现在能解决吗?很难。

但中美之间大规模的战略冲突是可以避免的。

今天的中美关系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刻,最大的特点是在全球范围之内中美竞争的一面在上升,同时合作的一面也在上升,这个特点是在中美建交后30多年的历史上从来没有遇到过,现在不管你高兴不高兴,乐意不乐意,美国人回来了。

从2001年“9•11”之后美国在全球反恐反了十年,突然有一天发现,一步留神让中国在亚洲做大了,所以它现在要调过头来要有针对中国的一面。

从2010年底开始,美国采取了一系列重返亚太的战略步骤,在政治、外交、安全上巩固跟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这些老盟友的关系,建立同越南、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这些新盟友的关系。

在经济上搞了一个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在军事上提出来2020年之前要把海外兵力的60%全部移往亚太,这一系列的动作是引起了亚太地缘政治格局的一个巨大的震动。

2011年的时候,当时美国的国务卿希拉里发表了一篇非常强硬的文章,叫做《美国的太平洋世纪》,明确提出来,今后十年美国最重要的使命是锁定亚太,对于亚太,美国对中国决不会拱手相让。

紧接着美国总统奥巴马也发声了,讲的是美国永远不做世界第二,什么意思,各方你去解读吧。

最近美国有一个学者史蒂文写了一个报告提出来,从七个方面全面遏制中国。

第一个,在亚太地区同中国展开全面的战略竞争,包括军备竞赛;第二个,组织我们对台湾使用武力;第三个,降低朝鲜对美国的威胁;第四个,利用印度来制衡中国;第五个,在东海、南海领土争端中要对中国形成牵制;第六个,在伊核问题上还不能让中国捆绑手脚;最后一个,从软实力层面让亚洲国家相信,中国的崛起不会导致美国在亚洲的一个削弱。

(二)美国全力对付中国受两大因素制约这些情况是不是说今天中美的竞争已经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程度?中美关系马上就面临崩盘了?情况不是这样的。

退一万步讲,美国今天要全力对付中国,你也受到了两大因素的制约。

第一个,竞争的一面在上升,同时中美合作的一面也在上升。

今天中美之间的共同利益是越来越多,相互依赖程度也是越来越高,像在应对恐怖主义、气候变化、核扩散、金融危机这些全球性问题上谁都离不开谁。

特别是最近这几年还有一个趋势性的变化,美国有求于中国的变化开始多于中国有求于美国的地方。

像去年中美两个国家的贸易额突破了五千亿美元,达到5210亿美元,现在不用全面对抗,就是中美之间打一张贸易战对两个国家的伤害都是巨大的,谁都扛不住,简言之,伤人八百自毁一千。

你想,奥巴马会傻到那个程度吗,不计一切代价,一切后果,跟中国搞对抗。

它的对华出口在国内支撑了接近百万人的就业,不会的。

美国是一个很务实的国家,最多是两面同时下注,既竞争又合作,既牵制又倚重,同时对于竞争如果是损人不利己的话,美国也会进行调整的。

现在美国的国内,特别是它的战略学界,像一些非常著名的战略学家,像基辛格,像布热津斯基,对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于美国重返亚太,他也提出了很多批评,你既整天讲在战略上要积极吸纳中国的崛起,但在战术上老是对中国咄咄逼人,整天在中国的家门口搞军事演习,而且把中国当成了它的军演加强地,这必然会引起中国本能式的一种反弹,因为这是我们的国家安全,所以看中美关系一定要把握好八个字:和则两利、斗则俱伤,这两个大国现在绝对不能发生大规模的战略冲突,两个的领导人也在尽力地避免,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因素制约,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要从大中东这场乱局中拔出腿来不容易。

这个大中东地区是西亚北非这一块,从2011年突尼斯爆发“茉莉花革命”,这场乱局已经持续了三年多的时间,形成了多轮的冲击波,连续冲掉了一大批政权,好在中国没有处在矛盾的焦点上,我们把利比亚三万多民侨民撤回来之后,我们还处在一个比较超脱的位置,中国的中国特使穿梭于各方之间,就干了一件事,全力劝和,中国没卷进去,谁卷进去了?美国。

因为美国历来来大中东地区作为它传统的势力范围,这把火在它的地盘上烧了三年了,不但没有灭,也没有按照它设定的路线图往前走,现在老美恼火得很。

第一轮就冲掉的两个政权,突尼斯和埃及的穆巴拉克,对于埃及的情况,美国是对不愿意看到的,因为美国一直扶持穆巴拉克,扶了三十年,穆巴拉克一个人在埃及当总统当了30多年,美国也不说他不民主,也不说他搞独裁,而说他是非洲地区优秀的领导人和卓越的政治家,评价太高了。

他干得怎么样?干得不大行,穆巴拉克把埃及国内搞得一团糟,失业率最高的时候竟然到了接近50%,年轻人基本上没工作,整天在大街上晃,这样的国家,这样的社会能不出问题吗?穆巴拉克下局以后穆尔西上来了,穆尔西是穆斯林兄弟会的首领,美国把穆兄会定义为“带有极端倾向的伊斯兰组织”,第一反美,第二反犹太,结果穆尔西上台以后,他也很有意思,第一站,高调出访美国的死对头伊朗,他回国之后,伊朗的军舰就大摇大摆地越过了苏伊士海峡,这种情况是30年未见,因为原来美国给穆巴拉克下了一道死命令,伊朗的一兵一卒不准从这个海峡越过去,现在就这么过去了。

去年7月份,埃及又出事了,军政府上来把穆尔西又搞掉了,穆尔西是民选出来的,抓了不少人,伤了不少人,杀了不少人,现在穆兄会已经被宣布为非法组织,现在已经是彻底乱套了,我对埃及短期的情况不是很乐观,埃及是非洲地区首屈一指的地区性大国,现在这个国家的情况有点糟糕,这是第一轮。

第二轮,美国先是打掉了利比亚的卡扎菲,同时也损失了一名大将,也门的总统萨利赫,但从战略位置上来看,也门的位置是比利比亚要重要得多,因为也门是美国在大中东地区打击基地组织最前沿、最重要的一个阵地,现在这个阵地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也失手了。

第三轮,一直到现在仍在持续进行中的叙利亚内战。

在叙利亚问题上,美国一开始也想要移植利比亚的模式,通过扶植反对派上台,把它不喜欢的巴沙尔政权干掉,但关键时候,中国跟俄罗斯这两个大国出手了,在联合国投了否决票,而且是一否到底,拿掉了美国人的提案。

去年7、8月份的时候,叙利亚又出事了,美国说,巴沙尔政权在从非政府军作战的时候用了化学武器,反人道、反国际法,因此要出兵安设,结果这一次普京是更强硬,而且普京抓理抓得非常准,两条,第一个,用没用化学武器,光美国一家说了不算,你必须联合国安理会授权,成立专门的机构进行调查拿证去。

第二条,如果美国再绕开联合国采取单独的军事干涉、军事行动,对不起,我们俄罗斯也出兵,紧接着黑海舰队几艘先进的军舰就赶过去了。

所以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中东的火药库,半点火星就要爆,后来也是多方的斡旋,特别是中国在这个问题上发挥了关键性的一个作用,全力劝和,最后各退了半步,一直延续到今天,不管你用没用,你起码有,但就先把化学武器销毁,这是中东的化武换和平的进程,虽然现在的局势有点缓和,但这个死套现在很难解开,我们最担心的是中东千万不能成为大国的一个绞肉机。

所以,美国重返亚太之后,有针对中国的一面,但有人说美国重返亚太在中国周边构建了一个C型包围圈,有的人是构建了一个V型包围圈,有的说得更过,已经构建了一个O 型包围圈,形成了对中国的全面遏制、全面封锁,这些说法都有点过。

因为我们有一个判断,美国又要在大中东地区有所作为,又要重返亚太针对中国,美国的力量是达不到的,因为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只能有一个战略重点,两只拳头打人,左右开攻是不现实的,你就是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你的力量也是有边界的。

所以,中东这场乱局拖住了美国重返亚太的一个步伐,同时也给中国的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

(三)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下一步,中美到底该怎么办?总书记提出来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个新型大国关系十个字,不冲突,不对抗,合作共赢。

提得非常好,新型大国关系从内涵上来看是八个字,四个词,包容。

总书记讲,太平洋足够大,足够容得下中美两个大国,美国要重返亚太,我们欢迎你回来,而且欢迎你在亚太发挥建设性的作用,这个讲的很有气魄,的确有大国领袖的风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