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

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
作者:黄悦
摘要:近些年,国家已经立法禁止近亲结婚,但是不少地方还是依然有近亲结婚的现象存在。

本综述的目的就是从遗传上,剖析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危害。

并从基因和DNA方面,讨论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

并探究一些解决方案。

单位:广东药学院药物制剂(天然药物制剂方向)11级1班
关键词:近亲结婚,遗传,基因,染色体,遗传病
什么是近亲?
在讨论近亲结婚对后代的影响前,我们先讨论一下什么是近亲?近亲是指亲缘关系在 3 代以内有共同的祖先。

【1】
繁殖后代过程中,遵循遗传学定律
在当今发现的现象中,遗传都是符合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在分离定律中,当两个杂合基因进行繁育时,就会导致四分之三的概率出现显性性状,四分之一的概率出现隐性性状。

而基因的总数越多,出现隐性基因的概率也就越大。

人类遗传病中,隐性基因的遗传病占主要部分
目前已知的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约有 3400 多种【2】,人类隐性基因遗传疾病占主要部分,如:高度近视、全色盲、先天性耳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胰腺囊性纤维化、苯丙酮尿症、白化病、尿黑酸尿症、半乳糖血症等。

【3】而杂合基因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正常,所以很多致病基因被隐藏在人类的体内,没有表现出来。

所以很多正常人看起来没有什么疾病,实际上体内也许含有致病基因。

近亲结婚导致隐性染色体结合的概率增加
遗传学研究表明,源于共同祖先的家族成员,携带相同的隐性致病基因的机会较大,近亲结婚能提高隐性致病基因纯合的频率,其子女中隐性遗传病发病率增大。

假设白化病的隐性致病基因 (a)频率为 0.01,人群中携带者频率为 2pq=2(1-q)q=2× 0.99× 0.01,即 100人中有 1.98名携带者,近似于 1/50。

根据亲缘系数的统计方法是:
①人群个体随机婚配子女发病率为 1/50× 1/50× 1/4=0.0001 ;
②携带者非近亲结婚子女发病率为 1× 1/50× 1/4=0.005;
③携带者表亲结婚子女发病率为 1× 1/8× 1/4=0.03125 ;
④不知表兄妹双方是否携带者,其近亲结婚子女发病率为1/50×1/8×1/4=0.000625。

根据表兄妹近婚系数的统计方法是:
①人群个体随机婚配子女发病率为 q 2 =(0.01) 2 =0.0001;
②携带者非近亲结婚于女发病率为 1/2q(1-q)=0.005× 0.99=0.00495 ;
③携带者表亲结婚子女发病率为 1/2F=1/32=0.03125 ;
④不知双方是否携带者,其表亲结婚子女发病率为q 2 (1-F)+qF=(0.01) 2×15/16+0.01× 1/16=0.000719。

从上述实例看出, 2 种方法统计出来的表亲结婚子女发病率基本上一致。

此外,隐性致病基因携带者表亲结婚子女发病率,是其非近亲结婚的 6.3 倍,表明近亲结婚提高了人类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4】而这只是单个基因,每个人身上可能携带的致病隐性基因可能含有几十个之多,这样大大增加了子女的发病率。

控制近亲结婚对后代危害的方法
我国已经有立法来控制禁止近亲结婚,我国《婚姻法》规定,三代内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

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5】除了法律规定之外,当近亲结婚的孩子出生后,即使没有发现问题,也不能抱有侥幸的心里。

对这些儿童应该给予更多的保护措施,例如专门的体检,来保证这些新生儿童可以健康的成长。

不要对近亲结婚的后代进行歧视
近亲结婚主要导致第二代后代产生遗传病,根据遗传定律,第三代后代得遗传病的概率应该是和普通人差不多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善待身边每一个人,不要对他们进行歧视。

马和狗这类动物为什么近亲繁殖比较好?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马和狗这类动物近亲繁殖主要是因为这样可以得到纯种后代,但是如果反复交配,可致使后代受隐性、有害特性的影响。

这类物种通常适应力差,即近交衰退。

【6】事实上这类动物的智力也比其他同种类动物的智力要差很多。

近亲交配无论是在人和动物上都是不好的,所以,每个人都要善待自己的后代,遵守国家的法律,拒绝近亲结婚。

拒绝近亲繁殖。

参考文献:【1】百度百科
【2】生物学通报,1995年第2期郑春和
【3】近亲结婚导致隐性遗传病的计算石柏涛
【4】生物学通报,1995年第2期郑春和
【5】婚姻法
【6】维基百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