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整理概论

传染病整理概论

类 型
病种
甲 鼠疫
甲 霍乱
甲肝
乙肝 丙肝 丁肝 戊肝
流行病学
病原
隶属菌科 传染源
传播途径 致病决定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自然疫源性疾
鼠疫耶尔森菌,无芽孢无动 力;
肠杆菌科, 革兰氏阴性
病包括病原微 生物、宿主、 媒介和支持宿 主与媒介生存
蚤类传播、 飞沫传播 (人间)
质粒和毒力 岛编码
高热、严重中毒症状 、病程进展迅速
-
急、慢性肝炎、肝硬 化
条带免疫试验
-
HDV需要乙肝或其他嗜肝DNA 病毒辅助,才能装配成完成
缺陷型病毒
-
经血液
-
急、慢性肝炎、肝硬 化
-
-
HEV正链RNA病毒,无包膜球 形颗粒;有3个开放读码框架 (ORF);有8个基因型,我 国以1型和4型为主
急性戊肝病人
和亚临床型感
染者(起病前9
-
周~病后8日有 粪-口途径
对症治疗 、一般不 用抗生素 (可刺激 大肠杆菌 释放志贺 毒素,诱 发溶血性
首选氟喹
高热、全身痛、肝脾
诺酮类药
肿大、缓脉、玫瑰疹 病原学检验标本测出 物,常用
并发肠出血肠穿孔 沙门菌,血清学肥大 氧氟沙星
(回肠末端)、病后 试验是辅助诊断
和环丙沙
可获得强细胞免疫
星,哺乳
妇女用头
临床症状;1、HIV抗
blot或RT-PCR法检测
隐性感染(最多见)
、顿挫型(两次病毒
血症)、无瘫痪型、
瘫痪型,死亡原因是 中枢性及外周性呼吸 衰竭。病毒侵入CNS和
病毒分离或血清特异 性抗体检测的结果
脑膜经血液播散产生
非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对症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免肌 内注射和 手术以免 瘫痪的发 生和加重
和无菌性脑膜炎
切断传播 途径,管 理传染源
HBxAg和DNA多聚酶编码基
急、慢性病人 和慢性病毒携 带者
经血液(国 内主要为母 婴围生期传 播和医源性 感染)
-
血清检查HBsAg、抗-
急、慢性肝炎、肝硬 HBc和抗-HBs(最迟出

现);血液中测出
-
HBV-DNA
HCV只有一个读码框架、单股 正链RNA
黄病毒科
急、慢性病人 和慢性病毒携
经血液
剧烈腹泻、呕吐、无 腹痛和里急后重、以 黄水样或清水样便多 见,少数为米泔样或 洗肉水样
粪便细菌分离培养
快速足量 补液,补 充电解质
HAV无包膜球形颗粒,只有一 个血清型;只有一个开放读 码框架(ORF),1个5'NCR,1 个3'NCR.TATA
嗜肝RNA病毒
急性甲肝病人 和亚临床型感 染者(起病前2 粪-口途径 周~30日有感染 性)
感染性)潜伏
期末期和急性
期早期
潜伏期末期和急性期
早期病人大便排出病
毒最多,发病2周后停
-
止排出,儿童感染多 为亚临床期,成人感
染为临床期,病死率
高,妊娠最后3个月感
染的孕妇死亡率高达
-
-
预防控制
监测、灭 鼠灭蚤; 发现病人 就地、就 近隔离
水、食品 、环境; 疫情监测 、报告; 健康教育
疫情报告 、健康教 育、改善 公共卫生 设施、管 理传染源 、疫苗预 防(甲、 乙)
-
急性肝炎,黄疸、发 热、乏力、恶心呕吐 、肝区肿大、血清ALT
升高
特异性血清学诊断在 肝炎急性期至起病后 12周检查早期抗体 IgM,达到1:1000以
上阳性确诊
-
HBV;4个开放读码框架
(HBsAg乙肝表面抗原与乙肝
疫苗成分一致阳性表示有免 疫力、HBcAg核心抗原、
嗜肝DNA病毒
HBeAg阳性说明病毒在复制、
痢疾杆菌革兰氏阴性,无芽

细菌性 痢疾
孢无鞭毛不运动,兼性厌氧 菌,37℃适宜;我国最常见 福氏志贺菌和宋内志贺菌。
宋内症状最轻,痢疾最重
肠杆菌科志 贺菌属
伤寒、副伤寒沙门菌、无芽

伤寒和 副伤寒
孢周鞭毛运动大、37℃适宜 、引起两次菌血症、具有vi 抗原(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不产生外毒素
沙门菌属
分四期,详见书143页 gp120与CD4结合进去 靶细胞,细胞免疫无 法清除在细胞内的病 毒,鹅口疮
体检测p24和gp120抗 体; 2、HIV抗原检 测:用ELISA法检测 p24抗原(可使窗口期 减少1周); 免疫印 迹法 3、HIV核酸检 测:应用northern
原则:抗 HIV、抗感 染、抗肿 瘤及增强 机体免疫 功能
苍蝇
毒素)
粪-口途径 、苍蝇携带 沙门菌毒力 、水型爆发 岛 多见
性、血液、 母婴
-
粪-口途径
(7~9月夏 秋季发病最
-
多)
急性(脓血便或黏液 便、左下腹压痛)慢 性(急性治疗不彻底 迁延达2个月以上)
服用抗生素前采集标 本、挑取脓血或粘液 部分、不能及时送检 应将标本保存在30%的 甘油缓冲盐水中、中 毒性菌痢可以采取肛 拭
切断传播 途径,管 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 途径,管 理传染源
健康教育 和免疫接 种
丙 麻疹
麻疹病毒,螺旋对称有包膜 病毒,单股负链RNA、包膜表 面有两种刺突H/F,只有一个 副黏病毒科 血清型,对理化因素抵抗力 麻疹病毒属 较弱,加热科56℃可灭活, 对消毒剂及日光紫外线敏感
白喉
白喉杆菌,无荚膜无芽孢无 鞭毛无动力,毒素的产生于 前噬菌体有关
发病前10日内去过疫 首选链霉 区;血液标本检测出 素;输入 鼠疫杆菌;临床症状 新鲜全血
的自然条件。
霍乱弧菌(O1群和O139群) 无芽孢、无荚膜;有鞭毛运 动活泼;37℃适宜
弧菌属、兼 性厌氧菌; O1群还可分 为流行株 (主要致 病)和非流
病人和带菌者
粪-口途径
霍乱弧菌经 口进入小肠 定居,通过 可溶性血凝 素分泌肠毒 素
燥敏感、不耐热、煮沸和紫 外线可迅速杀死、耐酸、乙 醚和氯仿,无包膜(外界生
活里极强,可在污水、粪便
中存活数月)
肠道病毒属
慢性带菌者和 健康带菌者
病人和带菌者 (带菌时间可 达数年)
病人和无症状 病毒感染者
病人、隐性感 染者和病毒携 带者(人是唯 一天然宿主)
生活接触、 内毒素和外
水、食物、 毒素(志贺
HIV发病机制:1、直接或间 接损伤CD4+T细胞2、抑制抗 原递呈细胞功能3、诱导细胞 反转录病毒 乙 艾滋病 调亡4、导致CD8+T细胞丧失 科、慢病毒 抗病毒活性;对热和消毒剂 属 敏感,但对紫外线不敏感,2 条相同的正链RNA组成
脊髓灰质炎病毒、单股正链
RNA、分为3个血清型,对干
脊髓灰 质炎
棒状杆菌属 (放线菌)
百日咳杆菌,革兰氏阴性,

百日咳
需氧菌,35~37℃,对理化因 子抵抗力弱,56℃日照1小时
鲍特菌属
可致死,干燥环境能存活3天
流行性 脑脊髓 脑膜炎奈瑟菌、革兰氏阴性 奈瑟菌属 膜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