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传染病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单选题(共40小题,每小题2.5分,共100分)1.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A. 口腔念珠菌病B. 卡氏肺孢子虫肺炎C. 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D. 疱疹性直肠炎E. 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2.下列哪项是脑膜炎球菌的正确特性()A. 属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B. 能产生毒力较强的外毒素C. 在脑脊液及瘀点涂片中,该菌多在中性粒细胞外,少数在细胞内D. 抵抗力弱,在体外能产生自溶酶而易于自溶E. 在含胆汁的培养基上生长良好3.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A. 灭螺B. 普治C. 灭螺和普治D. 粪便和水源管理E. 保护易感人群4.自疟疾非流行区到海南旅游,预防措施可采取()A. 乙胺嘧啶25mg,每周1次B. 氯喹0.3g,每周1次C. 哌喹0.6g,2~4周1次D. 甲氟喹0.25g,每周1次E. 周效磺胺0.5g,每周1次5.痢疾杆菌致病作用的决定因素是()A. 内毒素B. 肠毒素C. 神经毒素D. 细胞毒素E. 侵袭作用6.非特异性的全身反应症状始见于传染病的()A. 潜伏期B. 前驱期C. 症状明显期D. 恢复期E. 以上都不是7.菌痢的病原体属于()A. 志贺菌属B. 沙门菌属C. 类志贺毗邻单胞菌属D. 弧菌属E. 弯曲菌属8.下列哪项不为传染源()A. 显性感染B. 隐性感染C. 潜伏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受感染的动物9.阿米巴病组织损伤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A.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机械性损伤B. 溶组织内阿米巴释放的毒素C. 迟发型变态反应D. 溶组织内阿米巴的接触性溶解细胞作用及水解酶使组织破坏E. 继发感染10.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A. 血涂片B. 血培养C. 骨髓培养D. 骨髓涂片E.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城镇和农村要求于发现霍乱后多少时间内上报()A. 3小时和6小时B. 6小时和12小时C. 12小时和24小时D. 24小时和48小时E. 48小时和72小时12.下列水痘病人的治疗措施错误的是()A. 加强皮肤护理B. 预防继发细菌感染C. 对症治疗D. 皮疹广泛时加用激素E. 疱疹破溃处可涂2%龙胆紫及抗生素软膏1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霍乱属于何种传染病()A. 强制管理传染病B. 严格管理传染病C. 监测管理传染病D. 限期控制的传染病E. 到2000年消灭的传染病14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A.内毒素B.外毒素C.肠毒素D.直接致组织坏死作用E.神经毒素15暴发型流脑的发病机理主要是由于()A.内毒素所致DICB. 脑膜炎球菌直接引起广泛的血管内皮损害C. 内毒素所致的急性微循环障碍D. 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E.内毒素所致脑水肿、颅内高压16.关于黑尿热的原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 患者红细胞缺乏G-6-PDB. 与抗疟药,特别是伯氨喹啉有关C. 与奎宁无关D. 与疟原虫释出的毒素有关E. 与人体过敏反应有关17.我国法定的甲类传染病包括()A. 鼠疫、霍乱B. 鼠疫、霍乱、天花C. 鼠疫、霍乱、爱滋病D. 天花、霍乱E. 鼠疫、霍乱、天花、爱滋病18.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A. 穿透结肠壁直接入肝B. 经胆道逆行入肝C. 经门静脉入肝D. 经肝静脉入肝E. 经局部淋巴管入肝19.血吸虫病传播途径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A. 传染源、中间宿主、易感人群B. 毛蚴、尾蚴、易感者C. 虫卵、毛蚴、尾蚴D. 传染源、钉螺、水体E. 粪便入水、钉螺的存在、接触疫水20.我国预防血吸虫病的重点措施是()A. 灭螺B. 普治C. 灭螺和普治D. 粪便和水源管理E. 保护易感人群21.关于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哪项是错的()A. 有病原体B. 有传染性C. 有流行性D. 某些传染病有地方性和季节性E. 病后均有巩固免疫力22.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药物宜首选()A. 青霉素B. 链霉素C. 四环素D. 庆大霉素E. 糖皮质激素23.钩虫病贫血的主要原因是()A. 钩虫的有毒物质抑制造血功能B. 胃肠功能紊乱致吸收不良C. 异嗜症致营养摄入减少D. 慢性失血致体内铁储备损耗过多E. 以上都不是24.日本血吸虫成虫主要寄生于人体哪一部位()A. 肝B. 结肠壁C. 肺D. 肠系膜上静脉E. 肠系膜下静脉25.间日疟、三日疟与一般恶性疟常用的治疗方案是()A. 氯喹+乙胺嘧啶B. 氯喹+伯氨喹啉C. 奎宁+乙胺嘧啶D. 奎宁+伯氨喹啉E. 青蒿素+伯氨喹啉26.感染性疾病和传染病的主要区别是()A. 是否有病原体B. 是否有传染性C. 是否有感染后免疫D. 是否有发热E. 是否有毒血症症状27.严重毒血症时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这一治疗属于()A. 病原治疗B. 特效治疗C. 支持治疗D. 对症治疗E. 康复治疗28.对艾滋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A. 接触隔离B. 呼吸道隔离C. 肠道隔离D. 虫媒隔离E. 血液、体液隔离29.日本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主要是由什么引起的()A. 尾蚴B. 童虫C. 成虫D. 虫卵E. 毛蚴30.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HIV侵犯了人体的()A.B-淋巴细胞 B.辅助性T-淋巴细胞 C.单核-巨嗜细胞 D.自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31.某小学发现一例流脑患者,经对该校师生检查发现,有19人咽拭子培养发现有脑膜炎双球菌生长,这19位师生属于()A. 病人B. 病原携带状态C. 隐性感染D. 潜伏性感染E. 显形感染32.李某被诊断为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对其采取的下列保健措施中哪项不对()A. 全休半年B. 加强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忌饮酒C. 适当隔离D. 避免频繁暴露于肝炎病毒E. 加强随访33.患者,在一次体检中发现血中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已半年,但其他无任何不适感觉,其他各项体检及化验均正常。

该患者属于()A. 显性感染B. 潜伏性感染C. 隐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病原体被清除34.20岁农民,因高烧伴呕吐2天于8月入院。

查:神清,面潮红,结膜充血,胸前有散在性出血点,颈软,周围血WBC11.0×109/L,N 0.75 ,有异型淋巴细胞,尿蛋白++,发病前2周曾到某地参加水利建设。

最可能的诊断是()A.钩体病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肾综合征出血热D.败血症E.伤寒35.某伤寒患者经氯霉素治疗后体温正常,一周后体温再次升高,血培养阳性;这种情况属于()A. 复发B. 再燃C. 重复感染D. 混合感染E. 再感染36.苏某在护理病人时,手被乙肝病人血液感染的针刺破,此时应采取的保护性措施是()A. 局部涂酒精消毒B. 立即肌注丙种球蛋白C. 注射乙肝疫苗D. 反复用肥皂及清水洗手E. 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全程注射乙肝疫苗37.男,25岁,3周前自非洲援外归国,高热1周,伴畏寒、寒战,疑为疟疾,氯喹治疗3天,病情无好转。

下列哪项处理较合适()A. 加大氯喹剂量B. 联合应用伯氨喹啉C. 乙胺嘧啶D. 青蒿素E. 氯喹+乙胺嘧啶38.关于HBV感染者的管理,下列哪项是错的()A. 急性乙型肝炎者隔离至起病后3周B. 慢性乙型肝炎者隔离至HBsAg转阴C. HBsAg携带者应进一步检HBeAg,如阳性按慢性肝炎处理D. 单纯HBsAg阳性者不得献血E. 单纯HBsAg阳性者不得从事饮食、托幼工作39.患儿4岁,发热、抽搐、呕吐。

体温40℃,血压30/20/毫米汞柱;面色苍白,四肢冷,颈软。

心肺正常;血象:白细胞21000个/立方毫米,中性粒细胞90%,淋巴细胞10%,脑脊液压力140毫米汞柱,蛋白30毫克、白细胞8个/立方毫米。

诊断应考虑()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 中毒性痢疾 D. 流行性感冒 E. 脑性疟疾40.一水痘患儿,对其皮疹的处理措施不正确的是()A. 可用0.25%冰片炉甘石洗剂涂擦止痒B. 设法分散幼儿注意力, 减少应瘙痒引起的烦躁不安C. 适当口服抗组织胺药物止痒D. 避免患儿抓破皮疹E. 口服抗生素预防继发感染传染病学答案:一、单选1--5.BDCAA 6--10.BACDA 11--15.BDAAC 16--20.CACEC 21--25.EADEB 26--30.BDEDB 31--35.BADCA 36--40.EBAB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