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背景下,“共同富裕”路径选择摘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根本原则和本质要求,是贯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主线。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下,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离不开世界历史进程的影响,要以一种全球化的思维、一种全新的开放意识审时度势,开创一条走向共同富裕的新路。
关键词:共同富裕;全球化思维;路径选择;和谐社会正文:一、共同富裕的建立,对共同富裕的理解(一)共同富裕的含义共同富裕是在解决生饥问题以后,社会全体成员财富占有不断提高且趋向均衡的社会现象。
中国人多地广,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
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
共同富裕的特点:1.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基础上的差别富裕2.共同富裕是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富裕3.共同富裕是部分到整体的逐步富裕4.共同富裕是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过程富裕(二)共同富裕的时空鉴定:1.空间:中国2.实现的时间:1)上个世纪90年代2)世纪之交3)20204)2040:十七大报告中第一次模糊的提了一下关于政改和其他问题的时间表,文中说,把我国建设成真正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至少还需要三十年。
如果照这个时间来推算的话,要使贫富差距达到人们可以接受的程度的话,应该得要等到2040年。
5)共产主义实现二、路径选择腹有诗书气自华(一)本国: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共同富裕是和谐社会的经济基础。
和谐社会成为当代中国新的主题,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不是静态的完美,而是动态的协调,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
它既是一种治理的理想,又是一种治国的方略和治国的机制,同时还是一种治国的结果。
就目标而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提出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我国现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完全一致的。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其本质上说包括三层涵义:一是社会差异的缩小,消除对立,实现社会共同富裕和共同进步;二是新旧衔接,平稳过渡,建立社会广泛参与的协商机制。
三是坚持以人为本,使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充分尊重,人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人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因此,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为贯穿到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的各个层次中去。
胡锦涛同志将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概括“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所以,在全球化背景下,构建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本国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
(一)构建和谐社会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重要关系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必须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坚持维护好、利用好战略机遇期,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系“和谐社会”是对“全面小康”的坚持与发展,是对“全面小康”中关于社会更加和谐的进一步发展和丰富,使“全面小康”在理论形态上更加完整与系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有机统一的。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之间是结果与手段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树立并落实科学发展观,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发展所实现的社会必然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因为只有树立科学发展观,才能真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相互保证、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主体是党和政府,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和执政方式,都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程度。
同时,社会和谐又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环境和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构建和谐社会与走向共同富裕的对策选择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正确认识并处理好分配领域创造财富的效率和分配财富的公平之间的关系,这是解决当前社会分层背景之下分配两极分化矛盾的现实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程,是提高党驾驭分配规律并实现制度与时俱进的重要任务。
⑴以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为突破口,着力遏制贫富差距拉大趋势⒈解决收入分配不公的途径选择①推进政府体制改革,避免行政权力转化为不平等收入。
②消除行政垄断,避免垄断利润转化为不平等收入。
③促进机会均等,避免机会不平等带来收入不平等。
腹有诗书气自华④合理控制贫富差距过大趋势的途径Ⅰ.关注贫富差距社会转型期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扩大和变化是正常的。
但如果对贫富差距不加以控制,使其无度发展,则会严重损害社会公平和正义,随之而来的就是给社会的和谐造成灾难。
因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有效控制乃至缩小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逐步把社会公平贯穿到各个领域。
ⅰ.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必须坚持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分配原则。
ⅱ.国民收入再分配应坚持公平为主的分配原则。
ⅲ.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ⅳ.加大反腐败力度,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对贫富差距过大和弱势群体的心理产生的消极影响。
Ⅱ.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政府应履行好扶助弱势群体的职能: 弱势群体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的严重社会问题,突出体现了社会阶层的利益矛盾。
仅仅依靠弱势群体自身的力量很难迅速摆脱困境,这就必须依靠社会和政府的力量。
ⅰ.政府应当树立扶助弱势群体的责任意识。
ⅱ.政府要发挥扶助弱势群体的公共服务职能。
ⅲ.政府要充分发挥分配利益与协调利益的功能。
ⅳ.政府要发挥调整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职能。
Ⅲ.扩大中等收入者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建设小康社会。
这个蓝图的提出让理论界面目一新。
根据国际经验,以中等收入阶层为主体的收入阶层结构的形成是社会经济发展进入良好状态的一个标志。
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对于控制并缩小贫富差距,走向共同富裕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ⅰ.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
ⅱ.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实现社会公正。
ⅲ.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
Ⅳ.实现利益分享和利益整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利益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与现实问题。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追求利益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动因。
马克思曾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
构建和谐社会,归根到底必须调整人们的利益关系,协调利益矛盾。
现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获得了长足发展的同时,社会结构和阶级阶层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之而来的是社会利益关系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表现为利益主体多样化、利益差别扩大化和利益矛盾复杂化。
ⅰ.牢固确立统筹兼顾的思想ⅱ.明确利益导向,规范利益行为ⅲ.建立和健全科学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1)正确的利益观念导向机制。
2)顺畅的利益流向确定机制。
3)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
4)高效的利益表达机制和综合机制。
5)完善的利益激励与约束机制。
6)安全的社会保障机制。
7)健全的矛盾疏导机制。
8)敏感的社会预警机制。
Ⅴ.改革和完善分配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目前的重点:效率与公平ⅰ.完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ⅱ.完善政府财力分配制度腹有诗书气自华ⅲ.完善税收调节分配制度ⅳ.完善转移支付分配制度ⅴ.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ⅵ.完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二者相互作用、有机结合的过程。
我们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和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分配领域的客观规律,从制度、法律、技术层面着手研究探索如何构建合理的分配制度体系,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制度保证。
⒉建设和谐社会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②优化教育结构③推进教育改革创新④坚持教育公益性质⒊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①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②鼓励自主创新、自谋职业③推进就业体制改革创新⒋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①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②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③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④发展社会救助和慈善事业⑤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⑥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⑦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⒌建设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⒍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⒎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二)两岸关系(也适用于香港、澳门):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人民同大陆人民同根、同宗、同源,承继的是相同的文化。
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不止包括祖国大陆,也包括台湾。
台湾岛是中国的第一大岛,位于祖国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
台湾扼西太平洋航道的中心,是中国与太平洋地区各国海上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种特定的地理与历史渊源关系使台湾成为各项交流交往的中转站和交通要道,更是经贸交往的集中地,所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富裕”离不开台湾。
Α.总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一个中国;两制并存;高度自治;“文攻武备”;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积极促谈,争取通过谈判实现统一;积极促进两岸的“三通”和各项交流,增进两岸同胞的相互了解和感情,密切两岸经济、文化关系,为实现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坚决反对任何“台独”的言行;坚决反对外国势力插手和干涉台湾问题;集中力量搞好经济建腹有诗书气自华腹有诗书气自华设Β.与台湾的合作与交流:1) 发展CEPA (CEPA 是《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的英文简称)2) 台湾自由贸易港区的设立自由港区发展政策 自由贸易港区的政策与协调 港区中设案件的审核 跨港区业务的协调 (如:港务局、民航局、加工出口区管理局)3) 农业合作4) 建立海峡两岸最适度货币区5) 建立闽台PRE (产业product ;大学educate ;科研reseach )合作机制6) “三通”C.制定反分裂国家法D.加强文化建设,尤其是传统优秀文化与民族文化,使国人拥有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荣誉感,培养强大的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三)国际: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共同富裕离不开外部相对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也要面对国际上的机遇和挑战1.全球化背景下,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尤其是加入WTO 后,要扶植战略产业 1) 一般产业2) 战略产业:是指对整个国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的基础工业和先导产业,在一定时期需要国家保护,以产生动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