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摘要:马克思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是: 人的能力、社会关系、自由个性、生活、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具有发展性、多元化、阶段性、不平衡性的特点。
阐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和途径。
并肯定了物质生产力对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自由,全面发展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表现
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
人的能力是人类表现和确证自己社会本质的内在力量。
恩格斯说过, 人的全面发展, 就是要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推进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就是针对人的能力的片面发展, 强调提高人的综合素质, 发展人的多方面的才能。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指出,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人的能力的形成、人的心理情感的发展都离不开社会关系, 离不开社会交往活动, 人与人之间正是通过交往活动, 同他人、同社会、同整个世界发生着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交往, 在交往中取长补短, 使个人不断摆脱个体的、地域的、民族的狭隘性, 从而使个人不断丰富、发展、完善自己, 只有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和处在社会关系中的人的丰富性都得到实现, 才能称其为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
马克思唯物史观从人的发展角度, 将社会发展划分为三大形态: 一是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
这一阶段, 个人没有独立性; 二是以物的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 这一阶段, 在产生出个人同自己、同别人的普遍异化的同时, 也产生出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三是建立在个人全面
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
个性阶段, 在这一阶段, 人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马克思强调人要不受阻碍地发展, 自觉自愿地而且是充分地施展自己的才能, 充分表现自
己的个性, 塑造出个人特有的素质、品格、气质等等, 而非千人一面。
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
人的生活的全面发展就是指: 针对物欲、
贪欲、权欲和金钱欲, 强调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全面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 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实现人们的政治生活的全面发展, 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伟大的创造精神, 保证人民
行使充分的民主权利; 实现人民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全民
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使人民的精神世界更加充实、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实现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发展, 使人们在优美
的生态环境中工作和生活。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是指凭借自己的综合素质与实践活动, 而处于支配地位成为主人的人所具有的特殊属性。
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不但指其特殊属性的充分发挥, 而且指人成为自然界的主体、社会的主体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特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发展性的特点。
过去人们着重强调人的全面发
展是指经济的发展, 而当今人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 还
包括政治、文化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现在我们要在发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 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 社会生产力、经济文化的发展同人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关系,因为, 人和社会是不可分的, 人是社会的主体, 社会是人的存在方
式和存在形态, 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层面,同时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又是相互促进的。
再有, 必须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与更有利的条件。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可能只存在一个模式, 而是会同时呈现出多种多样的发展模式。
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个体可以分别选择适合自己的特定的发展模式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具有阶段性的特点。
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 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是十分贫乏的, 只存在以自然关系为
基础的原始共同体。
随着分工与交换的出现,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原始共同体逐渐被地域共同体所取代。
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和交换的逐渐扩大, 导致了共同体内部私有制的发展, 自然经济条件下的
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的天然统一开始被破坏, 商品经济逐渐取代了自
然经济。
在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社会形态中, 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以及分工和交换的发展, 社会生产力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人在社会
经济中显示出相对于自然的独立性, 同时也形成了普遍的社会物质
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和全面的能力体系。
当人类社会发展到了以产品经济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又会提高到一个新境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过程具有不平衡性的特点。
从世界范围来看,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总体水平领先于同时代的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里, 也存在着国与国之间的差异; 甚至单就中国
范围来说, 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水平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涵和主要内容
马克思阐明了人的发展的具体内涵, 即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发展。
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主要内容,马克思认为:“( 1) 人的全面发
展是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全面发展, 指的是将人的丰富的能力( 包
括体力和智力、自然力和社会力、个体能力和集体能力、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以及知、情、意等) 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即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 2) 人的全面发展是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 包括经济
关系、政治关系、道德关系、交往关系、家庭关系等) 的高度丰富展开与占有。
它将由贫乏变得丰富, 由封闭变得开放, 由片面变得全面, 由地域的人变为世界历史的人。
( 3)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个性的全
面发展, 指的是个人关系和个人能力的普遍性和全面性, 它不再受
到压抑,不再只是局限在少数人或某些阶层身上, 每个人的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不断得到提高, 个人素质不断完善。
( 三)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 是要使人真正成为自然和历史的主人, 成为社会发展的主体, 人在社会发展中居于主体地位, 发挥主
体作用。
这就要实现人的解放, 克服人对人的依赖, 人丧失独立人格, 成为依附性的人, 也要克服人对物的依赖, 即对金钱、物质财富、物的价值的依赖。
( 四)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条件和途径
马克思认为,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首先必须以“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
因为, 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 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完善和更替, 使人的社会关系全面生成和高度丰富起来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途径: 一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是人的全
面发展的现实前提和基础。
二是需要进行制度改革。
人在历史上的发展, 根本上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而直接则取决于社会制度。
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还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综合协调发展。
五马克思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巨大的现实意义:一方面,我
们在充分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经济作为资源合理配置的手段,以促进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不忘马克思对其弊端和负面因素的批判,并努力采取措施对之进行限制和约束,使其积极因素尽可能发挥得多些,负面因素则尽可能少些。
如社会公正,反腐倡廉,保护弱势群体的利
益,减少恶性竞争和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三个代表、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
另一方面,牢记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崇高理想,并尽可能向此方向努力,建构我们的制度,发展我们的能力,提升我们的境界,让我们在巨大的物欲诱惑和外在压力面前保持心灵的清明和人性的尊严,并努力让自己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能力尽可能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