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

食品包装是现代食品工业的最后一道工序,它起着保护、宣传和方便食品储藏、运输、销售的重要作用。

食品包装材料安全性分析*刘浩1,赵笑虹2(1秦皇岛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秦皇岛066000;2华北煤炭医学院秦皇岛分院,秦皇岛066000)摘要:分类介绍了塑料、纸类、金属、玻璃、陶瓷等常见食品包装材料,论述了其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包装材料的安全性与食品安全有密切的关系,食品包装必须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安全,才能成为放心食品。

食品包装材料及主要材质的安全性分析旨在帮助人们关注食品安全,增加食品包装企业的质量意识,提高消费者的鉴别能力。

关键词:食品包装;食品安全;放心食品*项目资助: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食品中化学污染的检测与评价”(07276943)。

作者简介:刘浩(1977~),男,河北省秦皇岛市人,学士,工程师,多年从事食品险验分析工作。

中国食物与营养Food and Nutrition in ChinaNo.05,20092009年第5期出编制澳大利亚GAP的需求,并以指南形式出现。

该指南有助于评估新鲜农产品田间生产中微生物对食品安全危害的风险。

指南中的新鲜农产品包括水果、蔬菜、药草和坚果等;而生产则覆盖了种植、收获、包装、储藏及农产品的分销。

对于每类主要食品安全危害(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都要对其潜在的危害和污染源进行识别。

虽然有多种潜在的化学及物理危害存在,但微生物污染仍将是主要的生物危害。

新鲜果蔬污染是通过果蔬与受污染表面或物质接触而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污染。

5对我国蔬菜微生物污染防控的建议食品安全是一个“从田野到餐桌”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部门,我国目前所进行的食品质量控制是板块型的,农业部门管原料,工业部门管生产,卫生部门搞检测,这需要统一和协调的管理体制,强化管理体系的系统建设,做到职责分工明确,行动统一协调有力。

尽快组建食品质量卫生安全认证机构,积极开展“安全食品”、“绿色批发市场”、“绿色零售市场”和“绿色生产线”的认证工作。

在食品安全立法上,需要进一步完善法律体系的建设,加强法律的可操作性,使食品安全工作有强力的法律支持。

逐步完善蔬菜的分拣、加工、包装、储藏、保鲜、检测等相关设施建设,加快蔬菜物流体系建设。

此外,我国微生物的检测项目应与国外接轨,设定量微生物、指示微生物和致病微生物及产物3大类[6]。

(1)定量指标包括菌落总数、霉菌和酵母计数等,用来衡量可能造成食用者危害的微生物总量,建议蔬菜以菌落总数为定量标准。

(2)指示微生物用来指示蔬菜被特定污染源,如人和温血动物粪便的污染程度,包括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杆菌、肠杆菌科及粪链球菌等。

(3)致病性微生物指标应建立在蔬菜本身的性质和可能污染微生物的类群的基础上,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预测微生物学研究进行确定致病微生物的种类。

◇参考文献[1]王明,赖以刚,陈善隆.目前的食品安全问题和措施.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05,11(1):62-63.[2]Beuchat LR. Pathogenic microorganisms associatedfresh produce. J. Food Prot, 1996,59: 204.[3]陈月英.我国居民蔬菜消费需求现状及前景.中国食物与营养,2005,7:38-39.[4]齐正,李保国,王欣,等.果蔬清洗杀菌技术研究新进展.中国消毒学杂志,2006 23(5):452-454.[5]陈欣,常志州,袁生,等.常见蔬菜受粪肥病源菌污染情况的研究.中国蔬菜,2007,2:25-27.[6]赵丹宇.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指标设定上的国内外差异.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03,15(6):548-551.在一定程度上,对食品质量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不但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而且影响我国整个食品包装业甚至是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

食品包装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食品包装必须保证被包装食品的卫生安全。

目前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从原料上可分为塑料制品;天然、合成橡胶制品;陶瓷、搪瓷容器;铝、不锈钢、铁质容器;玻璃容器;食品包装用纸;复合薄膜、复合薄膜袋;竹木;棉麻等。

1塑料塑料是一种以高分子聚合物——树脂为基本成分,再加入一些用来改善其性能的各种添加剂制成的高分子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作为包装材料的后起之秀,因其原材料丰富、成本低廉、性能优良、质轻美观的特点,成为近40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包装材料。

塑料包装材料内部残留的有毒有害物质迁移、溶出而导致食品污染,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树脂本身所具有的毒性树脂中未聚合的游离单体、裂解物(氯乙烯、苯乙烯、酚类、丁腈胶、甲醛)、降解物及老化产生的有毒物质对食品安全均有影响。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指出,不是聚氯乙烯(PVC)本身而是残存于PVC中的氯乙烯(VCM)在经口摄取后有致癌的可能,因而禁止PVC制品作为食品包装材料。

聚氯乙烯游离单体氯乙烯(VCM)具有麻醉作用,可引起人体四肢血管的收缩而产生痛感,同时具有致癌、致畸作用,它在肝脏中形成氧化氯乙烯,具有强烈的烷化作用,可与DNA结合产生肿瘤[1]。

聚苯乙烯中残留物质苯乙烯、乙苯、甲苯和异丙苯等对食品安全构成危害。

苯乙烯可抑制大鼠生育,使肝、肾重量减轻。

低分子量聚乙烯溶于油脂产生腊味,影响产品质量。

这些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材料中这些物质的浓度、结合的紧密性、与材料接触的食物性质、时间、温度及在食品中的溶解性等[2]。

1.2塑料包装表面污染因塑料易带电,易吸附微尘杂质和微生物,从而对食品形成污染。

1.3塑料制品在制造过程中添加的稳定剂、增塑剂、着色剂等助剂的毒性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厉曙光教授和他的科研小组进行的一项科学研究显示,我国食品中的增塑剂污染几乎无处不在。

研究发现,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含有“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这两种增塑剂,而铁桶装的食用油中却几乎没有[3]。

1.4非法使用的回收塑料中的大量有毒添加剂、重金属、色素、病毒等对食品造成的污染塑料材料的回收复用是大势所趋,由于回收渠道复杂,回收容器上常残留有害物质,难以保证清洗处理完全。

有的为了掩盖回收品质量缺陷,往往添加大量涂料,导致涂料色素残留多,造成对食品的污染。

因监管原因,甚至大量的医学垃圾塑料被回收利用,这些都给食品安全造成隐患。

1.5油墨污染油墨中主要物质有颜料、树脂、助剂和溶剂。

油墨厂家往往考虑树脂和助剂对安全性的影响,而忽视颜料和溶剂间接对食品安全的危害。

有的油墨为提高附着牢度会添加一些促进剂,如硅氧烷类物质,此类物质会在一定的干燥温度下使基团发生键的断裂,生成甲醇等物质,而甲醇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产生危害。

在塑料食品包装袋上印刷的油墨,因苯等一些有毒物不易挥发,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更大。

近几年来,各地塑料食品包装袋抽检合格率普遍偏低,只有50%~60%,主要不合格项是苯残留超标等,而造成苯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塑料包装印刷过程中为了稀释油墨使用含苯类溶剂。

2005年7月《每周质量报告》报道,央视记者在甘肃、青海、浙江、江苏4个省对十几家不同规模的塑料彩印企业调查发现,由于甲苯价格低,企业为了把浓稠的油墨快速印制在塑料薄膜上,都把它作为调配混合溶剂的主要原料。

兰州质监稽查人员随机抽查了7家生产复合型食品包装膜的塑料彩印企业,送往甘肃省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和国家包装制品质量检验中心检测,结果显示,7个样品中有5个被检出苯残留超标,涉及牛肉干、奶粉、糖果、卤豆干、薯片5种食品的包装。

1.6复合薄膜用黏合剂黏合剂大致可分为聚醚类和聚氨酯类黏合剂。

聚醚类黏合剂正逐步被淘汰,而聚氨酯类黏合剂有脂肪族和芳香族两种。

黏合剂按照使用类型还可分为水性黏合剂、溶剂型黏合剂和无溶剂型黏合剂。

水性黏合剂对食品安全不会产生什么影响,但由于功能方面的局限,在我国还没有广泛的应用[4],在我国主要还是使用溶剂型黏合剂[5]。

在食品安全方面,绝大多数的人们只是认为如果产生的残留溶剂不高就不会对食品安全产生影响,其实这只是片面的。

在我国使用的溶剂型黏合剂有99%中国食物与营养12是芳香族的黏合剂[6],它含有芳香族异氰酸酯,用这种袋装食品后经高温蒸煮,可使它迁移至食品中并水解生成芳香胺,是致癌物质。

我国目前没有食品包装用黏合剂的国家标准,各个生产供应商的企业标准中也没有重金属含量指标,但国外的食品包装中对芳香胺有着严格的限制,如欧盟规定其迁移量小于10ppb[6]。

2纸类纸包装材料因其一系列独特的优点,在食品包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在某些发达国家,纸包装材料占总包装材料总量的40%~50%,我国占40%左右。

国家标准对食品包装原纸的卫生指标、理化指标及微生物指标有规定。

单纯的纸是卫生、无毒、无害的,且在自然条件下能够被微生物分解,对环境无污染。

纸中有害物质的来源及对食品安全的影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

2.1造纸原料本身带来的污染生产食品包装纸的原材料有木浆、草浆等,存在农药残留。

有的使用一定比例的回收废纸制纸,因为废旧回收纸虽然经过脱色,但只是将油墨颜料脱去,而有害物质铅、镉、多氯联苯等仍可留在纸浆中;有的采用霉变原料生产,使成品含有大量霉菌。

2.2造纸过程中的添加物造纸需在纸浆中加入化学品,如防渗剂、施胶剂、填料、漂白剂、染色剂等。

纸的溶出物大多来自纸浆的添加剂、染色剂和无机颜料。

其中多使用各种金属,这些金属即使在mg/kg级以下亦能溶出而致病[2]。

例如,在纸的加工过程中,尤其是使用化学法制浆,纸和纸板通常会残留一定的化学物质,如硫酸盐法制浆过程残留的碱液及盐类。

食品安全卫生法规定,食品包装材料禁止使用荧光染料或荧光增白剂,它是一种致癌物[7]。

此外,从纸制品中还能溶出防霉剂或树脂加工时使用的甲醛。

2.3油墨造成的污染我国没有食品包装专用油墨,在纸包装上印刷的油墨,大多是含甲苯、二甲苯的有机溶剂型凹印油墨,为了稀释油墨常使用含苯类溶剂,造成残留的苯类溶剂超标。

苯类溶剂在GB9685标准中不被许可使用,但仍被大量使用;其次,在油墨所使用的颜料、染料中,存在着重金属(铅、镉、汞、铬等)、苯胺或稠环化合物等物质,引起重金属污染,而苯胺类或稠环类染料则是明显的致癌物质。

印刷时因相互叠在一起,造成无印刷面也接触油墨,形成二次污染。

所以,纸制包装印刷油墨中的有害物质,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很严重。

为了保证食品包装安全,采用无苯印刷将成为发展趋势。

2.4 贮存、运输过程中的污染纸包装物在贮存、运输时表面受到灰尘、杂质及微生物污染,对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3金属金属包装材料是传统包装材料之一,用于食品包装有近200年的历史。

金属包装材料以金属薄板或箔材为原料加工成各种形式的容器用于包装食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