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纪录片简要介绍及技巧

纪录片简要介绍及技巧

一切真实记录社会和自然事物的非虚构的电影片或电视片都是纪录片。

纪录片英语为documentary,这个词的意思是文献、公文、证书、证件、凭证等。

都有不可伪造的意思。

国际纪录片电影大师伊文思不止一次地说过,纪录片把现在的事记录下来,就成为将来的历史。

纪录片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它的非虚构性,不论是纪录人物,还是自然景观,都是如此。

法国《电影辞典》对纪录片是这样定义的:具有文献资料性质的、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制作的影片称为纪录电影。

美国《电影术语汇编》中,纪录片的定义是这样的:“纪录片是一种排除虚构的影片。

它具有一种吸引人、有说服力的主题,它从现实生活中汲取素材并用剪辑和音响增加作品的感染力”。

我国“中外广播电视百科全书”中关于电视录片的定义是:“通过非虚构的艺术手法,直接从现实生活中获取图像和音响素材,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以及作者对一事物的认识与评价的纪实性电视片。

”记录电影和电视纪录片的真实性,首先表现在它的非虚构性,纪录片所拍摄的必须是真人真事,其次,纪录片创作的基本手法是纪录,而不是扮演。

在真实记录的基础上,由于导演个人气质的差异、文化背景的不同,纪录片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在对拍摄内容的取舍、蒙太奇语言的运用以及美学风格的体现等多方面,都会由于导演的手法不同而表现出强烈的个人色彩,这正是纪录片的迷人之处。

抒情诗式手法这种手法运用在纪录片中,会使片子看起来比较流畅、明亮,诗意盎然,美感强烈。

如乌克兰纪录片《天堂》,一个15分钟的短片仅用了6个长镜头,没有一句解说,没有任何音乐,却描绘出一幅如诗如画如歌的游牧民族生活情景。

第一个镜头:微风吹拂着刚刚返青的草原,在和暖的阳光下,一位健壮的戴白头巾的乌克兰妇女正在烙饼。

她把面团放进地上挖好的坑里,坑里燃起柴草,面团被按扁后,一个木制锅盖盖到坑上。

锅盖揭起时,一个香喷喷的面饼已烤好了。

第二个镜头:毡房内一个两岁左右的胖孩子坐在花毡上,他实在困极了,但仍不放弃手中盛着奶豆腐的碗。

他哭几声,四顾无人,便向嘴里塞了一勺奶酪,打几下瞌睡,突然清醒又哭几声。

如是反反复复,终于将碗滚落在花毡上,孩子一头栽倒呼呼睡去。

第三个镜头:夏日草原青翠无际,几只牛羊在悠然吃草,一头小花牛像是嗅到了大奶桶的奶香,便把头伸到细颈的奶桶中,终于头退不出来,急得哞哞叫。

孩子们光着小腿尖叫着跑去帮忙,接着男人跑来了,女人跑来了,草原上一片欢乐。

第四个镜头:昏暗的油灯照着花毡上一排熟睡的人头,油灯下女人正在收拾餐具,她把小碗中吃剩下的奶制品倒在一个稍大的盆里,把一个个小碗用手指刮净,边洗边哼起悠然的小曲。

第五个镜头:寒风掠过枯黄的草原,女人和孩子们皮装厚裹地坐在牛车上,男人正在加固车上捆扎的帐篷,鞭子一挥,牛车载着一家人颠颠簸簸地向远方驶去。

《天堂》只选取了游牧生活中的几个细节,便把人们的生活状态、心境准确地表达出来,并营造出诗一般的意境。

史诗式手法在纪录片中运用此种手法,可以把一段较长时间的历史浓缩在一个短小的时间和空间之内,观后使人感慨,令人反思。

日本纪录片《古屋敷村》是以对日本山区八户村民进行采访为内容的纪录片。

古屋敷村位于日本北部寒冷的山区,村中的年轻人都到城里工作了,只剩下八户老人和妇女仍在村中过着传统生活。

通过回忆,展开了这个小山村一幅幅的历史画卷。

山本老汉生于猎户世家,他讲述着江户时代曾祖的辉煌,“屋前屋后都堆满了黑熊皮”。

后来家中屡遭不幸,祖父认为是杀戮的罪孽,因而立下家规,不许子孙再动猎枪。

到父亲和他这一代便是以务农为生了。

松下老汉是村里的烧炭高手。

早先村里人靠山吃山,家家户户都烧炭。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工业开始发展,城里人都烧煤了,烧炭行业衰落了,如今村中只有松下一个人还在炭窑边辛勤劳作。

和子老奶奶家中有一幢很大的蚕楼,已很破旧,但从蚕楼的采光、通风等科学的设计上,仍能看出当年的风采。

和子的父亲是位见多识广的人。

他在外面看到国外大量收购日本生丝,觉得养蚕可为,便四处取经,回村建了这幢蚕楼。

不出两三年,家中富裕起来,村民纷纷效仿,和子父亲成了远近闻名的建蚕楼和养蚕的专家。

村里人靠养蚕迅速富裕起来,家家丰衣足食。

幸子老奶奶默默地捧出两包东西,将其一层层打开,那是儿子的遗物。

在二战中大儿子死在朝鲜,二儿子死在太平洋一个小岛上。

和遗物一同送到幸子手上的还有两张一千日元的战时代用券,并被告知战争结束后可到村公所凭券领抚恤金。

大儿媳听到战争结束的消息后,便拿券去了村公所。

村公所的人说:“这个已经没用了,或者你可以把它裱起来当古董。

”芳子捏着这两张陈旧的花花绿绿的纸片激动地对记者说:“一千日元,当时可以买下这一片山哪”幸子老太太默默无语。

正雄老人35岁被征兵入伍,在军队中当炊事兵,幸得生还。

他不愿意接受采访,提到战争,他只是一句话:“那是一场罪孽,让人恶心”!《古屋敷村》用八户人家的故事浓缩了日本近现代史,导演意图深藏在一个个历史故事后面,人们从片中可以看到对战争的反思,感受到人类对和平与发展的强烈渴求。

宣教式手法宣教式手法,表现为导演意图极其明确,主观色彩强烈,拍摄对象、蒙太奇语言等等均要为导演述说的主题服务,整个片子表现的不是事件、不是人物,而是思想。

以美国纪录片《失去平衡的世界》为例,该片作者是一位牧师,他用7年时间完成了这部阐述他宗教思想的纪录片。

片子一开始是非洲原始部落简易的民房,稀少的人烟,蓝天上缓缓飘动的白云。

该片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安详、稳定的心理感受。

随后,人逐渐多起来,房屋多起来,车多起来,蓝天白云流动加快,音乐由简单的音响变成了和声,节奏也加快了。

接着,三四层小楼被炸毁,建起了更高的大楼,街道繁华,人流稠密,从高楼上俯拍,车流沿着城市的道路流动,像人体的血管图。

蓝天上的白云跑动起来,音乐开始躁动不安,紧接着大楼被炸毁,建起更高的摩天大厦,商场里琳琅满目,地铁中摩肩接踵,俯拍的城市血管飞速流动,蓝天上白云跑动得让人头晕,音乐变成噪音,尖厉、刺激。

牧师用蒙太奇手段反复加强渲染人口的不加节制、物欲的横流和整个世界的不堪重负。

当观众的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时,突然,编导用一组升格拍摄的大楼爆破的镜头。

只听到一阵强烈的爆炸声后,无数大楼在滚滚烟尘中被摧毁、消失,一切归于沉寂。

当烟尘散后,蓝天白云恢复了早先的样子,空气清新、平稳,音乐回归到简单的音响,镜头中一片荒原。

《失去平衡的世界》中每个镜头都没有特定的意义,经过导演的升降格处理和蒙太奇组合,便成为用来阐述宗教理念的语言,看后令人产生强烈震撼。

哲理思辨手法哲理思辨手法在纪录片中运用时显得冷峻、旁观,给观众留的思考空间更大。

以法国纪录片《课间》为例,该片拍摄的是法国小镇上一所幼儿园的课间活动。

编导使用黑白胶片拍摄,更突出了影片的理性色彩。

影片内容是一组组学龄前儿童的游戏,相互毫无关联,组接在一起却令人深思。

片中有这样一些镜头:下课铃响了,两个男孩抢先冲出教室占据了园中的两架滑梯,比赛向滑梯上吐口水,口水慢慢滑落下去。

晚来些的女孩子怕弄脏衣服,便只能站在一边愤愤地看。

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没有看到滑梯上的口水,上滑梯滑了下去。

吐口水的男孩躲在背后坏笑起来,他的阴谋终于得逞了。

又是一次课间,一个浅色头发的小女孩对大家宣布她发明了一种有趣的游戏,她要其他孩子去捡草棍树枝,看谁捡得多。

孩子们认真地去捡了,一把把草棍树枝交到了女孩手里。

她要孩子们再去捡,大家便又奋勇地去捡,如是者五六次,小女孩像个女王似地在他们中间踱步,一脸成功者的骄傲神色。

园中有一个两三平方米的小平台,平台前有一把靠背椅,椅背比平台高10公分左右,一群女孩子爬上平台做着越过椅背跳到椅前地上的游戏。

女孩们玩得热火朝天。

一个4岁的小姑娘#站在平台上放声大哭:“我不敢呀”别的女孩一边鼓励她,一边从她身旁跳下去。

女孩第一次鼓起勇气走到椅背边,却头朝下爬了下去。

她重又爬上平台继续大声哭着,别的孩子仍然边跳边鼓励她。

两个小女孩建议和她手拉手一起跳下去。

终于,小姑娘在小伙伴的帮助下,迈出了决定性的一跃,她成功了。

摄影师用升格拍下了这一跃的过程,一霎时,全场的观众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性本恶,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哲学命题。

《课间》用冷静的镜头语言向人们揭示了人的社会性的形成和人性中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尤其是对人性中最美丽一面的讴歌,经过慢镜头的渲染,成为全片中最亮丽的一笔。

戏剧冲突手法戏剧冲突,一般来讲是结构故事片不可缺少的因素,在纪录片中很少见。

但戏剧冲突手法在澳大利亚纪录片《黑色的收获》中得到了出神入化的运用。

该片是由澳大利亚的两位纪录片导演拍摄的一个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部落的故事。

纪录片的主人公是一位混血儿,他父亲是20世纪初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淘金的澳大利亚白人,母亲是非洲土著。

主人公从小被族人抚养大,对父母亲均没有更多印象。

与族人不同的是,他在一位澳大利亚传教士那里接受了西方教育。

为了使族人摆脱原始贫穷的生活方式,他决定向银行贷款,种植咖啡园,带领部落进入现代社会。

为了征得族人的同意,他苦口婆心地向人们做工作。

部落召开全体会议讨论,族人吵成一团,终于由酋长拍板“种种试试看”。

在咖啡种植中,主人公手把手地教族人们操作技术。

可是他们却不愿把自己束缚在土地上,不高兴的时候就会把工具抛在一边,唱歌跳舞欢乐一整天。

族人们对他要带领部落进入文明社会也不领情,因为他们之间的不平等是族人所不能接受的。

终于,这一年咖啡丰收了,偏偏国际市场咖啡价格大跌,主人公只能靠压低采摘工钱来维持不破产。

这引起了族人的普遍不满,也失去了酋长的支持。

正在僵持的当口,邻近部落向族人发起挑畔,本是世仇的两个部落进入了战争状态。

族人激动地披上草裙兽毛,以白粉涂面,拿起弓弩,敲起战鼓,投入战斗。

主人公无奈地看着无人采摘的咖啡园一天天成熟、萎缩、凋落,最后不可避免地破产了。

编导在这里使用了“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救援”的平行剪接手法,一边是战鼓咚咚的激烈战场,一边是无奈的主人公和凋落的咖啡园,从而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戏剧冲突手法,一般都是现在进行时拍摄,围绕事件的矛盾展开情节。

《黑色的收获》用戏剧冲突手法准确地表达了片子的主题———两种不同文化的激烈冲突。

片子没有评论孰是孰非,它留给观众的是关于文化的更深层次的思考。

综上所述,纪录片各种拍摄手法的运用最终应归结到一条美学规律上,那就是内容决定形式。

只有导演对自己所要表现的题材有所理解、有所感悟,导演手法才会应运而生。

艺术来源于生活,多姿多彩的生活向纪录片导演展示着无穷无尽的魅力。

编导们能否拍摄好纪录片,关键就看他们对生活的感悟和文化的功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