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单车行业分析
2
3 4 3 3 4 3
0.2
0.09 0.12 0.24 0.9 0.12 0.18
2
3 3 4 3 3 2
0.2
0.09 0.09 0.32 0.9 0.9 0.12
4
2 2 2 2 2 1
0.4
0.06 0.03 0.16 0.6 0.6 0.06
合计
1
2.15
3.62
2.1
十分感谢您的聆听
在未来
ofo 以开放平台和共享精神,欢迎用户共享自己的单车加入 ofo,以互联网创 新模式调动城市单车存量市场,提高自行车使用效率,为城市节约更多空间; 在未来, ofo 希望不生产自行车,只连接自行车,让人们在全世界的每一个角 落都可以通过 ofo 解锁自行车,随时随地有车骑,满足短途代步的需求。
2016
格局:寡头市场、不会一家独大
共享单车的模式太重。共享单车领域,大家做的都是砸 钱自建公司模式的生意,即使随着车辆规模的增加,每 辆车的边际成本递减,但没有百亿的硬件设施投入,想 做到类似网约车市场滴滴一家独大的局面是不可能的 政府也在运营共享单车。当政府开始自己运营共享单 车的时候,不管是在停放场地规划还是运营监管层面, 都有诸多比创业公司更有利的资源。这就使得创业公 司在发展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政府的介入也 为这个市场走向更多了几分的不确定性。
对市场份额的 竞争激烈
各家不断抢占市场份额,同时也 先后吸引了腾讯,红杉,金沙江 等30多家资本携重金而入
竞争方式(价格、质量、服务、品牌等 方面展开)
激烈程度
2.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
潜在竞争对手指那些可能进入行业参与竞争的企业或 公司。黑车和摩的。 北京望京地铁站出口更被曝,共享单车如垃圾般堆 积如山,疑似城管所为。 原来破坏性堆放共享单车的并非城管(城管背黑锅 已经快麻木了),而是那些与其有利益冲突的黑车和摩 的。原来摩的才最最后一公里的王者。
比如在ofo和膜拜后出现了 小鸣单车,悟空单车等;
竞争者数量较多,竞争 力量大致相当
竞争对手提供的产品或服 务大致相同收费标准也都 大同小异 为了规模经济利益,扩大 生产规模,市场竞争均势 被打破,产品大量过剩
上海市黄浦区最近清理回收了路上 约4000辆自行车。看着这些保管所 中被锁住的共享单车,不禁让人担 心约300元的押金是否还能退回来。
成功的关键因素
社会因素
就是一个正好的时间点。 我们现在比较富裕
绿色环保,低 碳出行 02
符合绿色环保发展 理念
04
技术因素
互联网移动平台的 应用
01
03
行业本身优势
停取方便,价格优 惠,方便快捷
竞争态势矩阵
共享单车概念由来已久,但在2016年才真正迎来高速发展期,目 前市场中有承包市政单车租赁业务的永安行、校园单车共享起家并获 得滴滴出行巨额融资的OFO共享单车、自己生产单车的摩拜单车等三 家主要公司在角逐
评分值涵义:1=弱,2=次弱,3=次强,4=强。
评分关键因素
评分 质量
权重
权重 0.1
ofo单车
评分 3 加权分数 0.3
摩拜单车
评分 4 加权分数 0.4 评分 2
永安行
加权分数 0.2
价格竞争力
管理经验 市场份额 产品价值 财务状况 顾客忠诚度 广告
0.1
0.03 0.03 0.08 0.3 0.3 0.06
什么是行业的竞争结构?
完全竞争
寡头垄断
双头垄断
完全垄断
从市场集中程度、进入和退出障碍、产品差异和信息完全程度方 面有不同的特征。共享单车最终会走向寡头市场,不会一家独大。
1. 行业内部竞争力量 . 2.潜在竞争对手的威胁
3.供货厂商议价能力
4.替代产品的可替代性分析
1.行业内部力量竞争
1~2元每小时之间;
从有摩的在地铁口拉活开始,就有摩的被查处的消 息存在,摩的拉活一直被禁止,却从未被消灭。 摩的能像小强一样活着,只能说明最后一公里的需 求迫切且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
3.供货商的议价能力
用户的特征 产品的特点
对货源的控制程度
共享单车属于 价格被厂商完 全控制了
产品处于有利的竞争 地位,就有能力在产 品上议价。共享单车 后续需要的是技术的 创新。
若购货厂家是供货厂商的重要客 户,供货厂商就会采取各种积极 措施来搞好与用户的关系。比如, 合理的定价水平、优惠的付款条 件、积极的产品开发活动或各种 形式的产品服务,争取稳定的客 户关系或长期的供货关系。
4.替代产品的样需求 从而可以相互替代 的产品。比如,现 在的共享汽车也是 代步工具,如果发 展的好的话很有可 能给共享单车带来 很大的压力。
ofo 共享单车首创“单车共享”模式,是全球第一个无桩 共享单车平台
在校园
ofo 萌起校园,直至 2016 年 10 月,已来到全国22座城市、200 多所高校,累计提 供超过 4000 万次共享单车出行服务, 目前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校园交通代步解决 方案,为广大高校师生提供便捷经济、绿色低碳、更高效率的校园共享单车服务 。
走向合并:先有从校园运营起家的ofo,随之而来的是拥有政府
存量资源的摩拜单车、有传统自行车商做战略合作方的小鸣单车和 优拜单车以及有芝麻信用做背书的骑呗单车,但这还远远没有结束, 小鹿单车携电动单车而来,hellobike、野兽骑行、1度单车等携重 金而至。现有的入局者,不管是在市场份额、硬件设施、运营还是 盈利方向上,都还有极大进步和探索空间。未来的竞争将会逐渐加 剧。 由于共享单车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一座城市 对单车的需求总归是有限度的,共享单车企业需要 不断比拼投放速度、密度,提升产品性能,来争抢 客户。共享单车这场仗一到两年就打完了。从烧钱 走向合并是必然的。
在城市
低效率的出行状况已经无法满足快节奏的城市生活,两点一线的生活半径和不断加速的 城市改造,让外来人融不进来,也让原住民忘了城市本来的样子,正因如此, ofo 共享 单车怀揣“随时随地有车骑”的朴素愿景来到城市,试图满足人们短途代步的需求,更 用这辆单车,重新丈量人们经过的每一条路线,找寻与城市的全新连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