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的极值问题1.物理中的极值问题:物理试题常出现如:至少、最大、最短、最长等物理量的计算,这类问题就属于极值问题。
其处理是高考试题中是常见的,本专题以此作为重点,试图找出处理该问题的一般方法。
2.物理中极值的数学工具:(1)y=ax 2+bx+c 当a >0时,函数有极小值 y m in =ab ac 442-当a <0时,函数有极大值 y m ax =ab ac 442-(2)y=x a +bx 当ab =x 2时,有最小值 y m in =2ab (3)y=a sin θ+b cos θ=22b a + sin ()θϕ+ 当θϕ+=90°时,函数有最大值。
y m ax =22b a + 此时,θ=90°-arctan ab(4)y =a sin θcon θ=21a sin2θ 当θ=45°时,有最大值:y m ax =21a 3.处理方法:(1)物理型方法:就是根据对物理现象的分析与判断,找出物理过程中出现极值的条件,这个分析过程,既可以用物理规律的动态分析方法,也何以用物理图像发热方法(s-t 图或v-t 图)进而求出极值的大小。
该方法过程简单,思路清晰,分析物理过程是处理问题的关键。
(2)数学型方法:就是根据物理现象,建立物理模型,利用物理公式,写出需求量与自变量间的数学函数关系,再利用函数式讨论出现极值的条件和极值的大小。
4.自主练习1.如图所示,在倾角为300的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它受到沿斜面方向的力F 的作用。
力F 可按图(a )、(b )(c )、(d )所示的四种方式随时间变化(图中纵坐标是F 与mg 的比值,力沿斜面向上为正)。
已知此物体在t =0时速度为零,若用v 1、v 2 、v 3 、v 4分别表示上述四种受力情况下物体在3秒末的速率,则这四个速率中最大的是( )A 、v 1B 、v 2C 、v 3D 、v 42.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像如图所示,则 A .火箭在t 2—t 3时间内向下运动 B .火箭能上升的最大高度为4v 1t 1vv120C .火箭上升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为212v D .火箭运动过程中的最大加速度大小为23vt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木块(可视为质点)放在斜面上,现用一平行于斜面的、大小恒定为F 的拉力作用于小木块,拉力在斜面所在平面内绕小木块旋转一周的过程中,斜面体和小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状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2F (mgsin )θ+(B F -mgsinθ (C F(D Fcosθ4.如图7(a )所示,用一水平外力F 拉着一个静止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的物体,逐渐增大F ,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随外力F 变化的图像如图7(b )所示,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根据图(b )中所提供的信息可以计算出( ) A .物体的质量 B .斜面的倾角 C .物体能静止在斜面上所施加的最小外力 D .加速度为6m/s 2时物体的速度5.重物 M,长杆的一端放在地上通过铰链连接形成转轴,其端点恰好处于左侧滑轮正下方O 点处,在杆的中点C 处拴一细绳,通过两个滑轮后挂上重物M 。
C 点与O 点距离为L ,现在杆的另一端用力使其逆时针匀速转动,由竖直位置以角速度ω缓慢转至水平(转过了90°角),此过程中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重物M 做匀速直线运动B.重物M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重物M 的最大速度是ωLD.重物M 的速度先减小后增大6.一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时受到两个方向相反的水平拉力F 1、F 2的作用,F l 、F 2随位移变化,如图所示.则物体的动能将[ ] A .一直变大,至20m 时达最大 B .一直变小,至20m 时达最小C .先变大至10m 时最大,再变小D .先变小至10m 时最小,再变大7.一个矩形金属框MNPQ 置于xOy 平面内,平行于x 轴的边NP 的长为d ,如图(a )所示。
空间存在磁场,该磁场的方向垂直于金属框平面,磁感应强度B 沿x 轴方向按图(b )所示规律分布,FM θF θO F/N a/m•s -220 30 62-6图(a ) (b ) O F (N ) 12 -125 10 15 20 s (m )d M NPQ xzy图(a ) xBB 0 00 l2l 图(b )x 坐标相同各点的磁感应强度相同。
当金属框以大小为v 的速度沿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若d =l ,则线框中始终没有感应电流(B )若d = 12l ,则当线框的MN 边位于x = l 处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最大(C )若d = 12l ,则当线框的MN 边位于x = 14l 处时,线框受到的安培力的合力最大(D )若d = 32l ,则线框中感应电流周期性变化的周期为 lv8.如图8所示,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最大阻值为2R 1的可变电阻。
E 为电源电动势,r 为电源内阻,大小为r =R 1。
当R 2的滑动臂P 从a 滑向b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212R R =时,R 2上获得最大功率 B .当12R R =时,R 2上获得最大功率C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逐渐增大D .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之比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粗细的均匀玻璃管内有水银柱封住一部分空气,水银柱长度h 1=h 3>h 2=h 4,气柱长度L 3=L 4>L 1=L 2,管内气体温度t 1=t 3=20︒C 、t 2=t 4=30︒C 。
当管内气体温度都下降10︒C 时,管内水银柱下降最多的是 ( ) (A )a 管 (B )b 管 (C )c 管 (D )d 管10.如图所示,B 是质量为2m 、半径为R 的光滑半球形碗,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
A 是质量为m 的细长直杆,光滑套管D 被固定在竖直方向,使A 可以自由上下运动,物块C 的质量为m ,紧靠半球形碗放置。
初始时,A 杆被握住,使其下端正好与碗的半球面的上边缘接触。
然后从静止开始释放A ,A 、B 、C 便开始运动,则长直杆的下端第一次运动到碗内的最低点时,B 、C 水平方向的速度为 ,在运动的过程中,长直杆的下端能上升到的最高点距离半球形碗内底部的高度是 。
11.如图所示,一根长L =25cm 的均匀细杆OB ,可以绕通过其一端的水平轴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杆最初处于水平位置,杆上离O 轴a =5cm 处放有一小物体(视为质点),杆与其上的小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
若此杆突然以角速度ω匀速绕O 轴顺时针转动.则为使小物体与杆不相碰,角速度ω不能小于临界值________rad/s ,若杆以这个临界角速度ω0转动,设经过时间t ,小物体在竖直方向上与杆上某点的距离最大(设杆的转动角度不超过90°),试写出求解这个t 的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 、g 、t 和ω0来表示).B图8h h h h L L L L a b c d12.如图所示,粗糙程度均匀的绝缘斜面下方O 点处固定一正点电荷,带负电的小物体以大小为V 1的初速度从M 点沿斜面上滑,到达N 点时速度为零,然后下滑回到M 点,此时速度大小为V 2。
若小物体电荷量保持不变,OM =ON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物体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变化情况是 ,小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为 。
13.一物体从某一行星(行星表面不存在空气)表面竖直向上抛出。
从抛出时开始计时,得到如图所示的s -t 图像,则该行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m/s 2;当t =t 0时,再以初速度10m/s 抛出另一物体,经△t 时间两物体在空中相遇,为使△t 最大,则t 0=______s14.熊蜂能够以最大速度v 1竖直向上飞,以最大速度v 2竖直向下飞。
熊蜂“牵引力”与飞行方向无关,空气阻力与熊蜂速度成正比,比例系数为k 。
则熊蜂“牵引力”的大小是 ,熊蜂沿水平方向飞行的最大速度是 。
15.在匀强电场中,有一固定的O 点,连有长度都为L 的绝缘细线,细线的另一端分别系住一个带电小球A 、B 、C (不计重力,带电小球之间的作用力不能忽略),其中Q A 带负电、电量为Q ,三个小球目前都处于如图所示的平衡状态,静电力恒量为k ,则匀强电场的大小为E =___________;若已知Q A 与Q B 的电量大小之比为1︰2,则为维持三个小球平衡,细绳需承受的可能的最大拉力为___________。
16.如图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 0的阻值为2Ω,安培表和伏特表均为理想电表。
闭合开关K ,当滑动变阻器R x 的滑片P 从一端移到另一端时,发现电压表的电压变化范围为0V 到3V ,安培表的变化范围为0.75A 到1.0A 。
则电源内电阻为________Ω,移动变阻器滑片时,能得到的电源的最大输出功率为________W 。
17.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底端封闭的三通玻璃管中用水银与活塞封闭了两段温度相同,长度均为30cm 的空气柱A 、B ,大气压强P 0=75cmHg ,各段水银长均为15cm 。
现缓慢抽动玻璃管上端的活塞,使A 、B 两部分气体体积之比达到最大值,则此最大值为 ,活塞至少上移的距离为 cm 。
20 16 12 8 4 2468s /m t /sOQ AQ BQ CE18.质量为2kg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离墙20m,现在用30N的水平力作用于此物体,经2s可到达墙边。
(1)若仍用30N的水平力推此物体,使此物体沿水平面到达墙边,推力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多少?(2)若用大小为30N的力一直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从原地最短时间到达墙边,则作用的最短时间为多少?19.如图所示,一小环A套在一均匀圆木棒B上,A和B的质量都等于m,A和B之间滑动摩擦力为f(f<mg)。
开始时B竖直放置,下端离地面的高度为h,A在B的顶端,让他们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
当木棒与地面相碰后,以大小不变的速率反弹。
不考虑棒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及空气阻力,问:在B再次着地前,要使A不脱离B,B至少应该多长?20.如图所示,OAB为轻质直角三角形框架,OA=50cm,OA︰OB︰AB=3︰4︰5,框架可以绕固定轴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框架A处悬挂质量为M=0.4kg的物体。
一个质量为m=0.5kg的物块在沿框架AB边的恒力F作用下,从静止开始由A点出发沿框架AB边向上运动。
已知F=5.6N,物块与AB边的动摩擦因数 =0.25,求框架能维持稳定的最长时间。
21.当汽车B在汽车A前方7m时,A正以v A=4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汽车B此时速度v B=10m/s,向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m/s2.此时开始计时,则(1)经过多少时间,A 和B相距最远,A、B相距最远的距离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