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签常见错误)解析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标签常见错误)解析
标示最早生产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期,保
质期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 标示外包装形成销售单元的日期,保质期 按最早到期的单件食品的保质期标示 在外包装上分别标示各单件食品的生产日 期和保质期
40
4.1.8 贮存条件
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标示编号
33
4.1.5.7 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个单件预包装
食品时,大包装在标示净含量的同时还应 标示规格。 注:规格 附录C
34
销售单元包含若干可独立销售的预包装食品 时,直接向消费者交付的外包装(或大包装) 标签标示要求 ?
同时按照本标准要求标示。如果该销售单
元内的多件食品为不同品种时,应在外包 装上标示每个品种食品的所有强制标示内 容,可将共有信息统一标示。 若外包装(或大包装)易于开启识别、或透过 外包装(或大包装)能清晰识别内包装物(或 容器)的所有或部分强制标示内容,可不在 外包装(或大包装)上重复标示相应的内容。
配料中含有的食品添加剂,若符合GB 2760 规定的带入原则且在最终产品中不起工艺 作用的,不需要标示
注:酱油(…苯甲酸钠、山梨酸钾…)
25
4.1.3.1.5 在食品制造或加工过程中,加入
的水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在加工过程中已 挥发的水或其他挥发性配料不需要标示 注:饮料 固液相食品 糕点
26
4.1.3.1.6 可食用的包装物也应在配料表中
上的其他配料构成的复合配料(不包括复 合食品添加剂),应在配料表中标示复合 配料的名称,随后将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在括号内按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标示。
注:果绿 吉士粉 面包乳化剂 巧克力(附录B)
19
4.1.3.1.3 当某种复合配料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或地方标准,且其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的25%时, 不需要标示复合配料的原始配料。
注:燕窝月饼 调和油
29
4.1.5.1 净含量的标示应由净含量、数字和
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4.1.5.2 应依据法定计量单位
注:整体(“净含量”+“数字”+“单 位”) 体积:升(L、l )、毫升(mL、ml ) 质量:克(g)、千克(kg);
30
4.1.5.4 净含量字符的最小高度应符合表3
38
4.1.7.1 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日
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标示形式参 见附录C)。 注:形成最终销售单元的日期(多单件以最早为准) 两个日期 加贴 提前 月、日应标示2 位数字(6.1;06.3)
39
售单元包含若干标示了生产日期及保质 期的独立包装食品时,外包装上的生产 日期和保质期如何标示 ?
GB 7718-2011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1
新标准完善的主要内容
修改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直接提供给消费
者的预包装食品和非直接提供给消费者的预包装食品。 不适用于散装食品、现制现售食品和食品储运包装的 标识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修改了“预包装食品” 和“生产日期”的定义,增加了“规格”定义和“规 格”标示方式 按照《食品安全法》要求,标准增加了“不应标注或 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 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具有保健作用”的内容 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标准细化了食品添加剂标 示要求,明确食品添加剂应标示其在《食品添加剂使 用标准》(GB2760)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 参照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标准增加了食品致敏物质推 荐性标示要求,以便于消费者根据自身情况科学选择 食品。 2
13
• • • • • • • • •
4.1.1 一般要求 食品名称 配料表 净含量和规格 生产者和(或)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贮存条件 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产品标准代号 其他需要标示的内容(产品标准)
14
4.1.2.1 应在食品标签的醒目位置,清晰地
标示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注:蓝莓果(李子)、鸡翅(豆制品)、 蜂蜜 (蜂产品) 反映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通常是指:国家标 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规定的食品名称或食 品分类名称,若上述名称有多个时,可选择其中 的任意一个,或不引起歧义的等效的名称;在没 有标准规定的情况下,应使用能够帮助消费者理 解食品真实属性的常用名称或通俗名称。 当使用的商品名称含有易使人误解食品属性的文 字或术语(词语)时,应在所示名称的同一展示 版面邻近部位使用同一字号标示食品真实属性的 专用名称。如果因字号或字体颜色不同而易使人 误解时,应使用同一字号及同一字体颜色标示食 15 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
3
2.2 食品标签
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 物。 注:防止歧义、误导
4
2.6 规格
同一预包装内含有多件预包装食品时,对 净含量和内含件数关系的表述。 注:组合食品,礼品盒
5
2.7 主要展示版面
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上容易被观察 到的版面。 注:勿隐蔽,偏角
6
3.2 应清晰、醒目、持久,应使消费者购买
时易于辨认和识读。 注:喷墨打印(生产日期)
7
• 3.4 应真实、准确,不得以虚假、夸大、使
消费者误解或欺骗性的文字、图形等方式 介绍食品,也不得利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 导消费者。
注:字号大小(小字容易忽略) 色差(无法辨识) 当使用的图形或文字可能使消费者误解 时,应用清晰醒目的文字加以说明。
8
3.6 不应标注或者暗示具有预防、治疗疾病
预包装食品标签应标示食品生产许可证编 号的,标示形式按照相关规定执行。 注:QS+编号 质量安全 色差 超范围生产
标示原始配料 注:结合产品和配料表判断 糯米纸 雪糕甜筒
27
4.1.3.2
注:化学改性淀粉(幸烯基琥珀酸铝淀粉、醋 酸酯淀粉) 伍仁月饼
28
• 4.1.4.1 如果在食品标签或食品说明书上特
别强调添加了或含有一种或多种有价值、 有特性的配料或成分,应标示所强调配料 或成分的添加量或在成品中的含量
复合配料需要标示其原始配料的, 如果部分原始配料与食品中的其他 配料相同,如何标示?
见上页第2种标示方式 在配料表中直接标示复合配料中的各原始
配料,各配料的顺序应按其在终产品中的 总量决定
22
关于香辛料、香辛料类或复合香辛 料作为食品配料的标示?
如果某种香辛料或香辛料浸出物加入量超
过2%,应标示其具体名称。 如果香辛料或香辛料浸出物(单一的或合计 的)加入量不超过2%,可以在配料表中标示 各自的具体名称,也可以在配料表中统一 标示为“香辛料”、“香辛料类”或“复 合香辛料”。 复合香辛料添加量超过2%时,按照复合配 料标示方式进行标示。 23
• 4.1.3.1.1 配料表应以“配料”或“配料表”
为引导词。当加工过程中所用的原料已改 变为其他成分(如酒、酱油、食醋等发酵 产品)时,可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 代替“配料”、“配料表”
注:“原料”或“原料与辅料”亦可 不可缺引导词 必选(含单一配料,如:大米、纯净水、 糖、淀粉)
16
• 4.1.3.1.1 按本标准相应条款的要求标示各
36
• 4.1.6.2 依法承担法律责任的生产者或经销
者的联系方式应标示以下至少一项内容: 电话、传真、网络联系方式等,或与地址 一并标示的邮政地址
注:邮编+地址
37
4.1.7.1 应清晰标示预包装食品的…和保质期……
注:考虑特定产品标准要求 免除:最大表面面积<10cm×cm 酒精度≥10%的饮料酒 食醋 食用盐 味精 固态食糖类(白、绵、红和冰,不包括 糖果 )
的规定
31
4.1.5.5 净含量应与食品名称在包装物或容
器的同一展示版面标示
注:分离太远 多标签
32
4.1.5.6 容器中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
且固相物质为主要食品配料时,除标示净 含量外,还应以质量或质量分数的形式标 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标示形式参 见附录C) 注:1. 固、液相 2. 固相为主 酱腌菜、水果罐头等
4.1.3.1.4 食品添加剂应当标示其在GB
2760 中的食品添加剂通用名称。 注:脱氢醋酸(乙酸)钠、羧(羟)丙基二 淀粉脂(酯)、羟(羧)甲基纤维素纳(钠) 丙二醇:CNS 18.004;INS 1520 GB 12493-1990 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
24
4.1.3.1.4加入量小于食品总量25%的复合
作用的内容,非保健食品不得明示或者暗 示具有保健作用 注:健脾胃、降血压、防高血压、增强免疫 力
9
3.7 不应与食品或者其包装物(容器)分离
注:粘贴不严 打印标签
10
3.8 应使用规范的汉字(商标除外)。具有
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应书写正确,易 于辨认 注:“规范的汉字”指《通用规范汉字表》 中的汉字,不包括繁体字。食品标签可以 在使用规范汉字的同时,使用相对应的繁 体字。 “具有装饰作用的各种艺术字”包括篆 书、隶书、草书、手书体字、美术字、变 体字、古文字等。使用这些艺术字时应书 写正确、易于辨认、不易混淆。
35
4.1.6 生产者、经销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
注: 集团公司及其子公司: ① 各自的名称和地址(独立) ② 集团公司的分公司(生产基地)的名称、地址 (非独立) ③ 集团公司的名称、地址及产地(非独立) 委托加工 ① 委托单位和受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 ② 委托单位的名称和地址及产地
11
3.9 预包装食品包装物或包装容器最大表面
面积大于35cm2 时(最大表面面积计算方 法见附录A),强制标示内容的文字、符号、 数字的高度不得小于1.8mm。
注: 杯装食品 文字、符号、数字
12
3.10 一个销售单元的包装中含有不同品种、多个独立包装
可单独销售的食品,每件独立包装的食品标识应当分别标 注 注:销售单元包含若干可独立销售的预包装食品时,直接向 消费者交付的外包装(或大包装)标签标示要求: 外包装(或大包装)上同时按照本标准要求标示。如 果该销售单元内的多件食品为不同品种时,应在外包装上 标示每个品种食品的所有强制标示内容,可将共有信息统 一标示。 若外包装(或大包装)易于开启识别、或透过外包装 (或大包装)能清晰识别内包装物(或容器)的所有或部分强 制标示内容,可不在外包装(或大包装)上重复标示相应的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