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清洁能源行业市场前景发展分析研究报告目录第一部分清洁能源行业概述 (3)一、清洁能源定义 (3)二、清洁能源分类 (3)三、我国能源行业背景分析 (3)四、我国清洁能源现状 (9)五、我国清洁能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5)六、发展我国清洁能源的战略意义 (17)第二部分我国清洁能源相关上市公司统计及分析 (19)一、清洁能源相关上市公司统计 (19)二、清洁能源相关上市公司分析 (22)第一部分清洁能源行业概述一、清洁能源定义清洁能源是指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不产生有害物质排放的能源。
可再生的、消耗后可得到恢复,或非再生的(如风能、水能、天然气等)及经洁净技术处理过的能源(如洁净煤、油等)。
二、清洁能源分类1.可再生能源:消耗后可得到恢复补充,不产生或极少产生污染物。
如海洋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水能,地热能,氢能等。
中国目前是国际洁净能源的巨头,是世上最大的太阳能、风力与环境科技公司的发源地。
2.不可再生能源:在生产及消费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包括使用低污染的化石能源(如天然气等)和利用清洁能源技术处理过的化石能源,如洁净煤、洁净油等。
三、我国能源行业背景分析能源是人类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国家发展和安全的物质基础。
对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来说,能源都是决定其经济发展的命脉,不仅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而且是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重要基石。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能源供应匮乏、供不应求的情况下,维持国家实力的持续稳步上升。
当前,我们正处于21世纪初期,随着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投资环境的好转以及国际贸易的稳定增长,各地区经济正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世界经济有望进入新一轮的增长期。
届时,新兴国家对能源的需求将日益旺盛,能源供需矛盾也将更加突出。
可见,能源问题将成为继粮食、金融和人口以外的又一个非常重要的焦点。
近年来,我国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了步伐,能源供应也有了持续稳定增长,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在能源供应快速增长的同时,我们国家也面临着一些比较严峻的问题:1.能源需求持续增长,能源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图1-12005~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量及增速。
数据来源: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根据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显示,全球能源消费在过去23年里增长了55%,在过去20年里增长52%,在过去10年增长了30%。
BP《2035世界能源展望》中预计,2012年至2035年,全球能源消费预计增长41%。
2013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增长2.3%,相较2012年的1.8%有所增加。
能源消费量增长中的80%来自于新兴经济体,平均增速为3.1%。
从总量上看,中国能源需求在2007年超过欧盟,2010年超过美国,2013年则超过整个北美,能源消费总量位列世界第一。
资料来源: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整理形成从消费结构上看,我国原煤消费长期以来占主导地位,一直占总消费量的70%左右比重(见表1-2),且由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不断增加,实际上每年原煤消费量不断上升:2003年我国原煤消费量为834.7百万吨油当量,占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69.3%,占世界煤炭总消费量的34.4%;2013年这个数字刷新为1925.3百万吨油当量,占中国一次能源总消费量的67.5%,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50.3%。
2003年~2013年间,我国煤炭消费量平均年增长8.7%,产量平均年增长8.1%。
这使得我国自2009年一举由煤炭净出口国转变成为净进口国,2013年煤炭对外依存度为8.13%。
我国第二大一次能源消费品种为原油,由表1-2可知,2003年,我国原油消费量266.4百万吨油当量,占一次能源总消费的22.1%,世界平均水平为30.9%,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差距为8.8%;2013年,我国原油消费量为507.4百万吨油当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17.79%,这一数字的世界平均水平为32.9%,我国与世界平均水平的距离进一步被拉大。
与2003年相比,我国原油消费量平均年增长6.8%,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从2003年的36%增长到2013年的57.39%。
伴随着我国原油、煤炭对外依存度的不断增加,同时由于未来能源消费量的不断增长,导致我国能源安全度的空间逐步压缩。
因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确保我国能源安全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据来源: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整理形成。
2.能源利用率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受历史多方面的影响,我国进入工业化进程较晚,长期以来,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技术装备水平相对落后。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工业化进程得到快速发展,能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能源消耗仍然较高。
据国家能源局披露的数据看,2012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量36.2亿吨标准煤,消耗全世界20%的能源,单位GDP能耗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5倍,美国的3.3倍,日本的7倍,同时高于巴西、墨西哥等发展中国家。
图1-22013年全球各类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资料来源:根据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整理形成图1-32013年中国各类一次能源消费占比资料来源:根据BP公司《StatisticalReviewofWorldEnergy2014》整理形成从图1-2可以看出,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能源。
在全世界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气这三种化石能源所占的比重达到了87%左右。
而图1-3更是直观地向我们呈现了我国的能源消费情况:我国的能源消费中化石能源达到了近92%,其中煤炭占了67.5%,石油约占18%;而我国目前开发利用清洁能源的比重还不足10%,其中水电占7.23%,其他清洁能源,如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仅为2.77%。
由此可见,我国的能源消费仍处于“高碳”状态。
由于我国大量消耗化石能源,使空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不断增加。
按照国际能源署的统计数据,在2005年中国的温室气体的年排放量就已达72亿吨,约占当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19%。
此后,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不断飙升,截止2010年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已达到了全世界排放总量的22%以上。
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引起了环境污染和全球气候的灾害性变化。
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74个主要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
2013年初开始,雾霾不断蔓延加剧,雾霾波及25个省份,100多个大中型城市,全国平均雾霾天数达29.9天,创52年来之最。
雾霾覆盖了我国将近一半的国土,影响人口约7亿。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的《气候变化绿皮书: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13)》证实,中国雾霾天气增多的最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消费的逐年增加而带来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逐渐增加。
据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35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增长54%,达到10.1Gt,这个数字将会超过OECD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总和,占全球新增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8%,问题的严重性由此可见一斑。
因此,逐步降低清洁能源成本,加速清洁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我国治理空气污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构建美丽中国的首要选择。
3.未来能源利用将逐步转向清洁能源清洁能源逐步替代化石能源是世界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首先,清洁能源潜力巨大。
因为清洁能源不同于化石能源,不会受到储量的限制,据预测全球清洁能源开发潜力超过现有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两倍。
我国太阳能资源丰富,最高达到2333千瓦时/平方米,位居世界第二位;水能现实可用总量达到1.9233千兆瓦时/年,约占全世界总量的24%;生物质能潜在总量达到4.0683千兆瓦时/年,占全世界的8%左右;利用地热水约4.45亿立方米/年,目前居世界第一。
可见,我们国家的地热水、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储量在世界范围内均有一定优势。
据测算,我国水电的理论潜能为5.9222千兆瓦时/年,约占世界比重为40%;生物质能的理论潜力为50亿吨标准煤,是我国目前总能耗的四倍多。
其次,与化石能源的成本相比较,清洁能源的成本正在下降,而化石能源的成本却有所提升。
分析2010~2050年世界能源生产的平均成本走势发现:成本最具竞争力的有核电、地热深井热电、风电、太阳能热水器,其次是生物质能、沼气能和地热电。
第三,我国的环保政策有力地促进了清洁能源的快速发展。
2013年国务院印发《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指出要“从资源依赖型的发展模式,向科技创新驱动型的发展模式转变;从严重依赖煤炭资源,向绿色、多元、低碳化能源发展转变”。
该规划还提出了我国能源结构的优化目标:到201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11.4%,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0%。
天然气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至7.5%,煤炭消费比重下降到65%左右。
2013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其中提出到2017年,煤炭消费占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降低到65%以下。
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政策驱动下,我国清洁能源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消费需求的年平均增长率达5.5%。
四、我国清洁能源现状1.水能在所有的可再生能源中,水电仍然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条件,据国家2003年水力资源复查结果,理论蕴藏量在1万千瓦及以上的河流共3886条,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的年发电量为60829亿千瓦时,平均功率6944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54164万千瓦,年发电量24740亿千瓦时;经济可开发装机容量40179.5万千瓦,年发电量17534亿千瓦时。
我国的水电事业发展极为迅速,2013年我国水电装机达到28002万千瓦,占总装机比重的22.4%,这个比重与2010年相比基本持平。
截至目前,我国已建成常规水电装机容量占全国技术可开发装机容量的48%。
整体而言,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依旧处于水电开发的早期阶段,水电开发程度还不足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比美国水力资源已经开发利用了80%,巴西和挪威电力90%以上由水电提供。
未来随着电力能源构成调整力度的加大,尤其是清洁能源开发力度的加大,我国水电行业有望取得较快发展,根据我国水电发展规划,到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将达到4.2亿千瓦,后续开发空间仍较大。
图1-42006~2013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及增长率资料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14》2.风能2006年以来,中国风电行业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