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法概述--个人独资企业法第一节企业法概述一、企业的概念——企业是指依法设立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组织。
(4个形容词和1个名词)非法人企业要紧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等。
〖yangjobe〗注意法人和非法人的区不:A、非法人企业的财产即投资人的财产,企业的责任也是投资人的责任,投资人以个人财产承担无限责任。
B、法人企业以投资额为限承担责任,是有限责任。
第二节个人独资企业法一、个人独资企业法概述㈠个人独资企业的概念(要记)和特点1. 个人独资企业是指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在中国境内设立,财产为投资人个人所有,投资人以其自然人仅指中国公民,外商独资企业不适用本法。
2. 个人独资企业的资产不足以清偿到期债务时,投资人应3. 法律对其内部机构设置简单,经营治理方式灵活。
(和法人治理结构不同)4由于企业和个人融为一体,企业的责任确实是投资人个人的责任,企业的财产既是投资人的财产,因此不是法人。
力――指不能以企业财产单独承担债务。
而是无限连带责任。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条件(前3个要掌握)⒉有合法的企业名称。
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中不得使用“有限”、“有限责任”或者“公司”字样,个人独资企业的名称能够叫厂、店、部、中心、工作室等等。
⒊有投资人申报的出资。
《个人独资企业法》对设立个人独资企业的出资数额未作限制。
设立个人独资企业能够用货币出资,也能够用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出资。
以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投资人应当在设立(变更)登记申请书上予以注明。
⒋有固定的生产经营场所和必要的生产经营条件。
⒌有必要的从业人员。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设立程序(看)分支机构应向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申请设立登记,要提交独资企业营业执照复印件。
其民事责任由设立该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承担。
三、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及事务治理(一)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的条件、权利及责任1、条件:依照《个人独资企业法》的规定,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为一个具有中国国籍的自然人限制人员: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
(没有国企领导干部)2、权利:投资人对本企业财产享有所有权,能够依法进行转让或继承。
3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在申请企业设立登记时,明确以其家庭共有财产作为个人出资的,应当依法以家庭共有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事务治理(机构问题)1、个人独资企业事务治理的方式(1)可自行治理(2)也可托付他人治理,应与受托人或被聘用人签订书面合同。
合同应订明托付的具体内容、授予的权利范围、受托人或被聘用人应履行的义务、酬劳和责任等。
(参见第一章:代理授权不明的后果)A、托付人对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职权的限(托付治理,属于代理)B、受托人或者被聘用的人员超出投资人职权的限制,与善意第三人有关业务往来应当有效。
(属于表见代理)C、投资人托付或者聘用的治理个人独资企业事务的人员不得从事下列行为:(10种行为要记,多选题)要紧是损害企业利益和投资人利益,超越代理权限等。
2、事务治理内容:(要紧看社会保险事务)120%;1、工伤保险:应参加工伤保险。
2、6%,职工占本人2%;3、,职工按本人工资的1%;4、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最高不超过工资总额的1%。
四、个人独资企业的权利和工商治理现在差不多上什么权利都有。
变更的,在做出变更决定之日起15日内申请。
变更住宅跨登记机关辖区的,应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变更登记。
五、解散和清算(一)个人独资企业的解散个人独资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时,应当解散:(解散缘故四个)1.投资人决定解散;2.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放弃继承;3.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4.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个人独资企业的清算清算方式:投资人自行清算,由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人进行清算。
债权人,无法通知的,应当公告。
向投资人申报2、财产清偿顺序。
清偿顺序:(注:所有的清偿顺序差不多上一样的)(1)(2)(3)(4)企业财产不足清偿的,以个人财产清偿。
****与法人的重大区不。
3、清算期间对投资人的要求。
清算期间,个人独资企业不在按前述财产清偿顺序清偿4、投资人的持续偿债责任。
个人独资企业解散后,原投资人对个人独资企业存续期间的债务仍应承担偿还责任(无限连带责任),该责任消灭。
****与法人的重大区六、法律责任(一)投资人责任:1. 骗取登记的,处5000元以下罚款,严峻的,吊销营业执照2. 使用名称与登记的不符合,限期改正,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3. 涂改、出租、转让营业执照,责令改正,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峻的,吊销营业执照。
伪造营业执照的,责令停业,没收违法所得,处以5000元以下罚款。
4. 6个月未开业或连续6个月未营业,吊销营业执照。
5. 未领取营业执照就从事经营活动的,处以3000元以下罚款。
不办理变更登记的,责令限期办理,逾期不办理的,处以2000元以下罚款。
6. 清算前转移财产,依法追回。
7. 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和缴纳罚款、罚金,其财产不足以同时支付的,或被判没收财产的。
先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总结:与营业执照有关的有5000和3000,骗取和伪造的是5000以下,不正确使用和不领取的是3000以下,其他差不多上2000以下,(二)治理人员责任:违反治理合同,(要紧是给企业利益造成损害,超载代理权限等)给投资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赔偿责任转贴于:注册会计资师_考试大第三节:合伙企业法(本章重点)(一)合伙:以合同关系为基础的企业组织形式。
(二)合伙企业法的概念及其适用(概念看)1、概念:指依照本法规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由各合伙人订立合伙协议,共同出资、合伙经营、共享收益、共担风险,并对合伙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连带责任的营利性组织。
特点:合伙人:2人以上自然人。
以合伙协议为法律基础。
合伙协议是合伙企业设立的前提,是合伙企业的基础。
内部关系是合伙关系,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不适用合伙企业法的三种情形:第一,该法不适用于不具备企业形态的契约型合伙。
第二,该法规定的合伙企业,仅限于按照现行行政治理划分规定,应由工商行政治理机关登记治理的企业。
对采纳合伙制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大夫诊所等组织,由于其归其他行政主管部门登记治理,不适用合伙企业法。
第三,人的企业,不包括企业法人之间的合伙型联营。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一)合伙企业的设立条件(前四点把握)⒈有两个以上的合伙人(含2个),(1)合伙人应当是依法承担无限责任者。
(2)合伙人应当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不得成为合伙企业设立时的合伙人。
(在存续期间内没有必须)(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从事营利性活动的人,不得成为合伙企业的合伙人。
如公务员、公检法。
个人独资企业包括:国家公务员、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警官、法官、检察官、商业银行工作人员。
(没有国企领导干部)2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事项(法定9个事项)(票据法中绝对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特不重要)合伙协议应当载明下列事项:①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经营场所;②合伙目的和经营范围;③合伙人的姓名及住宅;④合伙人出资的方式、数额和缴付期限;⑤利润分配和亏损分担方法;⑥合伙事务的执行方法;⑦入伙与退伙;⑧合伙企业的解散与清算;⑨违约责任。
任意记载事项:经营期限、合伙人争议的解决方法。
合伙协议生效后,全体合伙人能够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对该合伙协议加以修改或者补充。
3(1)合伙人能够用货币、实物、土地使用权、知识产权或者其他财产权利缴纳出资。
(2)合伙人关于自己缴纳出资的财产应当拥有合法的处分权。
(3)经全体合伙人协商一致,合伙人也能够(4)必须对出资进行评估。
劳务出资的由全体合伙人协商确定。
4、有合伙企业名称。
或者“有限责任”的字样。
(严格地讲也不应叫“公司”)。
5、有经营场所和从事合伙经营的必要条件。
(二)合伙企业的设立登记(一般了解)(个独是15日内)登记事项中还能够包括执行事务的合伙人或分支机构的情况。
合伙企业的营业执照(不是法人营业执照,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签发日期,为合伙企业的成立日期。
三、合伙企业财产(一)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财产构成=出资+收益)当合伙人的出资转入合伙企业时,就构成合伙企业的财产。
(二)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1、人共同治理和使用。
2、对合伙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均应当依据全体合伙人的共同意志进行。
3、存续期间除非有合伙人退伙等法定事由,合伙人不得请求分割合伙企业的财产。
(三)合伙企业财产的转让——限制性规定——1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2、合伙人之间转让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者部分财产份额时,应当通知其他合伙人。
这一规定适用于合伙企业财产在合伙人之间的内部转让。
3、合伙人依法转让其财产份额时,在同等条件下,其他合伙人有优先受让的权利。
4、由于合伙人以财产份额出质(质押担保)导致该财产份额依法发生权利转移,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质押担保)的,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未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合伙人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出质的,其行为无效,或者作为退伙处理;由此给其他合伙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出质:担保法中的规定,出质人要将担保物交给质权人,债务人到期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依法以该动产折价或拍卖、变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四、合伙企业的事务执行(一)合伙事务执行的形式合伙执行合伙企业事务,有两种形式:第一,全体合伙人共同执行合伙企业事务。
各个合伙人都直接参与经营,处理合伙企业的事务,对外代表合伙企业第二,托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企业事务。
只有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合伙人,对外代表合伙企业。
未同意托付执行合伙企业事务的其他合伙人,不再执行企业的事务,也不代表企业。
但并非所有的合伙事务都能够托付给部分合伙人决定。
合伙企业的下列事务必须经全体合伙人一致同意:(要背)(1)处分合伙企业的不动产;(2)改变合伙企业名称;(3)转让或者处分合伙企业的知识产权和其他财产权利;(4)向企业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手续;(5)以合伙企业名义为他人提供担保;(6)聘任合伙人以外的人担任合伙企业的经营治理人员;(7)合伙协议协定的有关事项。
〖yangjobe〗(其他全体同意的事项)(8)决定托付托付一名或数名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
(9)合伙人向合伙人以外的人转让其在合伙企业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份额时(包括以财产份额对外出质),须经其他合伙人一致同意。
(10)全体合伙人同意,能够实行一人一票表决方法。
(11)对合伙损益分配的具体方案,由全体合伙人共同决定。
(12)新合伙人入伙应当经全体合伙人同意,并订立书面入伙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