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0.7
0.65
0.46
ER(f) 0.239
77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三、青西油田采收率计算(注水开采)
· 水驱采收率(井网密度法 )
谢尔加乔夫公式
隆 5 块水驱采收率的计算结果表
●水驱油藏的相关经验公式 :
( ) ( ) ER
=
éf
0.3225ê ë
1 - S wi B oi
ù 0.0422 ú û
æ ´ ççè
Km wi m oi
ö 0.077 ÷÷ ø
´
S wi
-0.1903
æ ´ ççè
pi pa
ö -0.2159 ÷÷ ø
●溶解气驱的相关经验公式 :
0.1611
0.0979
量的比值; ●采出程度:截止计算时间为止所采出的总采油量和地
质储量的比值。
61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一、影响采收率因素的分析 原油采收率不仅与油田天然条件有密切关系,而且在不
同程度上反映着油田开发和开采的技术水平。
●地质因素 1.天然驱动能量的大小及类型 ; 2.油藏岩石及流体性质; 3.油气藏的地质构造形态。 ●油田开发和采油技术对采收率的影响 1.油气藏开发层系的划分; 2.布井方式与井网密度的选择; 3.油井工作制度的选择和地层压力的保持程度; 4.完井方法与开采技术; 5.增产措施以及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效果; 6.提高采收率的二次、三次采油方法的应用规模及效果。
317
体 积 波 及 系 数 Ev (f) 井 网 密 度 S(well/km2)
0.59 5.8
经 济 最 佳 井 距 L(m)
415
窿5块
体 积 波 及 系 数 Ev (f)
0.41
井 网 密 度 S(well/km2)
6.8
优 化 实 用 井 距 L(m)
383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井网密度(井/km2)
62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驱动方式
弹性驱
一 溶解气驱 次 采 气顶驱 油
水驱
重力驱
注水 二

注气

油 混相驱
热力驱
不同驱动机理的采收率
采收率变化范围 (%)
注释
2~5
个别情况可达10%以上(指采出程度)
10~30
20~50 25~50 30~70
对于薄油层可低于10%,但偶尔可高 达70%
25~60
个别情况可以高达80%左右
30~50
40~60 20~50
一次开采的重油
63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二、采收率(或可采储量)的测算方法
●根据采收率的定义,油气田的采收率可分别表示为:
ER
=1-
Sor Boi Soi Boa
ER
=1-
Sgr Bgi S gi Bga
如果水驱油藏或水驱气藏,保持地层压力不变时则有:
三、青西油田采收率计算(注水开采)
不同井网密度下的水驱体积波及系数
断块
窿 5块
空 气 渗 透 率 K(10-3μ m2)
地 层 原 油 粘 度 μ o(mpa.s)
井 网 指 数 a(well/km2)
井 网 密 度 S(well/km2)
6.08 0.31 5.20 9.9
经 济 极 限 井 距 L(m)
0.005 0.041 0.42 19.6 1.42 0.9
20
0.0043 0.036 0.42 23.89 1.74 0.346
20
0.0061 0.04 0.42 25.16 1.76 0.27
20
Er(f)
4.8 5.1 5.5
71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三、青西油田采收率计算(衰竭式开采)
· 用谢尔加乔夫公式的变型求体积波及系数
Ev = e-a / S
根据井网密度计算的体积波及系数,隆5块在实用井网密度下(井距 383m)的体积波及系数为0.47
76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体 积 波 及 系 数 (f)
o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 0
· 体积波及系数的确定
· 根据储层地质特征、产液剖面确定体积波及系数: 根据储层连通性、裂缝发育、断层分布情况,综合考虑后将隆5块的
水驱平面波及系数分别取为0.7; 根据产液剖面资料,纵向动用程度按厚度统计为78.0%(按Ⅰ、Ⅱ类
厚度统计为48.2%),按层数统计为72.0%,故垂向波及系数取为0.65;因 而隆5块的体积波及系数为0.455。
不同参数对水驱采收率的影响
参数
logμR
logK
a
Sk
Vk
h
影响方式(+,-)
-
+
-
+
-
+
相对影响程度(%)
18.5
21.3
8.1
36.8
10.4
4.9
69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二、采收率(或可采储量)的测算方法
n 矿场资料统计法
4.我国水驱砂岩油藏的相关经验公式
由我国东部地区150个水驱砂岩油藏,统计得到的相关
断块 窿5块
弹性驱
压力
采收率
(MPa)
(%)
25.0
10.8
溶解气驱
压力
采收率
(MPa)
(%)
20.0
6.3
72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三、青西油田采收率计算(衰竭式开采)
70
25
平均地层压力(MPa) 采出程度(%)
60
地层压力
20
50
采出程度
40
15

30
10
20
5 10
0
0
0
2
4
6
8
10
o 二、采收率(或可采储量)的测算方法
n 矿场资料统计法 1.Guthrie和Greenberger法(1995)
ER = 0.11403+ 0.2719logK - 0.1355logmo + 0.25569Swi -1.538f - 0.00115h
2.美国石油学会(API)的相关经验公式(1967)
0.1741
( ) ( ) ER
=
éf
0.2126ê ë
1- S B ob
wi
ù ú û
´
ççèæ
K
m ob
÷÷øö
´
S wi
0.3722
´
ççèæ
pb pa
÷÷øö
68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二、采收率(或可采储量)的测算方法
n 矿场资料统计法
当Pi>Pb时,还应加上弹性阶段的采收率,才是油田的
12
14
时间(年)
由于青西油田原始地层压力高、裂缝发育,衰竭式开采过程中压力 下降引起裂缝闭合、变形严重,对采收率影响较大。考虑裂缝变形的影 响后,衰竭式开采的最终采收率最多只能达到12-13%
73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o 三、青西油田采收率计算(注水开采)
· 水驱采收率(驱油效率法) ER =E DE pa Eza
o 二、采收率(或可采储量)的测算方法
n 岩芯分析法
1.测定常规取芯的残余油饱和度(residual oil saturation)计
算水驱油效率:
ER
= 1- Swc - BoSor 1 - S wc
- rg
2.在油田水淹区内取芯,用来测定岩芯残余油饱和度,再按上式
计算采收率。
n 室内水驱油实验法
· 驱油效率的确定
根据青西油田实验所测4个样品的相渗资料(代表基质),可以确 定基质的驱油效率;
对于裂缝系统,根据《裂缝型油田开发特征》([苏]B.H.迈杰鲍尔) 中所作的大量单个裂缝和复杂裂缝系统的相渗和水驱油实验资料,结合 青西油田微裂缝具有部分孔隙性质的特点,参考其基质的相渗资料,综 合确定裂缝系统的驱油效率;
经验公式为:
ER
=
0.05842 + 0.08461log
Kh
mo
+
0.3464f
+ 0.003871S
各项参数的变化范围
参数 变化范围
地层原油粘度 m(o mPa∙s)
0.5~154
空气渗透率 K(10-3µm2)
4.8~8900
有效孔隙度
f(f )
0.15~0.33
井网密度 S(w/km2)
3.1~28.3
总采收率。由压缩系数的定义得:
E RE
=
NP N
=
1
Ce (pi + Co (p
­
i
p -
b)
pb
)
3.前苏联全苏石油科学研究所的相关经验公式
ER = 0.507 - 0.167 log mR + 0.0275log K - 0.000855a + 0.171Sk - 0.05Vk + 0.0018h
2-4 油藏采收率测算方法
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效果和油田开发水平的最重要的
综合指标,也是油田动态分析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 ●原油采收率:是指可采储量与原始地质储量的比值; ●最终采收率 :是油田废弃时采出的累积总采油量与
地质储量之比值。 ●无水采收率:是油田在无水期(综合含水小于2%)采
出的总油量与地质储量的比值; ●阶段采收率:油田某一开采阶段采出的油量与地质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