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
现就我院2006年7~10月的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寻找退药原因,进而减少和规范退药,保证药品质量,防止假劣药品流入医疗领域。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门诊药房2006年7~10月的退药处方。
4个月门诊药房共调配处方100 207张,其中退药处方734张,占总处方数的0.733%。
按退药原因分别统计这些处方。
2 结果(见表1)
3 讨论
医师方面的原因引起退药情况累计发生232例,占退药总数的61.5%。
说明医师是造成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要求医师不但应拥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高度的责任心。
具体地说就是(1)医师在给患者开药之前必须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药物过敏史,正确诊断;(2)询问患者是否跨科开药,是否已购买某些非处方药;(3)对特殊人群如小孩、孕妇、老人等用药,必须熟悉所用药物禁忌证、用法、用量;(4)熟悉医疗保险和大病统筹所报销的药品范围,按其规定开药;(5)根据病情需要开出适量药品;(6)建议医院制定处罚制
度规范医师行为,对确为医师的原因退药的,应由医师承担经济责任。
药师方面原因退药2例,占退药总数的0.5%。
提示药师在发药时必须有高度的责任心,做到“四查十对”,不能发错药,药房工作人员应严把药品质量关,在效期内不能服完的药品不应发给患者。
患者方面退药的主要原因是不信任医师或有的患者嫌药太贵,而有的患者认为药价太便宜不能治病,不愿服用等。
因此,为了减少或避免这类退药,要求医务人员必须耐心地给患者说明用药目的、用法、用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不执行医嘱的危害。
因药物不良反应而退药121例,占32.1%,也是引起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之一,而抗生素、中药注射剂以及联合、混合用药是导致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因素,这就要求医师合理用药,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从而减少退药。
对于不遵医嘱用药而导致的不良反应以及某种疾病只能用某种药物治疗的,虽然它的不良反应较重,但它的治疗作用大于不良反应。
药师应该给患者分析情况,介绍如何减轻和避免不良反应,建议患者暂时不退药。
其它原因引起的退药,如有的患者想把外购的假劣药品退到药房来,被发现的3例,虽然例数少,但危害大,这就要求药师严把退药关、保证退回药品的质量。
规范退药手续,保障药品质量。
退药时需要仔细检查取药凭证(处方和发票),仔细查对药品包装的完整性、数量、规格、批号、密封性等,由相关责任人填写退药申请。
对中药饮片、分零药品,对需要特殊保存(如冷藏)的药品、传染病患者使用的药品,包装开启或无法判断真伪的药品不得退换,以确保药品质量。
如确系医务人员原因造成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赔偿。
此外,还应加强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和专业技能培训,不断完善相关规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依法执业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医药事业发展的保证[1]。
参考文献:
[1] 陈达,张一萍,马淑莉.门诊药房退药情况及其原因分析[J].中国
药房,2006,17(14):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