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ppt

中国近代史第三章 ppt

——孙中山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6
二、资关产于阶孙级中革山命名派字的活动
视频:孙中山与革命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7
关于孙中山名字
• 谱名孙帝象,学名孙文、孙德明,字载之,入 耶教时,名孙日新,行医时他的汉文老师区凤 墀为他作一音之转改为孙逸仙,在美国护照上 的英文名字则是Sun Yat-sen。
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 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
徐志摩 梁思成 金岳霖
身与吾之福利,为天下人谋
永福也。汝其勿 悲。…………
才女林徽音建筑艺术 家(参与国徽设计)
猛士林觉民 林徽音的堂叔
惊天动地谱春秋——革命过程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5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 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 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 壑,不可遏止,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 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 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
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认识到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的必要性、正当性和进步性。了解辛亥革命失 败的原因,总结其失败的教训,认识旧民主主 义革命让位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趋 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要知 点识


辛亥革命的酝酿 辛亥革命的过程
皇族内阁协理大臣那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0
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 命阻断了清末 新政,应该是改 良而不是革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1
(三)资产阶级革命派的 阶级基础及骨干力量
东亚风云大陆沉, 浮槎东渡起雄心, 为寻富国强兵策, 强忍抛妻离子情。
吴玉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2
革命党人发动的武装起义
萍浏醴起义 1906.12 刘道一
同盟会影响下爆发 的首次大规模起义
浙皖起义 1907.7 徐锡麟 秋瑾 浙皖两地合作
镇南关起义 1907.12 孙中山 黄兴 发生在中越边境
准备充分、
黄花岗起义 1911.4 孙中山 黄兴 影响最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3
视频:鉴湖女侠
不惜千金买宝刀, 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 洒去犹能化碧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8
(二)清末“新政”及其破产
1.清末“新政”的推行
视频(1)奖励实业 (2) 废除科举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9
2、皇族内阁
1911年5月,清政 府在为形势所迫不得不 成立的责任内阁里,13 名大臣中满族就有9人, 其中皇族占7人,被讥 为“皇族内阁”。
视频:五大臣出洋考察
2. 上书遭贬,思想觉悟 3. 建立组织,筹划起义 4. 伦敦遇难,声名鹊起
1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9
(二)革命派的宣传与组织工作
1. 涌现一批宣传革命思想的报刊书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1
2. 反清革命组织不断建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2
3. 组建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32
(二)武昌首义与各地响应
辛亥革命的流产
3
辛亥革命的历史条件 孙中山的特殊贡献 辛亥革命的理论基础
武昌起义及影响 中华民国的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的意义
袁世凯篡夺政权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 北洋军阀反动统治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5
一.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
百年历史,三次巨变,三 大伟人。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 人实现了第一次巨变。
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是 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将兴 中会、华兴会、光复会和科学补习所等几个团 体联合,组建了中国同盟会。以“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革命宗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3
视频:同盟会成立

清 始盟自 朝 ,会今
Hale Waihona Puke 2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9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30
一、封建帝制的覆灭
民谣: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
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31
(一)武装起义与保路风潮
川汉铁路为商办, 1911年5月9日,清朝政 府将其出卖给外国列强, 引发了鄂、川、湘省保 路运动,保路运动成为 辛亥革命的导火索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4
• 意映卿卿如晤:


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
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吾遇
汝以来,常愿天下有情人都
成眷属,然遍地腥云,满街
狼犬,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司马青衫,吾不能学太上之
忘情也。语云:仁者“老吾
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
人之幼”。吾充吾爱汝之心,
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
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
• 日友平山周在无意中为他又取个日本名字曰 “中山”。孙公自己在“中山”二字之下加个 “樵”字。
• 在同盟会时代,黄兴、胡汉民等对外界通信, 都尊称孙总理为“中山先生”,其实孙公从发 命令到签遗嘱,一直都只用“孙文”二字。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18
(一)孙中山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开始
1. 弃医从政,立志救国
反满、独立、平等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军法之治、约法 之治、宪法之治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核定地价 土地国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6
讨论:
三民主义有无 局限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7
四、关于革命与改良的辩论
革命派主阵地
改良派主阵地
27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8
视频: 革命与保皇
1. 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 2. 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 3. 要不要社会革命
人吾成日 矣等立( !之日指 ”非)同
孙中山为什么说自 己不是清朝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4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
24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25
1905年8月,在《民报》的《发刊词》中,孙中山把主 张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核心
民族主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6
概念鉴定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从1894年兴中会成立 到1912年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辛亥革命
7
(一)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
1.帝国主义对华侵略日益扩大
(日俄战争、拉萨条约)
2. 清政府反动统治使得民怨沸腾 3. 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
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