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基本语法练习
其次是在程序编辑中的要根据数据类型对程序中所用到的变量进行声明,声明时注意 是局部变量还是全局变量;
然后通过试验程序的调试更进一步掌握了各种运算符的优先级以及如何正确应用各种 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完成程序所要实现的功能(例如:①用整型求模运算(%) 和除法运算(/),将输入数“分离”为单独的数字。②使用 package 中的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 a = input.nextInt() java 方法从键盘输入数据,实现程序和键 盘的连接);
2.1 回文源代码: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huiwe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umber1; int a,b,c,d; System.out.print("读入一个 5 位数字:"); number1 = input.nextInt(); if(number1<10000||number1>99999) { System.out.print("你键入的不是一个 5 位数字!\n"); System.out.print("请键入一个 5 位数字:\n"); number1 = input.nextInt();
(2)回文是指正向读和反向读都一样的一段数字或者文字,例如,32123.编写程序输入一个 5 位整
数,并判断它是否是回文。如果输入数没有 5 位,则显示一个错误信息,并允许用户再次输入 另一个数。程序的输出应如图 2 所示。
图2 (3)一家公司希望通过电话传输数据, 但担心电话可能遭到窃听。所有的数据都是以 4 位整数进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JAVA 程序设计 专业班级 通信 1102(移动方向) 姓名 学号
时 间: 2013.10.14
地 点: 计通学院 106 机房
实验名称: Java 基本语法练习
实验前任务
实验目的:
1. 了解 Java 的数据类型 2. 掌握各种变量的声明方式 3. 理解运算符的优先级 4. 掌握 java 基本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5.理解 Java 程序语法结构,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语法的程序设计方法
实验设备(环境):
Windows2000 或 XP,JDK1.5 以上,JCreator 等编辑工具。
实验原理:
(1)运用整型求模运算(%)和除法运算(/),将输入数“分离”为单独的数字。例如 42339/10000=4, 42339%10000=2339.
运行③在程序调试中,找不到 java 类,程序无法运行.当出现问题时,我及时检
查自己的源代码逐次纠错并改正了程序,最后运行出对的结果..
实验后任务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上机实训,了解了 Java 中的数据类型以及与 c 语言中数据类型的类同, 它们都有 char、int、double、float 等数据类型;
} a = number1/10000; d = number1%10; c = number1/10%10; b = number1/1000%10; if(a==d&&c==b) { System.out.printf("%d 是一个回文.",number1);
System.out.print("\n");} else System.out.print("你键入的不是一个回文!\n"); }
int number1; int number2; int i = 10000; int count ; System.out.print("输入 5 个数字:\n"); number1 = input.nextInt(); for(count = 1;count <= 5;count ++) { number2=number1/i; System.out.printf("%4d",number2); number1=number1%i; i/=10; } System.out.print("\n"); } } 1.2 分离调试结果:
指导教师签名: 2013 年 10 月 14 日
4.2 调试结果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主要遇到的问题有:(1)java 类的定义和变量类型的申明不统
一;(2)java 方法使用错误.如:①在类的属性前缺少 private 或错误的将 public 用
成 private.②在 for...循环和 while 循环中设置的循环条件错误导致程序无法
行传输的。该公司要求你编写程序,对数据如下方式对其加密:计算各位数加上 7 后的和,再除以 10,用 所得到的余数替换对应的数字。然后交换第 1 个数字和第 3 个数字,第 2 个数字和第 4 个数字。 显示加密后的整数。结果如图 3 所示。
(2)使用 while 循环、for 循环控制语句来确定用户输入是否包含正的数字个数 (3)使用除法和求模运算来获取各个数字。 (4)使用 if…..else 来实现的程序的条件性输出和输入。 (5)使用 package 中的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a;a = input.nextInt()方法从键盘输
图3 4. 对上面的加密数据进行解密。
实验中任务
实验结果:
1.1 分离源代码: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fenL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最后通过学习进一步掌握了 Java 程序语法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语法, 进一步熟练掌握了 if…else、while 以及 for 等控制语句的原理方法和使用。
成绩评定
实验前任务(60%) 实验中任务(30%) 实验后任务(10%)
总分
成绩评定标准 : 90 分以上:出色地完成所有实验内容,报告格式,图表规范,书写工整,实验数据准确,结论正 确。态度认真。 80--90 分:良好地完成所有实验内容,报告格式,图表规范,书写欠工整,实验数据准确,结论正 确,态度认真。 70--80 分:较好地完成所有实验内容,报告格式,图表欠规范,书写不工整,实验数据基本准确, 结论正确,态度认真。 60--70 分:能完成所有实验内容,报告格式,图表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实验数据基本准确,结论 不够清晰,态度欠认真。 60 分以下:没有完成实验内容,报告格式,图表不规范,书写不工整,实验数据欠准确,结论不 清晰,态度不认真。
入数据,实现程序和键盘的连接。
实验内容及过程(步骤):
1、打开电脑进入 JDK1.5 以上,JCreator 等编辑工具中。
2、新建一个.java 开始编辑程序,编辑完毕进行调试。
3、试验内容。
(1)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 5 位数,将输入数分离成单个数字,然后打印出这些数字,个数字 间隔 3 个空格。例如用户输入 42339,程序的输出应如图所示。
} 3.2 加密调试结果
4.1 解密源代码: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jiemi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umber; int ab,c,d; System.out.print("键入 1 个 4 位数是:\n"); number = input.nextInt(); a = number/1000-7; b = number/100%10-7; c = number/10%10-7; d = number%10-7; if(a>0) ; else a+=10; if(b>0) ; else b+=10; if(c>0) ; else c+=10; if(d>0) ; else d+=10; number= c*1000+d*100+a*10+b; System.out.printf("解密数字是: %d\n",number); } }
} 2.1 回文调试结果:
3.1 加密源代码: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jiami{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input = new Scanner(System.in); int number1; int a,b,c,d; System.out.print("键入 1 个 4 位数是:\n"); number1 = input.nextInt(); if(number1<1000||number1>9999) { System.out.print("键入的不是 1 个 4 位数!\n"); System.out.print("键入 1 个 4 位数是:\n"); number1 = input.nextInt();} else { a = (number1/1000+7)%10; b = (number1/100%10+7)%10; c = (number1/10%10+7)%10; d = (number1%10+7)%10; number1 = c*1000+d*100+a*10+b; System.out.printf("密钥数是: %d\n",number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