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脑 局部解剖
tract,其前端膨大为嗅球 olfactory bulb,与嗅神
经相连;嗅束后端扩展为嗅三角 olfactory trigone,
并分出内侧嗅纹 medial olfactory stria、外侧嗅纹
lateral olfactory styia。嗅三角与视束之间为前穿
质 anterior perforated substance,有许多血管经
•
2.侧脑室 lateral ventricle 位于大脑半球
内,左右对称的腔隙,含透明的脑脊液,经左、
右室间孔 interventricular foramen与第三脑室
相通。室间孔位于穹隆与丘脑前结节之间。
• 2).第Ⅰ躯体感觉区 first somatic sensory area 位于中央后回和中央旁小叶 后部(3、1、2区)。
• 特点:①接受背侧丘脑腹后核传来的
• 对侧半身的痛、温、触、压觉和位置觉、 运动觉、振动觉;②身体各部的投影是人 倒立、头正位;③身体各部所占面积的大 小与其感觉的敏感度有关。
面,转至背外侧面,行向后上方,最深;
中央沟 central sulcus起自半球上缘中点的稍
后方,沿背外侧面斜向前下,几乎达外侧沟,
此沟上端常延伸至内侧面; 顶枕沟 parietooccipital sulcus位于半球内侧面的后部,自前
下向后上,转至背外侧面。 第一条假设线从
顶枕沟到枕前切迹的连线。枕前切迹为半球下
•
第Ⅰ躯体运动区接受中央后回、丘脑腹前
核、腹外侧核、腹后核发来的纤维;传出纤维
为锥体束、皮质纹状体纤维、皮质网状纤维。
• 第Ⅱ躯体运动区 在人类,位于中央前、 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司上、下肢运动。
• 补充运动区 在人类,位于额上回的内 侧面的第6区中。投影是头在前、腿在后、 背朝胼胝体、上下肢伸向半球上缘。此区 兴奋时,引起对侧上肢上举、眼和头协同 运动、两侧躯干肌和下肢肌协同收缩。
此穿入脑实质内。外侧嗅纹连于海马旁回和钩。
内侧嗅纹转至额叶内侧面的隔区 septal area,即 位于胼胝体觜、膝下方的胼胝体下区 subcallosal area 和终板前方的终板旁回 paraterminal gyrus。
•
嗅球、嗅束、嗅三角、前穿质、海马旁回前
部等,合称为嗅脑 rhinencephalon,接受和整合
• 自颞上回转入外侧沟的下壁,有几条横 行的脑回,叫颞横回 transverse temporal gyrus。
•
(4)枕叶 occipital lobe:在第一条假设
线之后。在背外侧面的沟回多不恒定。
• (5)岛叶 insula:呈三角形岛状,是埋
藏在外侧沟底的皮质,周围以岛环状沟与额、 顶、颞叶分界。
缘枕叶后端前约4cm处的凹陷。 第二条假设
线从第一条假设线的中点到外侧沟的连线。
1 上外侧面
•
(1)额叶 frontal lobe:在中央沟之前、
外侧沟之上。
•
在中央沟前方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前沟
precentral sulcus,两沟之间为中央前回
precentral gyrus。自中央沟向前有两条与半
2 内侧面和下面
•
半球背外侧面的额叶、顶叶、枕叶、
颞叶均延伸到内侧面和下面。
•
在内侧面,自中央前、后回延伸至内
侧面的部分称中央旁小叶 paracentral
lobule。中部有前后方向略呈弓形的胼胝体
corpus callosum,由前向后分4部:胼胝体
嘴、膝、干、压部。
•
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在胼胝rahippocampal
gyrus(又称海马回),其前端弯曲,称钩 uncus。
•
在海马沟的上方,有锯齿状的窄条灰质,叫齿状
回 dentate gyrus。在侧脑室下角的底壁上有一呈弓
状隆起的皮质,称海马 hippocampus。海马和齿状
回构成海马结构 hippocampal formation。
cerebral transverse fissure。
•
人的端脑高度发展,遮盖着间脑、
中脑、小脑的上部。
•
(一) 端脑的外形和分叶
•
大脑半球表面布满深浅不一的脑沟、隆起
的脑回,沟回增加了大脑皮质的表面积。每侧
大脑半球分为背外侧面(上外侧面)、内侧面、
底面(下面),以3条沟、2条假设线分为5个 脑叶。 外侧沟 lateral sulcus 起自半球的下
•
在半球内侧面,位于胼胝体周围的隔区、扣带回、
海马旁回、海马、齿状回等,共同构成边缘叶 limbic
lobe。
•
(二) 端脑的内部结构
•
大脑表面是大脑皮质,皮质的深方是大脑髓质,埋
藏在髓质中的灰质核团称基底核,左右大脑半球内部各
有一称为侧脑室的腔隙。
•
1 大脑皮质及其功能定位
• (1)大脑皮质cerebral cortex 由神经元、神经胶质 细胞、神经纤维组成。依据进化分为原皮质 archicortex 由海马和齿状回组成,旧皮质 paleocortex 即嗅脑,其 余的是新皮质 neocortex。原、旧皮质与嗅觉和内脏活 动有关,其神经元分为3层(分子层\锥体细胞层\多形细 胞层)。新皮质占大脑皮质的96%以上,为机体各种生 命活动的最高调节器,其神经元分6层( 分子层\外颗粒 层\外锥体细胞层\内颗粒层\节细胞层\多形细胞层;1-3层 为粒上层\4层为内粒层\5-6层为粒下层)。
• 顶下小叶又分为环绕外侧沟后端的缘上回 supramarginal gyrus和围绕颞上沟末端的角回 angular gyrus。
• (3)颞叶 temporal lobe:在外侧沟之 下、第二条假设线之前。
• 有与外侧沟平行的颞上沟 superior temporal sulcus和颞下沟 inferior temporal sulcus。颞上沟以上为颞上回 superior temporal gyrus。颞上、下沟之间为颞中回 middle temporal gyrus。颞下沟以下为颞下 回 inferior temporal gyrus。
•
运动性语言中枢 motor speech area (说
话中枢):位于额下回后部(44区),又称
Broca区。损伤: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语言,而且
与发音有关的肌肉未瘫痪,但丧失了说话能力,
称为运动性失语症。
• 书写中枢 writing area:位于额中回后部 (8区),紧靠中央前回上肢和手的代表区。损
•
在胼胝体的背面有胼胝体沟,此沟绕过胼胝
体后方,向前移行于海马沟 hippocampal sulcus。
在胼胝体沟上方有与之平行的扣带沟 cingulate
sulcus,其后端转向背方,称边缘支。胼胝体沟
和扣带沟之间为扣带回 cingulate gyrus。
•
在半球下面,额叶内有纵行的嗅束 olfactory
• 第Ⅱ躯体感觉区 在人类,位于中央前、 后回下面的岛盖皮质,与双侧感觉有关。 此区与第Ⅱ躯体运动区相重叠。
•
3).视区 visual area 位于距状沟两侧
的皮质(17区)。一侧视区接受经外侧膝
状体中继的同侧颞侧半视网膜和对侧鼻侧
半视网膜传来的视觉信息。损伤一侧视区
导致两眼对侧半视野的同向偏盲。
球上缘平行的沟,即额上沟 superior frontal
sulcus和额下沟 inferior frontal sulcus。额上
沟以上为额上回 superior frontal gyrus,并沿
半球上缘转至内侧面;额上、下沟之间为额
中回 middle frontal gyrus;额下沟以下为额下
有两条弓形的纤维束,叫穹窿 fornix。在胼胝体
和穹窿之间的薄膜叫透明隔 transparent septum。
在终板上方有前连合。
•
在胼胝体后下方,有呈弓形的距状沟
calcarine sulcus 向后延伸至枕叶后端,此沟中部
与顶枕沟相连。距状沟和顶枕沟之间为楔叶
cuneus,距状沟下方为舌回 lingual gyrus。
嗅觉冲动。
•
颞叶下部有与半球下缘平行的枕颞沟
occipitotemporal sulcus,此沟的内侧是枕颞内侧回
medi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外侧是枕颞外侧回
lateral occipitotemporal gyrus。枕颞内侧回的内侧
界为与枕颞沟平行的侧副沟 collateral sulcus。侧副
听觉正常,但听不懂别人讲话的意思,也不能理
解自己讲话的意思,称感觉性失语症。
•
视觉性语言中枢和听觉性语言中枢之间没
有明显界限,合称为Wernicke区,包括颞上回、
颞中回后部、缘上回、角回。损伤:产生严重的
感觉性失语症。
•
平衡区 vestibular area:在中央后回下端头面部代
表区附近。
•
伤:患者手运动正常,但不能书写出正确的文 字,称为失写症。
•
视觉性语言中枢 visual speech area(阅读
中枢):位于角回(39区)。损伤:患者视觉正
常,但不能理解印刷或手写的文字符号的意义,
称为失读症。
•
听觉性语言中枢 auditory speech area (听
话中枢):位于颞上回后部(22)。损伤:患者
回 inferior frontal gyrus。
• (2)顶叶 parietal lobe:在中央沟之后、 第一条假设线之前、第二条假设线之上。
• 在中央沟之后有与之平行的中央后沟 postcentral sulcus,两者间为中央后回 postcentral gy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