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土方工程解读.ppt
6、计算土方量
方法见本模块的课题三。
评分标准
用CAD临摹图1-14。相似度高, 图面清晰(练习用)。
将实训基地假山画出设计地形图( 应先测出相关数据),以备下次课 用。
任务二 将设计的地形制作成模型
教学目标: 了解模型制作的工具和材料 熟悉模型制作的程序 会制作地形模型
任务提出:
(二)排除地面积水和地下水
1、排除地面积水 施工前,根据地形特点在场地周围挖好排水沟。
2、排除地下水 排除地下水的方法有很多,但经常采用的是明
沟,因为它既简单又经济。
(三)初步平整施工场地
现场障碍物清除后,应按施工范围和标高大致平 整场地。准确的平整则应在定点放线阶段测设方 格网的基础上进行。
2、熟悉土壤地质、水文勘察资料,搞清楚构筑 物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以及它们在每 张图纸上有无错误和冲突。
3、研究好开挖程序,明确各专业供需间的配合 关系、施工工期要求。
4、召开技术会议,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 术交底。
(二)现场踏勘
1、施工场地的地形、地貌、土质、水文、河流、 气象条件。
6、提出需用施工工具、材料和劳力数量。 7、绘制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8、如果工程需要在冬季施工,则需专门制定冬季施工
技术文件。
(四)修建临时设施和道路
1、临时设施的修建 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包括休息棚、工具库、
材料库、油库、机具库、修理棚等。同时附设现场供水、 供电、供压缩空气(爆破石方用)的管线,并试水、试电、 试气。 2、临时道路的修建
在任务一中,已将假山还原成设计图。为 了更形象全面的看到假山效果,试将其制 作成模型。
任务分析
考虑制作模型所需要的工具、材料,如何 获得,制作程序如何?
相关知识
一、模型制作工具 1、测量工具
(1)三棱比例尺:测量换算图样比例尺度的主要工具。 (2)绘图模板:测量绘制不同形状线条、图案 (3)绘图曲线板:绘制多种曲线的工具
园林工程技术
——地形改造
主 讲 教 师 :王 题一 地形设计及模型制作
任务一、某场地的地形设计; 任务二、将设计的地形制作成模型。
课题二 地形改造施工
任务、某场地的地形改造施工。
课题三 土方量的计算、平衡及调配
任务、计算某平整场地的土方量、并进行土方 量的平衡与调配。
1、可做回填土料的,将土方堆放到指定的弃土 区。
2、对于影响工程质量的淤泥、软弱土层、腐殖 土、草皮、大卵石、孤石、垃圾以及不宜作回填 土料的稻田湿土,应分情况部分或全部挖除,或 设排水沟疏干,或抛填块石、砂砾,进行妥善处 理。
三、定点放线
1、测设控制网 2、平整场地的放线 3、自然地形的放线 4、山体放线 5、水体放线 6、沟渠放线
土壤含水量
干的
潮的
40
40
35
45
30
32
28
35
25
30
45
35
50
40
40
35
湿的 35 25 27 25 20 15 30 25
边坡坡度:
在工程设计时,为了使边坡稳定,就必须 有意识地创造合理的边坡,使之小于或等 于自然安息角。
坡度公式
i=h/L=1/4*%=25%
任务实施
一、准备工作 准备图板、图纸、绘图工具和计算机
1、测设控制网
首先,将国家永久性控制点的坐标(即水 平基准点),按施工总平面要求引测到施 工现场。
其次,将控制基线和轴线测放到地面上。 第三,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工作。
2. 各种场地的放线
1)平整场地的放线
用经纬仪将图纸上的方 格网测设到地面上,方 格网一般设为 10m×10m或 20m×20m,在每个方 格网点处立桩,测出各 标桩的标高(即原地形 标高),作为计算挖填 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3、确定主峰高度
由于山地为土方填筑而成,且填土要求 为一、二类土,充分考虑土壤的安息角,主 峰绝对高度不超过47米,坡度不宜超过30度。
4、确定等高距
为了较详细地反映设计地形的情况, 将等高距确定为0.5米。
5、绘制等高线
根据等高线的五大特点,先 用草图构思,画出等高线,再用 AutoCAD制图软件绘成正规图 样。如图1-14所示。
(2)等高线的特点:
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
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 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等高线在图纸上不能直穿横过河谷堤岸和道路等
。
(3)等高线在地形设计中的四种 应用:
①缓坡变陡或陡坡变缓 ②平垫沟谷 ③削平山脊 ④平整场地
土壤的相对密实度
土壤的可松性:1.2~1.3 人工夯实密实度:87% 机械夯实密实度95%
一、准备工作
1、熟悉图纸 2、现场踏勘 3、编制施工方案 4、修建临时设施和道路 5、准备机具、物质及人员
(一)熟悉图纸
1、了解工程规模、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 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标 高,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和矛盾。
三、模型制作的程序
1、确定模型制作的比例 2、制作底盘 3、制作地形主体 4、加工修饰地表
任务实施
一、准备工作: 1、准备好任务一完成的地形设计图 2、准备模型制作工具(相关知识中) 3、准备模型制作材料
二、制作模型
1、确定制作模型的比例,如1:200 2、制作底盘
课题一 地形设计及模型制作
任务提出: 现有一块平地,为营造森林景观,拟将
其改造成山地。 要求地形自然、富有变化,避免馒头山、
笔架山。
任务分析
将图1-1、1-2所示平地改成山地,首先 要进行地形设计。
地形设计方法:
在绘有原地形等高线或标高的底图上,用 设计等高线或设计点标高进行地形改造。 如图1-3所示就是某园林绿地的原地形和 设计地形。
①缓坡变陡或陡坡变缓
等高线间距的疏密表示着地形的陡缓。在设计时 ,如果高差h不变,可用改变等高线间距L来减缓或增 加地形的坡度。
②平垫沟谷
重要概念: 零点:在平垫沟谷的时候,可以用平直的
设计等高线和拟平垫部分的同值等高线连 接,其连接点就是不挖不填的点,也叫“ 零点”。 零点线:相邻零点的连线叫做零点线。
修筑施工场地内机械运行的道路,主要临时运输道路宜 结合永久性道路的布置修筑。道路的坡度、转弯半径应符 合安全要求,两侧作排水沟。
(五)准备机具、物资及人员
1、机具和物资的准备 : 作好设备调配,对挖土、运输 等工程施工机械以及各种辅助设备进行维修检查,试运 转,并运至使用地点就位;准备好施工用料及工程用料, 并按施工平面图要求堆放。对准备采用的土方新机具、 新工艺、新技术,组织力量进行研制和试验。
按模型的大小将木质板材切割成矩形,作为整 个模型的支撑。底板下用木方进行固定。
3、制作地形主体
(1)切割板材:将板材按每条等高线的形状大小 模印后切割裁剪,并按顺序编号。
(2)固定板材:按图样由下向上用粘结剂逐层粘 叠固定。单层板材厚度不足等高距尺寸时,可增 加板材层数。
4、加工修饰地表
先用陶土填充各相邻等高面,板材间的台 阶状空隙,使其成为斜坡,并敷抹成型。 待陶土干燥后,用胶液均匀涂刷。最后选 用适宜色调的绿地粉拌和铺洒。
2、作好排水设施:排除地面积水;地下水的 排除 。
3、平整施工场地:平整场地的放线;自然地 形的放线。
(一)清除现场障碍物
1、拆除建筑物和构筑物 2、伐除树木 3.其他
如果施工场地内的地面或地下发现有管线通过,或者 有其他异常物体时,除查看现状图外,还应请有关部门协 同查清,未查清前不可动工,以免发生危险或造成其他损 失。
此外还有直尺、三角板、圆规 2、剪裁、切割工具:壁纸刀、手锯、钢锯、勾刀、大小剪
刀
二、模型制作的材料
1、主材:塑造地形主体的材料 (1)纸板:厚0.5~3mm (2)塑料板材:泡沫板、吹塑纸、PVC (3) 木板材: 2、辅材:修饰地形表面的各种材料和粘结剂 (1)陶土 (2)橡皮泥 (3)绿地粉: (4)粘结剂:白乳胶502、双面胶
制图工具
二、按要求进行地形设计
1、认真分析原地形
由图1-2可以看出,原地形是一块平地, 绝对高程在42米左右,其东西两面是茂密 的香樟林,北面是图书馆,南面是其他用 地。
2、认真理解地形设计要求
为营造森林景观,需将原平地改为 山地 ,而山地的设计要尽量师法自 然。山峰要有主次之分,山坡要有 陡缓之变,山脚线要成自然的曲线。
相关知识
一、等高线
(1)等高线的概念:
地上的等高线是指地面上高程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闭 合曲线。如图1-4所示,就是相同间距的梯田。
图上的等高线是一组垂直间距相等、平行于水平面的 假象面与地形相交所形成的交线,所有这些交线在平 面图上的投影,所得的线。将这些投影线绘制在图纸 上,并标注上数值,便可表示地形的高低陡缓、峰峦 位置、坡谷走向等内容。如图1-5所示。
2、各种管线、地下基础电缆、坑基和防空洞的 位置及相关数据。
3、供水、排水、供电、通讯及防洪系统的情况。 4、植被、道路以及邻近的建筑物的情况。 5、施工范围内的地面障碍物和堆积物的状况。
(三)编制施工方案
1、确定工程指挥部成员名单,确保各项施工工作能够 顺利实施。
2、安排工程进度表和人员进驻进程表,确保工程按期、 有序完成。
③削平山脊
削平山脊的设计方法与平垫沟谷的方 法相同,只是设计等高线所切割的原地形 等高线方向正好相反。
④平整场地
二、土壤的自然倾斜角
自然倾斜角(安息角):土壤自然堆积, 经沉落稳定后的表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夹 角。与土壤类别和含水量有关系(表11)。
表1—1 土壤的自然倾斜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