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零丁洋》优质课件说课材料
追叙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 基调:悲愤
名词解释: 惶恐滩:兵败经惶恐滩退往福建。 零丁洋:不幸被俘被押至零丁洋。 “惶恐”、“零丁”具有双层含义 : 一是形势险恶,身为战将难以守土复国,身为阶下囚, 孤苦伶仃,只有一人。 二是指作者内心的惶恐、凄凉。
惶恐:怕出师未捷身先死; 怕看到南宋朝廷灭亡。
零丁:勤王时只有三人; 谈判时部队被解散; 南宋都城被攻破; 南宋大臣皇帝劝降; 妻子儿女被俘。
扬子江
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 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 不指南方不肯休。
儒士精神
杀身成仁 舍生取义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作业
《过零丁洋》这样一首气壮山河,苍凉悲 壮的千古绝句,是文天祥用自己的鲜血和生 命谱写的一曲赞歌,他的精神至今仍感动着 华夏儿女,请你为文天祥写一段“感动中国” 人物颁奖词。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情感:追忆往事,个人的 经历与国家变故交织。
基调:悠远、低沉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铺叙国家与个人的遭遇 情感基调:悲怆 低沉
名词解释 风飘絮: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
——国家命运:山河破碎 雨打萍:身世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
——个人命运:身世浮沉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过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知人论世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 日),初名云孙,字宋瑞,一字履善。自 号文山、浮休道人。江西吉州庐陵人,宋 末政治家、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名 臣 。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 杰”。宝祐四年(1256年)状元及第, 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于五坡岭兵败被 俘,宁死不降。至元十九年(1283年)1 月9日,在柴市从容就义。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宕开一笔,直抒胸臆,表明 自己宁死不屈的决心。 情感基调:高亢、史册, 照亮世界,照暖人生。用一照字,显 示光芒四射,英气逼人。
诵读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诵读文天祥这首气壮山 河,苍凉悲壮的诗歌《过零丁洋》。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著有《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 后录》、《正气歌》等。
历史背景
初读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和轻重
读出感情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解读
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案中的 “文天祥大事年表”和课下注释, 解读诗意,理解情感。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悟情明志
1278年,文天祥写了这首《过零丁 洋》明志,在过后的四年中,文天祥用行 动证明了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的崇高民族气节。
1283年,文天祥在元大都英勇就义。 死后,人们在他的衣带中发现一篇早就写 好的赞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 义尽,所以至仁;读圣贤书,所学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