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2018年度专用经费(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报告中瑞宁绩评字[2019] 号宁夏回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我们接受贵单位委托,对我区2018年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情况实施绩效评价。

我们的责任是按照《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和《会计师事务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业务指引》对绩效评价组织管理和工作程序的要求,对财政支出(项目支出)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益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结合被评价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复核被评价单位提供的评价资料、现场调查、询问等我们认为必要的评价程序;被评价单位向评价人员提供了完整信息责任的书面声明。

现将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一、项目的基本情况(一)项目概况。

中医药健康服务是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药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快发展中医药健康服务,是全面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对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全民健康素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2016年2月,又发布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了我国中医药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并将切实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着力推进中医药创新、全面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作为重点工作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中医药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自治区财政厅下达我区2018年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项目资金共计510万元。

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根据上述资金安排结合我区的实际情况,设立了涉及人才培养、能力提升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实施的项目主要包括自治区县级中医医院国医堂建设、第七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重点专科建设、全区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第六届北京中医药专家宁夏行活动、全区中医医院评审、自治区中医医疗质量监测控制中心建设、全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8个子项目,遴选确定了23个项目实施单位,印发了各项目实施方案,组织各单位开展项目实施。

截止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成绩效目标。

2019年5月,根据自治区财政厅关于2018年绩效评价工作安排,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绩效自评和第三方绩效评价。

(二)项目实施范围。

1.自治区县级中医医院医堂建设项目实施范围:灵武市、贺兰县、盐池县、隆德县、西吉县、中宁县中医医院。

2.第七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范围:从全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含民营)遴选20名第七批自治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培养对象。

涉及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自治区人民医院、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市中医医院、灵武市中医医院、石嘴山市中医医院、同心县中医医院、固原市中医医院、中卫市中医医院、中宁县中医医院、海原县中医医院、吴忠市张氏回医正骨医院。

3.自治区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范围: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遴选,确定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内分泌科、贺兰县中医医院针灸科为2018年自治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医院中西医结合眼科为2018年自治区中西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建设单位。

4.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监测项目实施范围:自治区中医医疗质量监测中心(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承担具体工作任务)。

监测对象包括全区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综合医院中医科;灵武市、盐池县、西吉县、西夏区、惠农区、沙坡头区所辖的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5.第六届北京中医药专家宁夏行活动实施范围: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银川市、石嘴山市、中卫市中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

6.中医医院等级评审项目实施范围: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银川市、中卫市中医医院,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石嘴山市、固原市、永宁县、平罗县、同心县、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海原县中医医院,宁夏秦杨中医医院。

7.中医医疗质量监测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实施范围:依托自治区中医医院暨中医研究院开展全区中医重点专科监测质控、“治未病”指导工作;依托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开展全区中医放射、急诊质控工作;依托自治区人民医院开展全区中医检验质控工作;依托宁夏医科大学药学院开展全区中药饮片质控工作;依托银川市中医医院开展全区中医护理质控工作;依托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全区中医医院感质控工作。

8.基层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项目实施范围: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为项目理论培训单位,自治区中医医院为项目实践技能培训单位。

项目培训对象共计60人,由5市健康委(局)组织基层卫生技术人员参加。

(三)项目基本内容。

1.自治区县级中医医院国医堂建设项目实施内容:(1)诊室设置:集中设置中医专家诊室,诊室数量不少于5间,每间诊室必须独立,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如国医堂内部设立名中医诊室的,诊室面积等条件应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标准。

(2)环境营造:诊区外悬挂“国医堂”木质牌匾,整体搭配和谐美观;外部环境、内部装饰体现中医药文化特色,诊区内的设施要融入传统中医元素,体现中式风格,走廊、诊室、治疗室张贴中医药知识宣传栏、宣传图片等;诊室内部配备中式传统风格的实木桌椅、书柜等。

(3)人员:国医堂坐诊医师应当具有中医类主治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十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县级以上名中医;国医堂坐诊医师身着传统服装(唐装),营造中医药文化氛围,突出传统文化特色,注重人文关怀,提供中医药诊疗服务,同时向群众宣传中医养生保健知识。

(4)设备设施:配备诊断床、听诊器、血压计、温度计、治疗推车、计算机等门诊诊室基本设备(各医院根据实际情况统筹资金,合理购置诊疗设备)。

2.第七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实施内容:(1)跟师学习:由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对宁夏遴选的培养对象,根据专业方向,指定本专业学科带头人或知名专家为指导老师,全面系统地掌握指导老师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或技术专长等临证精华,基本达到指导老师的临床技能水平,中医临床诊疗水平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突出临床疗效,提高诊疗疑难疾病的能力,同时参与本学科或专科临床课题研究,熟悉本学科或专科核心理论、发展方向和发展难点问题,力争在关键问题研究和创新方面有新突破,每年跟师学习时间3个月;(2)经典学习:采取自学研修和集中辅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选定精读和泛读的古典医籍书目,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学习笔记,自学研修;自治区中医药回医药管理局将定期举办中医经典学习班,邀请区内外专家学者辅导学员精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通过经典学习,通晓主要古典医籍,领悟古籍精华,拓展知识面,培育深厚的传统文化基础,不断努力提高中医药理论水平。

(3)临床实践:结合现有岗位,通过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或北京市重点学科、重点专科进修学习,进行创造性临床实践,提高本学科、本专科各种复杂疾病的诊疗能力与水平,每年临床实践时间9个月。

3.自治区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实施内容:(1)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①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以提高疗效、方便患者治疗和规范服务为目的,运用中医综合治疗的优势,在专科病区设立中医药综合服务区,配备必需的人员和设备,开展中医药综合医疗服务。

②完善专科人才队伍建设:采取多种形式引进培养专科人才,形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及学历结构合理的中医特色名科人才梯队;专科选拔确定1名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作为学科带头人,以专科学术带头人牵头建设名中医工作室;每年要选送2名以上业务骨干到上级医疗机构和外省进修学习。

③优化重点病种诊疗方案:认真梳理确定在本专科具有临床诊疗优势的3个以上重点病种,并归纳整理出中医药特色突出、疗效好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不断在临床实践中总结验证;定期对重点病种诊疗方案的实施情况和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总结和评估,并对诊疗方案不断优化,提高中医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制定并落实专科重点病种的中医护理规范,积极开展辨证施护和中医特色专科护理。

④开展中药制剂研发:继承整理名老中医药专家的临床经验,研发院内中药制剂并取得药监部门批文,应用于临床,带动特色专科及医院特色建设与发展,为中药新药的研发奠定良好基础。

(2)中西医结合重点专科建设项目:①建立专科中西医结合协作模式:针对本专科主要病种在诊断、治疗等方面存在的疑点、难点问题,开展中西医结合协作攻关,并在分工协作、联合攻关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可推广的中西医结合协作的有效模式。

②专科临床经验整理和专科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以及诊疗方案的实施;收集整理本专科中西医结合文献资料、临床经验以及中西医结合特色疗法,编辑印刷,定期修订提高,针对专科3个主要病种制定中西医结合临床路径和诊疗方案并实施。

③专科医疗质量管理:收集临床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进行专科3个单病种中西医结合治疗与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与总结,加强专科医疗质量监测等。

④专科设备改善:按照提高专科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专科优势的原则,选择并购买专科诊疗设备。

4.中医医疗服务质量监测项目实施内容:①开展监测工作人员培训:对列入监测范围各级公立中医医院、社区、农村监测点的监测工作人员开展医疗质量监测培训,明确监测内容,规范监测程序。

②开展全区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组织各级中医医院、综合医院、社区、农村监测点填报基层医疗机构中医医疗质量监测统计数据,对监测工作开展督导;对监测数据进行收集、审核、整理和统计分析,定期向自治区中医药回医药管理局和全国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报送有关监测分析报告和监测数据。

5.第六届“北京中医药专家宁夏行”活动实施内容:第六届“北京中医药专家宁夏行——走进吴忠市”活动主会场设在吴忠市,主体活动集中在吴忠市举行。

北京来宁专家根据对口关系,分别赴自治区中医医院、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中卫市中医医院及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回医中医医院等开展“点对点”考察指导和巡回医疗等工作,在贫困县组织京宁专家精准扶贫入户送医送药活动。

6.全区中医医院评审项目实施内容:(1)制定印发《2018年度全区中医医院评审实施方案》;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制定的各级各类中医医院、民族医院评审标准和实施细则,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我区中医医院评审标准;编制《中医医院评审专家手册》;建立中医医院评审专家库;印刷医院评审文件汇编及相关材料;召开中医医院评审会议部署工作;培训中医评审专家。

(2)被评审单位准备相关文档材料,开展医院自评工作;向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上报医院自评报告、评审申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