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阅读参考书目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1996。
约瑟夫·奈,《软力量:世界政坛成功之道》,东方出版社,2005。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布热津斯基,《大抉择》,新华出版社,2005。
布热津斯基,《第二次机遇:三位总统与超级大国美国的危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罗伯特·阿特,《美国大战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克里斯托弗·莱恩,《和平的幻想:1940年以来的美国大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托马斯·巴尼特,《大视野大战略》,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力量与克制:中美关系的共同愿景》,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
左风荣,《重振俄罗斯:普京的对外战略与外交政策》,商务印书馆,2008。
杰弗里·帕克,《地缘政治学:过去、现在和未来》,新华出版社,2003。
基辛格,《大外交》,海南出版社,2001。
基辛格,《美国需要外交政策吗?21世纪的外交》,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
彼得·卡赞斯坦,《地区构成的世界》,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马克·伦纳德,《为什么欧洲会领跑21世纪?》,上海三联书店,2009。
罗伯特·A·帕斯特,《世纪之旅:七大国百年外交风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迈克尔·斯温等,《中国大战略》,新华出版社,2001。
斯蒂芬·科亨,《大象和孔雀》,新华出版社,2002。
冯绍雷,相蓝欣,《转型中的俄罗斯对外战略》,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李德·哈特,《战略论:间接路线》,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罗伯特·库珀,《和平箴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理查德·J·赛缪尔斯,《日本大战略与东亚的未来》,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金子将史和北野充主编,《公共外交:舆论时代的外交战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鲁思·本妮迪克特,《菊与刀》,商务印书馆,2002。
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
杰克·斯奈德,《帝国的迷思:国内政治与对外扩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战后美国国家安全政策评析》,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
沃尔特·拉塞尔·米德,《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响了世界》,中信出版社,2003。
中曾根康弘,《日本二十一世纪的国家战略》,三环出版社,2004。
新渡户稻造,《武士道》,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戴维·卡莱欧,《欧洲的未来》,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3。
钱其琛,《外交十记》,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
张文木,《中国新世纪安全战略》,山东人民出版社,2000。
叶自成,《中国大战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叶自成,《新中国外交思想》,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叶自成,《陆权发展与大国兴衰》,新星出版社,2007。
钮先钟,《战略研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战略家》,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孙子三论:从古兵法到新战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钮先钟,《中国古代战略思想新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理查德罗·斯克兰斯,阿瑟·斯坦,《大战略的国内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珍妮·克莱格,《中国的全球战略:走向一个多极世界》,新华出版社,2010。
朱锋,罗伯特·罗斯,《中国崛起:理论与政策的视角》,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傅军,《国富之道》,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宋晓军等,《中国不高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和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马凯硕,《新亚洲半球》,当代中国出版社,2010。
郑永年,《全球化与中国国家转型》,浙江人民出版社,2009。
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
扎卡里亚,《后美国世界》,中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