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历史地位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历史地位试题及答案

科学发展观的形成与历史地位
一、单项选择题
1、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的报告。

A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C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D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
2、胡锦涛第一次在党的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概念是在()
A 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B 2004年10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三中全会
C 2004年1月召开的中纪委三次会议
D 2004年2月召开的中纪委三次会议
3、()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中国现代化 D社会主义
4、过去我们常讲的是又快又好发展。

首次提出又好又快发展是在()
A 200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B 2006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C 2005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D 2006年10月召开的十六届五中全会
5、“6•25”讲话中,胡锦涛同志首次明确概括了()的基本内涵。

A和谐社会 B社会主义荣辱观
C科学发展观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6、全面发展,就是要以()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A经济建设 B政治建设
C文化建设 D社会建设
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是()
A改革开放 B解放思想
C科学发展 D社会和谐
8、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
A 发展战略 B发展道路
C 发展模式
D 发展观
9、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科教兴国
B 要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
C 发展
D 发展战略
10、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
A速度至关重要
B 以人为本
C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
D 全面、协调、可持续
11、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
A 农民
B 税费改革制度
C 土地家庭承包经营
D 农产品市场体系
1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A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D实现可持续发展
13、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是()
A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坚持五个统筹
14、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
A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B坚持以人为本
C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D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15、2004年宪法新增内容中最重要的是()
A 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写入宪法
B 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
C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写入宪法
D 将“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写入宪法
1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多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到()
A权为民所用、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享
B权为民所享、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C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D权为民所享、心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17、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把()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改善民生
C以人的发展为中心
D以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1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到()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A 2010
B 2015
C 2020
D 2030
19、()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改革开放 D与时俱进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确、之所以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进步,关键在于我们既坚持了()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我国实际和时代特征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A毛泽东思想 B马列主义
C科学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
二、多项选择题
1、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A第一个阶段是提出阶段
B第二个阶段是理论发展的阶段
C第二个阶段是在实践中发展的阶段
D第三个阶段是完善并确立指导地位的阶段
2、以下关于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依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依据
B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C当代世界发展实践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D当代世界发展经验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3、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A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B可续发展观在中国共产党发展史上的地位
C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
D科学发展观的现实指导地位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马列主义 B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科学发展观
5、十七大报告指出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回答的三大问题()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
6、协调发展,就是要(),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A统筹城乡发展
B统筹区域发展
C统筹经济社会发展
D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E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7、党的十七在十六大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二0二0年比二000年翻两番。

A优化结构 B提高效益
C降低消耗 D保护环境
8、关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说法正确的是()
A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础薄弱,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长期缺乏民主的传统,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
9、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A解放思想 B改革开放
C科学发展 D社会和谐
10、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着力解决()
A 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
B 宏观调控中存在的问题
C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
D 市场经济秩序中的诚信问题
三、判断题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是最新成果。

()
2、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也就是科学发展观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地位。

()
3、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是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
4、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一方面是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发展不相协调;另外一个是经济增长代价过大,资源消耗能量过大。

()
5、关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作用的规范性表述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6、党的思想路线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科学发展、与时俱进”。

()
7、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

()
8、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把民生问题单列篇章阐述。

()
9、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
10、2006年7月,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组织编写出版了《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标志着科学发展观正式有了自己的体系,并且开始了在全党的学习、宣传。

()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AABC 6—10 AADCC
11—15 CBACC 16—20 CAABC
二、多项选择题
1—5 ACD ABCD AD BCD ABC
6—10 ABCDE ABCD ABCD CD AC
三、判断题
1—5 ×√√√√ 6—10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