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第三章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溶胀
无限溶胀
运动单元:溶剂分子 部分链段
运动单元:溶剂分子 大部分链段 少部分高分子链
运动单元:溶剂分子 所有链段 所有高分子链
溶解过程的关键步骤是溶胀(swelling)。其中无限溶胀就是溶解,而有限 溶胀是不溶解。
●结晶高聚物的溶解
▲非极性结晶高聚物的溶解:晶体熔融再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溶剂,一定量的非极性结晶高聚物,并且加热到熔点附近。 溶解过程:加热使结晶熔化,再溶胀、溶解。 ▲极性溶解高聚物的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强极性溶剂,一定量的极性结晶高聚物,不用加热。 溶解过程:通过溶剂化作用溶解。
高分子溶液的特点
高分子溶液在行为上与小分子溶液有很大的差别其原因:
由于高分子的大分子量和线链型结构特征使得单个高分 子线团体积与小分子凝聚成的胶体粒子相当(10-7~10-5), 从而有些行为与胶体类似。
历史上长期以来,很长一个时期曾一直错误地认为高分 子溶液是胶体分散体系。(小分子的缔合体)
经反复研究得出最终的结论证明高分子浓溶液与胶体 有本质区别。这点对高分子科学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拨开迷雾,人们认识到高聚物是一种新的物质,不同于小 分子,不是小分子的缔合体。
溶解过程一般为溶剂小分子先渗透、扩散到大分子之间, 削弱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使体积膨胀,称为溶胀。
然后链段和分子整链的运动加速,分子链松动、解缠结; 再达到双向扩散均匀,完成溶解。
为了缩短溶解时间,对溶解体系进行搅拌或适当加热是有 益的。
●非晶态高聚物的溶解:溶胀和溶解
条件:足够量的溶剂、一定量的非晶态高聚物 溶解过程与运动单元:
Gm = Hm - TSm 溶解自发进行的必要条件ΔGM≤0, 溶解过程中 Sm>0
因此,是否能溶取决于HM
(a) 极性高 聚G 物M 溶 于极 H 性溶M 剂 中T , 如S果M 有强烈相互作
用,一般会放热,HM <0, 从而溶解过程自发进行。
(b) 大多数高聚物溶解时,HM >0, 从而溶解过程能 自发进行取决于HM 和TSM的相对大小 HM < TSM 能进行溶解。HM 越小越有利于溶解的
⑥高分子溶解过程比小分子缓慢的多。
3.6.1. 高聚物溶解
一、聚合物溶解
溶质分子通过分子扩散与溶剂分子均匀混合成为分子分散 的均相体系。 ①分子量大且具多分散性
由于高分子结构 的复杂性
②分子的形状有线型、支化、交联 非晶态
③高聚物聚集态 晶态
因此高分子溶解比小分子要复杂得多。
非极性 极性
聚合物溶解过程的特点
对于非晶态的极性高聚物,既要符合溶度参数
相近原则,又要符合“极性相近”的原则.
3. 溶剂化原则
4.
溶剂化作用是溶剂与溶质相接触时,分子间产
5.
生相互作用力,此作用力大于溶质分子内聚力,
6.
从而使溶质分子分离,并溶于溶剂中。
溶剂化原则
溶剂化作用:是指溶质和溶剂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大于溶质分 子之间的作用力,以致使溶质分子彼此分离而 溶解于溶剂中。
溶度参数
溶度参数 = 1/2 =
CED E V
混合溶剂的溶度参数 混1122
高分子没有气态,如何测定CED或 ?
溶度参数 的测定
• 溶胀法 • 粘度法
Q
[h]
p
p
三. 溶剂的选择
1. “溶度参数相近”原则(对于非极性非晶态聚合物
适用)
2.
聚合物与溶剂两者的溶度参数相差值在±1.5
以内可以溶
3. 2. “极性相近”原则
进行
如何计算HM ?
Hildebrand equation
对于非极性聚合物溶解于非极性溶剂中(或极性 很小的体系), 假设溶解过程没有体积的变化, 则 有:
H M 12[12]2 V M
1, 2 – 分别为溶剂和高分子的体积分数
1, 2 – 分别为溶剂和高分子的溶度参数
VM – 混合后的体积
1. 溶解过程缓慢,且先溶胀再溶解 2. 非晶态聚合物比结晶聚合物易于溶解 3. 交联聚合物只溶胀,不溶解
18
1、溶解过程缓慢,且先溶胀再溶解
由于大分子链与溶剂小分子尺寸相差悬殊,扩散能力不同, 加之原本大分子链相互缠结,分子间作用力大,因此溶解过 程相当缓慢,常常需要几小时、几天,甚至几星期。
溶胀现象
例如聚丙烯腈的δ=31.4,二甲基甲酰胺的δ=24.7,按 溶解度参数相近原则二者似乎不相溶,但实际上聚丙烯腈 在室温下就可溶于二甲基甲酰胺,这是因为二者分子间生 成强氢键的缘故。这种情况下,要考虑广义酸碱作用原则。
它们之间的区别是: ①高分子溶解是自发的;而胶体溶解需要一定的外部
条件,分散相和分散介质通常没有亲和力。
②高分子溶解—-沉淀是热力学可逆平衡;胶体则为变 相非平衡,不能用热力学平衡,只能用动力学方法进行研究。
③高分子溶液的行为与理想溶液的行为相比有很大偏离。
原因:高分子溶液的混合熵比小分子理想溶液混合熵大 很多。
3.6 高 分 子 溶 液
应用粘合剂涂料 Nhomakorabea溶液纺丝
增塑
共混
研究高分子溶液的意义
• 高分子浓溶液
浓度> 1%
– 生产实践中
• 纤维工业中的溶液纺丝;浓度一般在15%以上
• 油漆、涂料和胶粘剂;浓度可达60%,
– 浓溶液的流变性能与成型工艺的关系
• 高分子稀溶液 浓度< 1%
– 具有重要的理论应用价值
• 加强我们对高分子链结构以及结构与性能基本关系 的认识。
O -+ +-
H +- -+
~C-N-R-C-N~
H O +- -+ -+ +-
O H -+
+- +-
-+
~N-C-R-N-C~
H +- -+
O -+ +-
O -+ +-
H +- -+
~C R N~
NO
H O +-
-+ -+
+-
O -+ +-
H +- -+
~C R N~ NO
H O +-
-+
+-
-+
④高分子溶液的粘度比小分子纯溶液要大得多, 浓度 1%~2%的高分子溶液粘度比纯溶剂大0.25~0.5% 粘度 为纯溶剂的15~20倍。
例5%的橡胶+苯为冰冻状态 原因:高分子链虽然被大量溶剂包围,但运动仍有相当 大的内摩擦力。
⑤溶液性质有在分子量依赖性,而高分子的分子量多分 散性,增加了研究的复杂性。
3、交联聚合物只溶胀,不溶解
交联聚合物分子链之间有化学键联结,形成三维网状结 构,整个材料就是一个大分子,因此不能溶解。
但是由于网链尺寸大,溶剂分子小,溶剂分子也能钻入
其中,使网链间距增大,体积膨胀材料(有限溶胀)。
11
二. 聚合物溶解过程的热力学
聚合物的溶解过程就是高分子与溶剂相 互混合的过程,恒温恒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