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蔡亚平《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完整PPT课件
蔡亚平《图形的旋转》说课稿.-完整PPT课件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23.1.1图形的旋转
所处的地位与作用:本
说教材
节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23章“23.1图形的旋转”
轴对称、平移
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旋转
说教法 是继平移、轴对称之后的
说学法
又一种图形变换,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图形 变换的认识会更完整。它
人教版《数学》 九年级(上)
第23章“23.1图形的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观感受生活中的旋转现象。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
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这些旋转现象的共同特征,初步感受到旋转的概念。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2).实物操作,归纳概念
问题
(1)钟表的指针在不停地旋转,从3点到5点,时针转动了多少度? (2)风车的每片叶轮转到与下一片原来的位置重合时,风车旋转了 多少度?
6.作业布置,学以致用
(1)课内作业(必做):课本P62 习题1.3.5;
(2)课外作业(选做):思考题
思考题(2019河北中考)在图1至图3中,点B是线段AC
的中点,点D是线段CE的中点.四边形BCGF和 CDHN都是正方形.AE的中点是M.
(1)如图1,点E在AC的延长线上,点N与点G重 合时,点M与点C重合,
◆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 ◆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决定.
3.实例探究,培养能力 例题1.
如图,E是正方形ABCD中CD边上任意一 点,以点A为中心,把△ADE顺时针旋转 90°,画出旋转后的图形。
分析:关键是确定△ADE三个顶点 的对应点,即它们旋转后的图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例题的探索和讲解, 使学生能够利用旋转的性质完成旋转的 作图。
说教学过程 旋转的性质,以及应用旋转的性质 解决有关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却
说板书设计 是难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
对结论的表达,要加以肯定和评价,
并及时的引导。
教学目标
说教材
知识与技能: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
理解旋转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说教法 说学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学习过程,使学生增 强主动探索、发现数学知识的意识,提高应 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自主完成教科书第62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题目的演练, 让学生更加熟练的应用旋转的性 质解决问题。
5.归纳小结 反思提高
◆什么叫图形的旋转?
◆图形旋转的性质是什么? ◆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和旋转的角度决 定.
◆对比平移、轴对称两种图形变换,旋转变换 与它们有哪些共性和区别?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所学知 识融入到已有的知识体系中。
情感与态度:通过师生互动、合作交流 说教学过程 以及多媒体教学软件的使用,使学生发现旋
转变换所蕴含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 说板书设计 趣。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教学重点:图形旋转的有关概念
及性质。
教学难点:概念的形成过程和
性质的探究过程及其应用。
说教学过程
教具准备:钟表、风车和
多媒体课件。
说板书设计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自主探索 归纳性质
实例探究 培养能力
巩固练习 深化知识
归纳小结 反思提高
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
1. 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直观感知,寻找特征
展示生活中旋转的图片--学生观察--提问:这些生活情境中的旋转现象,有什么 共同特征?你能用你自己的语言来说说什么是旋转吗?
例题2.
A
M.
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
E
上一点,ABD经过 旋转后到达ACE的 B D
C
位置。(1)旋转中心是哪一点?
(2)旋转了多少度?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 旋转后,点M转到了什么位置?
设计意图:这个例题的完成,学生能 达到利用旋转的性质完成相关的计算 和推理。
4.巩固练习,深化知识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说板书设计
•教法分析
•依据学生认知规律,遵 循“学生为主体,教师 为主导,教学活动为主 线”的指导思想,本节 课我采用引导探索法为 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 教学方法,并借助多媒 体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合作交流。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学法:根据本节课内容的特点,
我采用“教师主导,小组合作探究 ”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 —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 中进行学习,使学生掌握知识,从 而达到知识的运用。
问题 (1)线段OA与OA′有什么关系? (2)∠AOA′与∠BOB′有什么关系? (3)从刚才的操作中你能再找出与上面关系类似的线段和角吗? (4)△ABC和△ A′B′C′的现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 画图-观察-猜想-验证的过程, 引导学 生归纳得出旋转的三要素。
F
G(N)
H
A
B
C(M) D
E
图14-1
F
GN
H
求证:FM = MH,FM⊥MH;
(2)将图1中的CE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个锐角, 得到图2,
求证:△FMH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
B
C
M
D
图14-2
E
F
G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N
(3)将图2中的CE缩短到图3的情况,△FMH还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吗?(不必说明理由)
说教学过程 不仅为本章后续学习中心 对称、中心对称图形做好
说板书设计 准备,而且也为今后学习 “圆”的知识做好铺垫。
中心对称
学情分析
说教材
学生在八年级学习《全等三角
形》时,对旋转就有了一些接触和
说教法 认识,又因为生活中旋转无处不在,
所以学生对旋转这个概念并不陌生, 说学法 但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地描述
(2).深入实验,归纳性质
提问:在刚才的探索中,如果改变旋转中 心的位置,那么我们刚才发现的结论还成立 吗?请进行小组讨论。由此你能否归纳出旋 转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在学生充分理解旋转概 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旋 转的性质,形成初步的结论。
旋转的基本性质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这些现象有哪些共同特点?(小组合作,归纳概念)
设计意图:通过实物模型的操作,进一步加深
学生对旋转概念的理解,归纳出旋转的概念。在 此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 表达能力。
2.自主探索, 归纳性质
(1).动手操作,探索性质:
让全体学生按“教科书第60页探究”中操作,也可以用一个内外轮 廓都是三角形的三角尺,绕外轮廓的一个顶点旋转,画出内轮廓三角形旋 转前与旋转后的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