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亮工程综合治理中心方案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 应用背景 (1)1.2 总体目标 (1)1.3 设计原则 (2)1.4 设计依据 (3)第二章综治中心设计 (5)2.1 系统概述 (5)2.2 整体架构设计 (5)2.3 区县级综治中心建设 (6)2.3.1 架构设计 (6)2.3.2 布局设计 (7)2.3.3 部署设计 (8)2.4 乡镇(街道)综治中心建设 (12)2.4.1 架构设计 (12)2.4.2 布局设计 (12)2.4.3 部署设计 (13)2.5 村(社区)综治中心建设 (15)2.5.1 架构设计 (15)2.5.2 部署设计 (16)第一章概述1.1 应用背景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持续深化、人口居住的集中化、汽车保有量的迅猛增长,基层治安方面出现一些新的问题,各类社会矛盾和冲突逐步增多,新的形势对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推进基层治安综合治理,国家下发了多个政策文件指导平安建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提出网格化管理和社会化服务,在做好治安防控的同时服务好人民群众。
中央综治办等九部委印发《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突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在治安防范、社会管理、服务民生等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对于提升城乡管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创建平安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规定了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综治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要求,为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提供了标准化依据。
基层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建设整体解决方案围绕基层治安综合治理业务需求和国家政策文件要求,以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为重点、信息化为支撑、网格化管理为基础、三级综治中心为平台,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方式,积极构建网上网下联动工作体系,以信息化助推基层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现代化。
1.2 总体目标本方案以“安全、治理、惠民”为建设目标。
依据相关政策《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和技术规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从“治安防控”、“社会管理”、“服务民生”三个维度出发,开展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人员车辆卡口、信息卡口、移动巡防、报警联防等建设,实现对重点公共区域及重点行业的网格化管理,构建一整套基层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提供更全面的安全保障。
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不断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借助移动应用、物联感知等高新技术,使用“一人一档”、“一屋一档”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实现更精细的社会治理。
坚持以人为本,依托移动应用、信息发布技术和矛盾纠纷调解、特殊人群关怀,逐步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提供更便捷的惠民服务。
最后整合各类视频和非视频类信息资源,建立跨区域共享服务平台,拓展政府、民众对基层治安综合治理信息的综合应用,形成基层治安综合治理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
1.3 设计原则整体系统构建时,应充分结合基层内外部应用环境,以“经济、实用、先进、可靠”为建设原则。
1)经济性采用性价比比较好的产品,既能满足基层管理的实际需求,又能减少前期建设的投入成本。
同时,在系统运维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基层管理人员技术功底薄弱等因素,对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方便系统的后期使用与维护,降低系统综合费用开销。
2)实用性始终把基层治安综合治理需求放在首位,力争做到足够灵活好用,坚持选择用户体验度好的系列产品,结合基层治安多种应用场景,进行模块化设计封装,充分利用视频与非视频信息资源,持续提升基层治安综合治理水平。
3)先进性基于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及地方标准的要求进行设计,采用业界标准的通信协议,从软件底层架构上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和先进性,全面兼容国内外主流厂商的设备。
4)可靠性硬件的选型和软件的成熟能力检测都达到行业标准规格,充分保证系统7*24小时不间断持续运行。
同时,系统具备严密的安全管理机制,确保设备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库安全和信息安全。
1.4 设计依据系统的建设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规章、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相关研究成果等进行规划设计,具体如下:1)《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十三五”规划方案》2)《关于加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工作的若干意见》3)《关于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意见》4)《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6)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6)《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 31000—2015)7)《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技术标准》(GA/T669-2008)8)《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行业标准》(GA70-94)9)《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技术要求》(GA/T367-2001)10)《建筑及建筑群综合布线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11)《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GA 216.1-1999)12)《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GB4943-2001)1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14)《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通用技术要求》(GB/T 21741-2008)15)《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17)《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18)《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基础数据规范》(GB/T 31000—2015)19)《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20)《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21)《小区、出租屋视频门禁信息联网技术规范(试行)》22)《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394-2002)第二章综治中心方案设计2.1 系统概述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综治中心建设与管理规范》(GB/T33200-2016),建设规模合理、层级清晰、功能定位明确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街道)、村(社区)各层级综治中心,能纵向推动各层级综治中心运转规范、衔接有序、指挥高效,横向推动促进综治中心与本地区各相关部门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协调一致。
坚持预防为主,强化实战功能,突出工作实效,有效提高政府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灾害事故的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应急指挥能力水平,使综治战线成为维护社会治安与社会稳定的一道防线。
2.2 整体架构设计各级综治中心总体架构图如下:图1.各级综治中心总体架构图1)区县综治中心视频应用建设要求:可以对同一层级以及部分下一层级的视频信息集中存储、处理、应用、分发。
视频信息存储时限为1个月,其中重点区域与重要部位的视频信息存储期限为3个月。
为本级提供可视化图像资源与应用服务支撑,根据各部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使用需求,通过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的权限设置,灵活划分图像资源和应用功能,向不同部门提供相应的视频图像资源及基础服务。
通过综治视联网接入网关实现公共安全视频图像信息共享平台与综治视联网的对接。
2)乡镇(街道)综治中心视频应用建设要求:设立监控研判室,为社会治安形势研判、社会治安状况实时监控提供场所。
通过上层平台实现与综治视联网对接。
3)村(社区)综治中心视频应用建设需求:设立视频监控室,与本地区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进行联网,通过上层平台与综治视联网对接。
2.3 区县级综治中心建设2.3.1 架构设计图2.区县综治中心系统结构示意图区县综治中心是整个区县综合治理系统的中枢和核心,所有的前端设备、服务器及其属性、运行状态等信息均可在中心平台进行统一展现,并接受中心平台统一调度管理。
中心可将全区县公共安全视频图像按需调用到大屏幕上,为领导决策、城市管理、指挥调度、执法取证提供及时、可靠的监控图像信息。
同时中心还能实现在视联网平台上的视频相关服务,如视频监控、远程培训、智能化监控分析、应急指挥、视频电话、现场直播、电视邮件、信息发布等,通过多种终端设备实现高清品质视频通信实时互联互通,也可以通过网络调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建设联网应用平台上授权的视频内容。
2.3.2 布局设计区县综治中心由综合控制系统、图像显示系统、多媒体音响系统、监控工位、会议席位、综治中心机房及必备的中心网络设备等,满足区县日常管理维护和应急指挥的需要。
县级综治中心效果图图3.区县级综治中心效果图信息中心机房效果图图4.区县级综治中心信息中心机房效果图2.3.3 部署设计区县级综治中心系统由综合控制系统、图像显示系统等组成。
2.3.3.1 视频综合控制系统图5.DS-B20视频综合平台在区县级综治中心按需配置1台视频综合平台,实现高清视频信号输出上墙、切换、控制、显示、大屏拼接等功能。
视频综合平台是一款电信级大规模视频综合处理产品,硬件结构设计上参考ATCA(Advanced Telecommunications Computing Architecture 高级电信计算架构)标准,稳定可靠,用于解码前端的视频输出上电视墙,兼容模拟和网络高清以及数字非压缩高清视频同时接入,具有BNC、VGA、DVI和HDMI等视频输出接口。
采用插拔式模块化设计,支持高清编码板,高清解码板等多种业务子板。
主要功能: 模拟、网络和数字视频信号切换,视频信号编解码,视频编码压缩数据集中存储管理、网络实时预览和大屏幕拼接、分割、叠加、缩放、漫游控制、各种网络功能、日志功能、用户和权限管理、设备维护功能等。
图6.区县级综治中心图像综合控制显示系统示意图2.3.3.2 图像显示系统拼接大屏图7.拼接大屏区县级综治中心显示幕墙可采用12块55英寸液晶单元屏组成3(行) ×4(列)拼接大屏幕,推荐规格如下:单屏:1215.3mm(长)x 686.1mm(高)= 0.84平方米全屏:4861.2mm(长)x 2058.3mm(高)= 10平方米图8.区县级综治中心拼接大屏规格2.3.3.3 音视频多媒体接入多媒体音响系统是区县综治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远程语音对讲和指挥调度,对各乡镇、街道、移动车载、无人机和单兵进行远程调度。
系统主要由无线话筒、有线话筒、功放、音响、调音台、均衡器等组成,并接入视频会议系统。
2.3.3.4 监控工位设计根据实际建设需求,在区县综治中心设置2个监控工位(带操作台),采用一机双屏显示方式,可实现图像实时监控和电子地图信息同时显示。
并可输出到大屏。
每个监控工位配置一台主机和两台显示器,用于历史图像和实时监控和电子地图信息显示,实现前端设备的操控管理、图像调用、平台操作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