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旱综合技术

抗旱综合技术

果树抗旱综合技术措施针对重庆市特大的干旱情况,果树的正常生长发育已经受到了影响,为了减少损失,特提出果树生产中的几种抗旱栽培技术措施:1、穴施肥水由于果树根系分布较深,表层土灌溉,有限的水分难以渗透到根系分布的集中层,灌溉效果往往不理想或难以见效。

即使每天灌水,仍然出现大面积萎焉甚至干死树的情况,其原因是树盘表土漫灌,水分下渗速度慢、浅,同样灌溉量,一般只有能下渗2-3厘米,难以达到根系活动层,而且表面蒸发消耗大,灌溉效果很差。

为保证灌水深度达到40厘米以上,应进行穴施肥水,具体做法是:在果树滴水线处,开挖30-40×30-40×30-40厘米的相对灌水孔穴两个,分别灌水或清粪水30-50公斤(有条件的也可加入0.2%-0.3%磷酸二氢钾),待水分下渗后立即回填土壤,并用秸秆或杂草进行土生物覆盖,覆盖厚度为20厘米,以减轻土壤蒸发损耗,利用根系的趋水性和强大的吸水功能,可以保证果树3-5天的需水要求。

2、施用吸湿剂吸湿剂是一种聚丙烯类,吸水保水性极强,其吸水性能超过自重的800~1000倍,且具有保水性能,在干燥的环境下表面能形成阻力膜,阻止膜内水分外溢和蒸发。

具体做法是:结合穴施肥水技术,在灌水穴中放入吸湿剂20克后再灌入肥水,可有效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在一次浇水或雨后便可把水分长期保留下来,供果树吸收。

由于它遇水膨胀与失水干缩的循环还可以增加土壤孔隙度,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根系呼吸生长发育。

3、施用抗旱剂植物抗旱剂是一项非工程性抗旱技术,它能够使土壤水分聚合在根系周围,增强根系对深层土壤的吸水能力,提高果树的抗旱性和耐旱性,尤其适合在抗旱水源缺乏地区应用。

一般采用随水灌溉和叶面喷施。

具体做法是:随水灌溉最佳用量为每亩200-800克;采用机械抽水灌溉的,在进水口处均匀滴灌,使药液均匀溶于灌溉水中,最好在旱地龙滴完时,田块正好浇完;挑水灌溉的直接按比例溶解于水桶中,每株树采用穴灌方式,灌水50升以上。

也可用旱地龙与适量的水配合成溶液喷施在果树叶面上,一般叶面喷施1亩用旱地龙一袋(100克)兑400-500倍水,选择早晚无风时喷施效果最佳,如喷后4小时遇雨淋需再喷。

4、果园浅耕覆盖旱季或旱灾后对果园土壤浅耕除草切断土壤毛细管,并20厘米厚的秸秆或杂草覆盖树盘,不但能防止树干灼伤,还可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如结合穴施肥水效果会更好。

 三、果园覆盖: 果园覆盖包括薄膜覆盖和覆草,薄膜覆盖一般在春季干旱、风大的3-4月份进行,覆盖时可顺行覆盖或在树盘下覆盖。

树下履膜能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根际土壤含水量;盆状覆膜具有良好的蓄水作用;覆膜提高土壤温度,有利于早春根系生理活性的提高,促进微生物活动,加速有机质分解,增加土壤肥力;覆膜还能明显提高幼树栽植成活率,促进新梢生长,有利于树冠迅速扩大;另外还有促进果实成熟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

果园覆草是80年代初期应用于果园土壤管理的一项新技术,目前全国得到大面积推广;其主要作用有:优化土壤环境产量和质量、减少部分越冬害虫出土为害等。

果园覆草5、叶面喷肥早晚用0.2%-0.3%磷酸二氢钾+30-50×10-6“九二0”进行叶面喷施,可有效增强树体抗旱性和保护叶片不至于早期落叶。

6、病虫害综合防治对为害树体及叶片的各种病害和虫害应加强防治和预防,避免引起早期落叶,使树势尽快恢复。

 一年四季均可,以夏季(5月份)为好;旱薄地多在20厘米土层温度达20℃时覆盖。

麦秸、麦糠、杂草、树叶、作物秸秆和碎柴草均可用于果园覆草;果雷锋覆草的数量,局部覆划每亩1000-1500公斤,全园覆草每亩2000-2500公斤。

随着生产经验的总结发现,全国无覆草时不利于降水尽快渗入土壤,而降水以蒸发方式消耗较多,因此生产中提倡树盘覆草,其具体技术为:覆草前在两行树中间修筑40-50厘米宽的畦埂或作业道,树畦内整平使近树干处略高,盖草时树干周围留出大约20厘米和空隙,以便降雨后使水沿树干和畦尽快渗入土壤;同时覆草前结合深翻或深锄浇水,株施氮肥0.2-0.5公斤,以满足微生物分解机物对氮肥的需要。

覆草厚度为15-20厘米,覆草后在草坡上星星点点压点土,以防风刮和火灾。

覆草时注意新鲜的覆盖物最好经过雨季初步腐烂后再用;覆草后不少害虫禁止息草中,应注意向草上喷药,起到集中诱杀效果;秋季应清理树下落叶和病枝,防治早期落叶病、潜叶蛾、炭疽病等发生。

另外不少平原地区总结改进了果园覆草技术,即进行夏覆草、秋翻埋的树盘(树畦)覆草每年5月份进行,用草量1500公斤左右,厚度保持5厘米左右,盖至秋施基肥时翻入地下,此种方法具体技术同上,可参考选择使用。

四、果园生草: 果园生草就是在果园内种植对果树生产有益的草。

白三叶是国家农业部推广的果园生草草种。

下面,简介该草及其播种技术,其他果园生草用种可参考播种管理。

白三叶草特点:白三叶属宿根性植物,种子落地自然更新的能力强,利用年限为8年左右,具有耐荫性能,在30%透光率的环境下正常生长,适宜果园种植。

成坪后具有较发达的侧根和匍匐茎,与其他杂草相比有较强的竞争力,具有一定的耐寒和耐热能力,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达到4.5-8.5。

白三叶草优点、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抑制杂草生长;调节地温,改善果树生长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增强生物防治能力,减少病虫害发生;提高果树产量和品质;果牧结合发展,提高综合经济效益等。

白三叶草播种:白三叶草一年四季播种均可,以春秋二季播种量佳。

因白三叶最适生长温度为19℃-24℃,故春季播种可在3月中下旬,气温逐渐稳定在15℃以上时即可播种。

秋冬播种一般从8月中旬开始直至9月中下旬,秋季墒情好,杂草生长势弱,有利于白三叶生长成坪,因此较春播更适宜。

白三叶草种播前宜将果树行间杂草及杂物清除,翻后整平,覆土应浅(1-2厘米),一般把种子撒于地表后以轻度钉齿耙耙过即可,每亩播量0.4-0.6公斤。

苗期保持土壤湿润,补充少量N肥,并及时清除杂草,成坪后需补充磷、钾肥,并于长期干旱时适当浇水。

白三叶草更新:更新的主要措施是刈割和翻压,白三叶草为下繁草,植株低矮,一般30厘米左右,可于高度长到20厘米左右时进行刈割,刈割时留茬不低于5厘米,以利再生。

每年可刈割2-4次(新建的草被在最初的几个月中最好不割),割下的草可就地覆盖,也可作牧草饲料使用。

每次刈割后都要补充肥水。

生草5年左右后草已老化,应及时翻耕,休闲1-2年后,重新播种。

深翻的时期以晚秋为宜,并需注意防止损害果树根系。

五、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 穴贮肥水地膜覆盖技术简单易行,投资少见效大,具有节肥、节水的特点,一般可节约30%,节约70%-90%;在土层较薄、无水浇条件的山丘地应用效果尤为显著,是干旱果园重要的抗旱、保水技术,具体技术如下:将作物秸秆或杂草捆成直径15-25厘米的草把,放在水中5%-10%的尿液中浸透。

在树冠投影边缘向内50-70厘米处挖深40厘米、直径比草把稍大的贮养穴(坑穴呈圆形围绕着树根),依树冠大小确定贮养穴数量,冠径3.5-4米,挖4个穴;冠径6米,挖6-8个穴。

将草把立于穴中央,周围用混加有机肥的土填埋踩实(每穴5公斤土杂肥、混加150克过磷酸钙、50-100克尿素或复合肥),并适量浇水,然后整理树盘,使营养穴低于地面1-2厘米,形成盘了状,浇水3-5公斤/穴即可覆膜;将旧农膜裁开拉平,盖在树盘上,并一定要把营养穴盖在膜下,四周及中间用土压实,每穴覆盖地膜1.5-2平方米,地膜边缘用土压严,中央正对草把上端穿一小孔,用石块或土堵住,以便将来追肥浇水。

在穴中心上方的地膜上穿一小孔,以便以后施肥浇水或承接雨水,并在小孔上压一小石块,以防水分蒸发。

一般在花后(5月上中旬),新梢停止生长期(6月中旬)和采果后3个时期,每穴追肥50-100克尿素或复合肥,将肥料放于草把顶端,随即浇水3.5千克左右;进入雨季,即可将地膜撤除,使穴内贮存雨水;一般贮养穴可维持2-3年,草把应每年换一次,发现地膜损坏后应及时更换,再次设置贮养穴时改换位置,逐渐实现全园改良。

六、节水灌溉技术: 滴灌:滴灌整个系统包括控制设备(水泵、水表、压力表、过滤器、混肥罐等)、干管、支管、毛管和滴头。

具有一定压力的水,从水源经严格过滤后流入干管和支管,把水输送到果树行间,围绕树株的毛管与支管连接,毛管上安有4-6个滴头(滴头流量一般为2-4公升/小时)。

水通过滴头源源不断地滴入土壤,使果树根系分布层的土壤一直保持最适宜的湿度状态。

滴灌是一种用水经济、省工、省力的灌溉方法,特别适用于缺少水源的干旱山区及沙地。

应用滴灌比喷灌节水36%-50%,比漫灌节水80%-92%。

由于供水均匀、持久,根系周围环境稳定,十分有利于果树的生长、发育,一般增产25%以上。

近年的实践中看到,滴头的质量至关重要,质次者易发生堵塞,更换及维修困难。

此外,个别果园管理者习惯于大水漫灌,使用滴灌时昼夜不停,使土壤水分过饱和,造成湿害。

滴灌时间应掌握湿润根系集中分布层为度。

滴灌间隔期应以果树生育进程的需求而定。

通常,在不出现萎蔫现象时,无需过频灌水。

喷灌:整个喷灌系统包括水源、进水管、水泵站、输水管道、竖管和喷头几部分。

应用时可根据土壤质地、湿润程度、风力大小等调节压力、选用喷头及确定喷灌强度,以便达到无泽漏、径流损失,又不破坏土壤结构,同时能均匀湿润土壤的目的。

喷灌节约用水(用水量为地面灌溉的1/4),保护土壤结构;调节果园小气候,清洁叶面,遇到霜冻时还可减轻冻害;苹果果实成熟期暮喷,可促进着色、增糖;炎夏喷灌可降低叶温、气温和土温,防止高温、日灼伤害。

喷灌可以结合喷洒农药和液肥,是一种较理想的灌溉方法。

微喷:微喷具喷灌与滴灌技术之长处,克服了两者之弊病,比喷灌更省水,比滴灌抗堵塞,供水较快。

山东省林业局应用微喷灌的技术重点是,利用两个山泉,铺设总管1条,干管2条,支管14条,支管下接毛管,沿等高线布置,间距同果树行距一致,每株树下固定一个WP-Z1.2双向折射同喷头,用直径4毫米的塑料管与毛管连接,喷头喷水量为62公升/小时,喷洒直径为2.9米,比普通灌区增产43.4%,同漫灌比,全年可节水70%,并收回投资260%。

埋土罐法:该法为土法节水灌溉技术,适应于干旱缺水果园,具体作法是:结果园每株树埋3-4个泥罐,罐口高于地面,春天每罐灌水10-15公斤,用土块盖住罐口,一年施尿素3-4次,每次生罐100克。

当雨季来到时,土壤中过多的水分可以从外部向罐内透漏,降低土壤湿度,创造根系生长的适应小气候,此法简单易行。

带罐头:此法原理同喷灌,不同的是仅限于树冠下,具体作法是:在果园内安装主管和支管,利用胶带上每隔40-50厘米的孔眼进行带状小喷灌,管子的长度视果园及支管头位置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