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体行为案例分析

群体行为案例分析

群体案例分析
案例: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强烈海啸。

在随后的几天中,核反应堆出现爆炸,核泄漏随之发生。

“如果实在不放心,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碘盐都无法食用”的谣言开始在网络大量扩散。

3月16号起,中国大陆各地陆续出现了采购加碘盐的高峰,因为众多的民众相信加碘盐能够预防辐射所带来的危害。

3月17日,食盐抢购风潮迅速向全国各地蔓延,各地出现了大规模的抢购行为。

食盐供应异常愈发明显,许多地区的食盐已经脱销,出现盐荒现象。

部分不法商贩趁机提高价格,有些地方的加碘盐甚至售卖到了10元到20元一袋的高价,更加加剧了群体抢购行为,一些公众购买的食盐量甚至足够其一家食用几十年,这真是件疯狂的事情。

分析:
买盐的原因:
1.缺乏知识和常识:人们普遍对核辐射缺乏了解,不知道根据洋流以及中国和日本的
距离不能使中国碘盐受到影响,出于对未知的核辐射的恐惧和担心,人们开始大量购买碘盐。

人们缺乏医学知识,不知道碘片对阻断除放射性碘之外的其他放射性物质也没有作用,从而相信了“可服用一定的稳定性碘来预防”的谣言。

2.它是低成本的,我买包盐付出的代价很少却可以避免严重损失。

3.人们更倾向于购买熟悉的东西,人们最熟悉的含碘的东西即是碘盐。

4.群体压力:大家都在买,所以我也要买。

传播谣言的原因:
5.它是一个公共知识,我知道你也也需要盐,知道你会非常乐意我来告诉你现在盐荒
去抢盐。

6.它到了引爆点,变成了一个社会事件,人人都在谈论,且这是一个紧急事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