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_教学心得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_教学心得

浅谈后进生的转化
在学校,有些学生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我们称这些学生为“后进生”。

在教育过程中,既不能无视他们的存在,也不能夸大其存在的不良性,导致一叶障目。

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以另一种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他们每一个细小的闪光点。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教师转化“后进生”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尊重
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做好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教育者对学生不公平,“好学生”被捧为掌上明珠,而所谓的“坏学生”则被视为眼中钉,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使之感到好像“里外不是人”,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因此,转化“后进生”的关键是:理解他在学习上的困难,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学习策略,采取因人施教、个别辅导等教学措施,使他们树立学习上的信心,决不能在人格上歧视他们,在教学上冷落他们,更不应该对他们冷嘲热讽。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自尊心,要与学生交心换心,并春风化雨般地唤醒其未泯的良知,使其重新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勤奋学习,成为一名真正有用的人才。

二、赏识
天下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也是各有特色,自有个性。

“后进生”也是如此,虽然他们在学习品质上和遵规守纪上不如其他学生,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特长和优点,教师应赏识他们的特长,肯定他们的优点,唤醒他们的人格意识,展示其潜力。

要“赏识”学生,教师首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真心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使每位学生都有彰显异彩;其次,要宽容、理解学生,“尽其所长,恕其所短”,相信每个学生“优点不说不得了,缺点不说慢慢少。


但是赏识教育并不是不批评,良药苦口利于病,“这一俗语有其深刻的教育意义。

可对”后进生“来说,他们往往对教师的斥责惩罚比较敏感,用”逆耳“的批评往往会得到较差的效果。

因此,对他们要学会批评的方法,在批评时尽量叙述学生的行为所产生的不良影响以及不良后果,尽量让学生充分了解到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而不是让他们认为自己是个被拒绝、被讨厌的人。

三、投其所好
教师要放下老师的架子,选择恰当的时机与“后进生”交流,与他们做朋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他们交流的时间,不能选在上自习课,要在课外活动时间或放学路上与他们边走边聊,聊学习,聊生活,聊他们喜欢的,了解他们的特长、兴趣、爱好,鼓励参与他们擅长的活动,发挥他们自己的优势,看到他们的闪光点,抓住时机进行鼓励和表扬,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

当他们获得自信后,教师应将其特长方面与学习联系起来,强化对他们的思
想教育,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和长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改正自己的缺点,并追求自己的目标,把精力转到学习上,这时,老师不能操之过急。

只要他端正学习态度,遵守纪律,养成好习惯,在学习中产生有兴趣的心理状态,收到积极的心理效果,成绩自然就会慢慢有所进步。

哪怕只有一点点进步,老师只要立即鼓励他,他就会更加努力。

总之,对于学生,要一视同仁,从日常的细微之处做起,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像和煦的春风拨动学生敏感的心弦。

尽管学生成绩品德参差不齐,但只要我们共同努力,坚定信心,科学教育,对“后进生”多投去几分发自内心的关爱的目光,不带偏见地关心、鼓励、接纳他们,他们就一定会健康成长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