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肌间沟附近形成:上干(C56)、中干(C7)、下干 (C8、T1);
接近锁骨时臂丛神经束逐渐 集中(但肩胛上神经、肩胛 背神经等分支已经分出);
离开锁骨后(锁骨下)分支: 内侧支、外侧支和后侧支;
腋窝顶部开始分支:正中神 经(Median nerve,C5–8 T1), 尺神经(ulna nerve , C7,8 T1),桡神经( radial nerve,C5–8 T1), and 肌皮 神经(musculocutaneous nerve ,C5–7) 。
brachial plexus)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1、肌间沟入路臂丛阻滞
▪ 适应症:肩部及肩部以下上肢手术; ▪ 优点:目标神经干位置表浅、超声容易显
示神经干和附近解剖结构,不需要活动上 肢,阻滞范围广; ▪ 缺点:局麻药容量过大导致非目标神经阻 滞(膈神经、喉返神经)及椎管内阻滞的 风险、而对低位神经干(如C8-T1)可能阻 滞不全。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上肢感觉神经支配区域
Supraclavicular n:锁骨上神经 Suprascapular n:肩胛上神经 Intercostobrachial n:肋间臂神经 Axillary n:腋神经 Radial n:桡神经 Median n:正中神经 Ulnar n:尺神经 Musculocutaneous n:肌皮神经
肌间沟臂丛阻滞
平面内(考虑操作的方便,从外侧或 内侧进针均可)或平面外的方法均可,
而前者更为常用; 注意始终让针体尤其是针头可显示,
必要时调整探头角度或进针方向; 到达目标区域(神经干周围)后先注 射少量局麻药以确认针头位置是否正确,
应避免神经内及血管内注射; 优先阻滞最深部位的目标神经,最表 浅的目标神经最后阻滞;优先阻滞细小
颈浅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阻滞:可将药物注入胸锁乳突肌后缘和中斜角肌之间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颈深+浅丛阻滞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二、臂丛神经阻滞
臂丛(brachial plexus): 主要由C5-8+T1脊神经 前支组成
▪臂丛阻滞用于肩部及 以下部位上肢手术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走向及分支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超声解剖
臂丛神经处于前、中斜角肌之间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肌间沟径路超声引导方法
使用高频探头横轴扫描,首先先在颈前三角C6水平寻找到颈动脉 (carotid artery)和颈静脉(internal jugular vein) 作为引导标志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肌间沟径路超声引导方法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神经阻滞径路
▪ 肌间沟径路(Interscalene brachial plexus block) ▪ 锁骨上径路(Sup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 锁骨下径路(Infraclavicular brachial plexus block) ▪ 腋路臂丛阻滞(Axillary brachial plexus block) ▪ 臂丛远端分支阻滞(The distal branches block of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3、锁骨下臂丛阻滞
▪ 适应证:上臂及以下部位手术; ▪ 优点:神经束比较集中,且与腋动脉关系
密切(锁骨下血管鞘);无椎管内阻滞和 非目标神经阻滞风险; ▪ 缺点:位置较深,穿刺难度增加;穿刺导 致气胸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锁骨下臂丛超声图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一、颈丛阻滞
颈丛(cervical plexus) 由 C1~4神经根组成,分为浅支和 深支 适用于头颈部、锁骨及肩臂 部位手术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一)颈深丛阻滞
扫描:高频探头扫描至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或舌骨水平(颈4) 颈深丛阻滞:颈4神经根从颈4横突前、后结节间穿出(其它颈神经根亦如此) 因神经根嵌顿于坚硬的骨质之间,应避免直接对准神经根穿刺而导致神经损伤
过程中始终应显示尖)。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锁骨上入路
将探头从肌间沟位置向下移动,置于锁骨后 平行于第一肋骨; 臂丛神经在此平面集中成束(藕节状或葡萄 串状),易于阻滞完全; 超声下应确认锁骨下动脉、第一肋骨、前斜 角肌及胸膜等结构,超声引导可以减少刺穿胸 膜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锁骨上入路
超声结构:臂丛、前-中斜角肌、锁骨下动脉、胸膜及第一肋骨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
局麻药注射到臂丛、锁骨下动脉和第一肋骨之间容易阻滞完善或 者多点注射也容易阻滞完善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锁骨上入路
两点注射: ➢在臂丛深部注射局麻药后神经丛“浮起” ➢然后在浅处注射,让药物包绕整个神经丛,使其“浸润”更完善
然后将超声探头后移至颈后三角(肌间沟区域) 在颈动脉和颈内静脉外侧可见:前、中斜角肌和臂丛上、中、 下干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肌间沟臂丛
显示结构:臂丛三干,前、中斜角肌和 胸锁乳突肌,颈动脉和颈内静脉等 此时可用彩色多普勒显示,有助于区分 神经根和血管(椎动脉或颈横动脉等颈部 血管) 臂丛神经束在肌间沟的空间排列呈个体 超声引导下上差肢异神性经阻,滞必要时上下移动探头仔细甑别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颈4神经根行走路径
随着超 声探头 下移, 颈4神经 根从横 突前后 结节之 间向下 及浅处 行走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二)颈浅丛神经阻滞
颈浅丛:从胸锁乳突肌后缘穿出,主要分支有:枕小神经、耳大 神经、颈横神经和锁骨上神经 注:PhN:膈神经;CP:颈丛; SCM:胸锁乳突肌 ;ASM和 MSM:前、中斜角肌;C超A声:引颈导动下上脉肢神经阻滞
的神经,粗大的神经后阻滞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臂丛阻滞:高位肌间沟
将探头从肌间沟位置上移(C5水平)可以阻滞颈前 三角区域,适用于颈动脉手术以及锁骨手术
超声引导下上肢神经阻滞
2、锁骨上臂丛阻滞
▪ 适应证:用于上臂及远端手术; ▪ 优点:臂丛神经束比较集中,易于阻滞; ▪ 缺点:气胸(预防:超声显示胸膜,穿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