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全解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经电击法获得的蚯蚓体腔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达 到20 mm,与硫酸庆大霉素的各稀释度的抑菌效果相当。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经电击法获得的蚯蚓体腔液抑菌效果最好,抑菌直径达 到20 mm,与硫酸庆大霉素的各稀释度的抑菌效果相当。
谢
谢
蚯蚓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汇报人:何仕涛
内容
一、蚯蚓 二、微生物 三、蚯蚓与微生物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五、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一、蚯蚓
蚯蚓的取食和挖掘活动对植物残落物与土壤的混合、 土壤有机质腐 解和土壤结构及剖面形成影响巨大。
有研究着报道, 蚯蚓可促进植物特别是植物根的生长。 人们已对 在草原土壤中人为引入蚯蚓进行了尝试, 并取得了较好的增产作用。
但有的微生物进入肠道后数目变化不大, 如气单孢杆菌 蚓粪中细菌的数量,在开始几天随日龄增加而增大, 而 后又降至同土壤相近的水平。
三、蚯蚓与微生物
真菌菌丝通过蚯蚓消化道后被破坏。真菌细胞壁的主要 组成成分为几丁质( 甲壳紊),而蚯蚓消化道内具有降解 几丁质的消化酶。 蚯蚓消化道内条件不适合可能是真菌苗丝被破坏的另一 原。蚯蚓消化道内 为厌氧环境,在通过消化道的1 2 ~ 2 0 h内,真菌苗丝在蚯蚓消化道内会发生自溶.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4、蚯蚓与微生物的传播
土壤微生物的移动性小,传播往往依赖于土壤 水分。 许多微生物特别是微生物孢,经过蚯蚓消化道后仍然保 持其活性,蚯蚓体壁也可附着微生物。伴随蚯蚓的取食、 排泄和挖掘活动,土壤表面的有机残体被运到土体内部, 下层土壤被运至土表。蚯蚓的这些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 传播提供了条件。
三、蚯蚓与微生物
1 、蚯蚓体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生物广泛分布于蚯蚓体内,已经从蚯蚓消化道、 肾管中 分离出微生物,甚至表面消毒的卵袋中也有微生物存在。
蚯蚓体内的微生物虽来源于蚯蚓的生活环境, 但在群落 结构上又有很大差别。蚯蚓消化道内条件也土壤中更适 合厌氧微生物的活动。许多研究者报道蚯蚓体液中含有 抑菌物质,蚯蚓肠道内也 可能存在这类物质,对某些微 生物有专性抑制作,而这种专性抑制作用使蚯蚓肠道及 排泄物内细菌种群有别于原土壤。
五、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2 、通过蚯蚓肠道时微生物数量的动态变化
随土壤进入蚯蚓体内后, 多数细菌在胃和砂囊处数目急 剧下降,如大肠杆菌、 肠杆菌, 假单孢杆菌。
随着在肠道内由前部向后 部的移动,细菌和放线菌数目 逐渐增大, 在肠道中后部分别比前部增加了几十倍和几 百倍, 在新鲜蚯蚓粪中可能会超过在土壤中的数量。
蚯蚓多以半腐烂的有机物为食, 可用于有机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
二、微生 表面积和体积比大, 代谢活性强, 在物质转化 中起决定作用。
大肠杆菌
葡萄球菌
肺炎链球菌
三、蚯蚓与微生物
蚯蚓在取食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取食微生物, 对微生物有影响 对消化吸收有机物质有影响. 反过来,微生物也影响蚯蚓。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3、肥效
表1 蚓粪的有机质和N、P、K含量表
全氮(N%) 全磷(P%) 全钾(K%) 有机质(%) PH
蚓粪
0.96
0.36
0.97
19.47
7.1
牛粪
1.13
0.48
0.69
25.62
7.5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4、蚯蚓粪中微生物
在整个消化过程中,微生物与蚯蚓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既利于蚯蚓吸收营养,又利于有益微生物的迅速增加。 研究表明蚯蚓粪中的微生物总量甚至会超过进入蚯蚓体 时的数量。经检测,蚯蚓粪有益微生物含量在2000万个/ 克——2亿个/克之间。 经检测,蚯蚓粪中正常情况下含有至少两株拮抗微生物 (球孢链霉菌和丁香苷链霉菌),对土传真菌植物病害 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三、蚯蚓与微生物
3、蚯蚓对微生物量及活性的影响
微生物量变化不显著或 降低的原固可能是, 通过蚯蚓 消化道后仅细菌放线菌数目增大,真菌数目不变或减小。 由于细菌的个体比真菌小得多, 其数目的变化对微生物 总生物量的影响不大。
蚯蚓蝴消化道内具有多种消化酶,包括纤维素、几丁质 酶 、蛋白酶、 淀粉 酶等。这些消化酶可能是由蚯蚓或 由其消化道内容物中微生物分泌而来。
五、蚯蚓生态床处理剩余污泥
利用由蚯蚓和微 生物共 同 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对污水处理 厂剩余污泥进行 了为期 半年的 脱水和稳定处理, 结果表明蚯蚓 生态系统集浓缩、 调理、 脱水、 稳定、 处置和综合利用等多种 功能于一身。
六、蚯蚓的体腔液应用
蚯蚓生活在病原菌丛生的环境中却极少患病,在缓慢的 生物进化过程中为适应不利的生存环境,体内必然有一 套抵御细菌侵袭的免疫体系。因此,探询蚯蚓抗病机制 和筛选抗菌活性成分是一个很有开发前景的新课题。 在受到机械、化学、电、热等刺激后,蚯蚓可分泌 出黄色的体腔液,该体腔液含有多种抗菌肽类物质。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1、蚯蚓菌肥
由蚯蚓排泄物产生的蚯蚓菌肥是一种肥力很高的有机肥 料。
四、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处理有机废弃物产物
2、蚯蚓粪有机肥与普通有机肥的根本区别
1)普通有机肥因未完全发酵,存在施用后二次发酵而导致烧苗的 问题,而且有异味,甚至异臭,而蚯蚓粪不存在这些问题;
2)普通有机肥未把各种营养成分全部转化成简单、易溶于水的简 单物质,各种养分是无规律的混合,不易被植物摄取,而蚯蚓粪 极易被植物吸收; 3)蚯蚓粪是坚固的团粒结构,保水性、排水性强,长期使用不会 分散压密,这是普通有机肥无法办到的; 4)蚯蚓粪富含腐殖酸和大量的有益微生物菌、18种氨基酸和多种 微量元素,而这些在普通有机肥中含量都很少; 5)蚯蚓粪中含拮抗微生物,可抑制土传病害,而有普通有机肥不 存在有这种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