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历程2.
主要内容
1.中国煤层气发展阶段的划分 2.矿井瓦斯抽放阶段 3.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与实践阶段
4.煤层气规模开发阶段
二、矿井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1952年龙凤矿建立起瓦斯抽放站,开创了中国煤层气开发之先河 现已在全国开展。方法多样:本煤层、邻近层抽放,采前、采中、采 后抽放。对煤矿安全生产起了重要保障作用;我国瓦斯抽放技术处于国 际先进水平 煤层气含量测定方法(MT77-84)
中国煤层气产业历程
陈向军 博士、副教授 河南理工大学
2014年10月
主要内容
1.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2.矿井瓦斯抽放阶段 3.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与实践阶段 4.煤层气规模开发阶段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煤层气
煤层气工业
经改造的钻井和完井工艺技术 改进的增产强化措施 新的生产操作方法 特殊的气藏模型
开展煤层气资源的初步调查
煤科总院抚顺分院、重庆分院、中国矿大 在井下瓦斯抽放领域做了大量理论及技术工作 。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西安院从国家“六五” (1981~1986)煤成 气科技攻关项目开始,即开展有关煤层气方面的研
究工作。在国家“七五” (1986~1990)天然
气科技攻关项目中设立专题,研究煤层气甲烷富集
规律,开展煤层甲烷(后来称煤层气)资源评价。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首次对我国
系统系统煤样进
行等温吸附试验, 发现了煤的吸附 能力随煤级的变 化规律,为煤层 气含量预测和资 源评价提供了理 论依据。
“七五”煤层气科技攻关,首次摸清了我国煤层甲烷家底,资源量 为30-35×1012 m3,该数据被国家有关部门、国内外产业界、学 术界广泛采用。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出版了我国 第一部煤层气学 术专著 —《中
国的煤层甲
烷》,该书成
为国内大部分早 期从事煤层气研 究人员的启蒙教 材,至今仍具参 考价值。
二、井下瓦斯抽放阶段(1952-1989)
1975年,我国在辽宁抚顺、山西阳泉、湖南冷水江等
地试验地面直井开采煤层气瓦斯。由于认识和技术方面的
我国1952年开始在抚顺矿区龙凤矿建立瓦斯抽放站,
时几 间个 和重 事要 件的
开创了我国煤层气(瓦斯)开发利用之先河
原能源部1989年11月召开“能源部开发煤层气研 讨会” ,现代煤层气技术开始引进我国 阜新刘家煤层气井组于2003年3月开始向居民供气, 6~12×104m3,我国煤层气商业化开始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用到商品出售;现在已初步形成了涵盖煤层气勘探、开采、集
输、加工、销售和利用的产业链;解决了大量人员的就业问题,
煤层气产业已初具规模。
客观、理性地分析我国煤层气产业的发展过程,有利于人们
总结过去、规划未来,加快煤层气产业健康与快速发展。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已有划分方式
张新民(2002,从煤层气开发方式,划分为3个阶段)
划分原则
开发方式
垂直井 羽状水平井 从地面到煤层的水平井 地面采动区井 井下瓦斯抽采孔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地面垂直井 羽状水平井 从地面到煤层的水平井 地面采动区井 (GOB WELL) 井下(水平井)瓦斯抽采
煤 层 气 5 种 开 采 方 式
一、中国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划分原则
杨陆武(2009,从地面煤层气开发的工作内容,三个阶段的循环往复)
• 1980~2000,地质评价阶段
• 2000~2007,钻井工艺阶段 • 2008~至今,气藏工程与排采维护阶段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划 分 原 则
开发方式
开发地域 几个重要的时 间和事件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 1952~1989,井下瓦斯抽放阶段
• 1990~1995,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阶段 • 2002~,煤层气产业逐渐形成阶段
秦勇(2005,从地面煤层气开发、论文数量,与美国煤层气发展阶段对照)
• 1981~1999,地质寻证、勘探找气、开发摸索 • 2000~2002,地质探因、勘探普查、开发彷徨 • 2003~,地质求源、勘探详查、商业化生产
美国煤层气历年钻井及年产量
美国2006年煤层气生产井3万口,产量540亿方
美国1976年打出第一口商业性煤层气井,1981年初步实现煤层气的工业性生 产;1983年煤层气产量为1.7亿立方米,到2002年建成煤层气井20000余口,煤层 气产量达453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供应量的7.8%。20年间煤层气产量增加了 265倍。2002年中国天然气产量328.1亿立方米 美国2003年煤层气产量为453亿立方米,2004年为487亿立方米,2005年为500 亿立方米以上。
阶段划分
依据煤层气的开发方式,结合几个重要时间点和事 件,可以认为,我国煤层气产业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
井下瓦斯抽放发展阶段(1952~1989)
现代煤层气技术引进与实践阶段(1989~2003)
(相当于美国1980年以前的发展阶段)
煤层气规模(商业化)开发阶段(2003~)
(相当于美国1981年以后的发展阶段)
工业的发
展与国家 能源安全
和可持续
发展战略 息息相关
煤炭工业
安全方面的原因 - 通风 - 井下水平钻孔抽放 - 采动区井抽放
美国已 建立起 完善的 煤层气 工业体 系
适应于煤层的 新技术
常规天然气工业
绕过煤层进入深部气藏 曲解了煤层产气的机理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阶段划分的意义
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煤层气开采(包括瓦斯抽放)从无 到有、从小到大;开采手段从单一到多样化,煤层气从福利应
开发 地域
井下抽放 地面开采 煤矿采动区抽放
2013年全国煤层气(含矿井瓦斯)产量及利用量统计
地 开发量/108 m3 利用量/108 m3 利用率/% 30 23 76.7 面 井 下 合 计 井下比例/% 81.8
126 43 34
156 66 42
(据国家能源局2014年资料编制)
一、中国煤层气产业发展阶段的划分 划分原则
原因,没有取得理想结果,未能持续下来。 井下瓦斯抽放是该阶段的唯一开采方式,以煤矿安全为首要目 的;尝试地面开发,但未获成果。 形成、积累了大量煤层气基础数据、资料,对煤层气资源量预 测及有利开发区选择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