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育种技术及繁育体系建设
优质黄羽品系♂ × 隐性白羽♀
优质黄羽品系♂ × F1 黄(麻)羽♀
F2(优质黄羽商品代)
0.00
2002年2月5日 2002年5月5日 2002年8月5日 2002年11月5日 2003年2月5日 2003年5月5日 2003年8月5日 2003年11月5日 2004年2月5日 2004年5月5日 2004年8月5日 2004年11月5日 2005年2月5日 2005年5月5日 2005年8月5日
优质黄羽肉鸡
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 ,两广以优质鸡生 产为肉鸡业的主体。 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南、北京 等省市优质鸡生产的规模化也逐渐扩大。
南方广东活鸡市场的优质鸡是指临开产前 的项鸡(小母鸡),饲养期在120天以上 的本地鸡(或土鸡)或90~100天以上的 仿土鸡(如石歧杂鸡类型),上市体重 1250~1500克;香港活鸡市场要求饲养 105~110天以上的小母鸡,上市体重为 1900~2200克。
红原鸡基因组序列草图为参考框 架,分别对来自英国、瑞典和中 国的三个肉鸡、蛋鸡和乌鸡品种 基因组进行了测序分析,并在此 基础上识别出约200万个 SNP(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一、标准品种与我国丰富的地方品种
标准品种
经有目的、有计划的系统选育,按权威性 的育种组织制定的标准鉴定承认的,列入 标准品种志的品种。 对家禽的体型、外貌、羽色等进行选择, 而对生产性状考虑得较少。
白洛克鸡(White Plymouth Rocks)
50年代后期与科尼什鸡杂 交,出现极好的肉用性能。 主要特点:早期生长快、 胸腿肌肉发达,羽毛洁白, 属体美观,并有一定产蛋 水平。所以现代肉用仔鸡 业多用白洛克型鸡作母系, 同科尼什型鸡杂交生产肉 用仔鸡。
白科尼什
原产于英格兰,为 著名的肉鸡品种。 肉用性能好,但产 蛋量少。 目前主要是用它与 母系白洛克品系配 套生产肉用仔鸡。
第三章
家禽品种和育种
——现代商品杂交鸡的育种
第一节 家禽品种及杂交繁育体系
家禽的品种: 是人类在一定的自然生 态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利用 家禽的某些新类型,通过选 择、选配和培育等手段选育 出来的具有一定生物学和经 济学特点的家禽类群。
驯养、驯化
凭经验习惯的选留 采用品系繁育和品系 配套杂交制种技术
新汉夏鸡(New Hampshires)
由洛岛红鸡改良 选育而成 在现代蛋鸡商业 杂交配套系中起 着一定作用。
横斑洛克鸡(Barred Plymouth Rocks)
也称为芦花鸡,属于兼 用型 全身羽毛呈黑白相间的 横斑,此特征受一伴性 显性基因控制,可以在 纯繁和杂交时实现雏鸡 自别雌雄。
原始品种
标准品种/地方品种
商用品系配 套杂交种
进 展
由多国科学家组成的两个小组2004年3 月1日宣布绘出鸡的基因组序列草图和 遗传差异图谱。其中鸡遗传差异图谱的 绘制工作由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 所负责。
首次成功测绘并组装出鸡的基因组序列 草图。这也是迄今完成的首幅禽鸟类物 种的基因组序列草图。科学家们选择了 家鸡的远祖——红色原鸡为测绘对象, 绘出的草图中约包含10亿个碱基对 。
体形三黄(黄羽、黄皮、黄胫)或黄麻 羽、麻羽等类型的鸡种。包括饲养150天 以上的阉鸡和饲养100天、体重900克的 泰和丝毛乌骨鸡。 小母鸡健康、有神、美观、冠脸红润、 羽毛油光发亮、胫骨小、皮薄毛孔细小、 胸腹部脂肪沉积适中、体型团圆、酷似 开产前小母鸡的体态。
屠体皮肤光滑、皮下脂肪黄嫩、几乎没 有毛孔,皮薄紧凑有形,色香味俱全, 肉质鲜美、细嫩、鸡味浓郁。 适宜制作广东“白切鸡”的原料。
•美洲家禽协会(由美国和加拿大组成) 编写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 •英国大不列颠家禽协会的《大不列颠家 禽标准品种志》
1998年最新版的《美洲家禽标准品种志》 一书,被承认为标准品种,其中鸡有104 个品种、384个品变种,鸭有14个品种、 31个品变种,鹅有11个品种、15个品变 种,火鸡有1个品种、8个品变种,总计 130个品种、438个品变种。
A
B
A ♂ Х A ♀ B ♂ Х B♀ A♂ Х AB B♀
优点:距离短,遗传进展传递快 不足:在父母代不能利用杂交优势提高 繁殖性能;扩繁层次少,供种量少
三系杂交
纯 系 A B C
祖 代
父母代 商品代
A♂ХA♀
A♂ Х
B ♂ Х C♀
BC♀
ABC
优点:父母代母本的繁殖性能可获 得一定的杂种优势;供种数量大幅 度增加 相对较好的一种配套形式
0.50
1.00
1.50
2.00
2.50
3.00
速生型雄苗 速生型雌苗
小母鸡55~60日龄上市,1500克/ 只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2002年2月5日 2002年5月5日 2002年8月5日 2002年11月5日 2003年2月5日 2003年5月5日 2003年8月5日 2003年11月5日 2004年2月5日 2004年5月5日 2004年8月5日 2004年11月5日 2005年2月5日 2005年5月5日 2005年8月5日
中速型雄苗 中速型雌苗
小母鸡70~80日龄上市,1250~1500克/ 只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0.50 0.00
2002年2月5日 2002年5月5日 2002年8月5日 2002年11月5日 2003年2月5日 2003年5月5日 2003年8月5日 2003年11月5日 2004年2月5日 2004年5月5日 2004年8月5日 2004年11月5日 2005年2月5日 2005年5月5日 2005年8月5日
(二)蛋重
蛋重的一般变化规律为:刚开产时蛋重 较小,随着年龄的增加,蛋重迅速增加, 经过约60天的近似直线增长过程后,蛋 重增长率下降,蛋重增量逐渐减少,在 约300日龄以后蛋重转为平缓增加,蛋重 逐渐接近蛋重极限。
第二节 主要性状及其遗传特点
产蛋性状 肉用性状 生理性状 伴性性状 其它性状
一、产蛋性状
产蛋数 产蛋率 产蛋总重(egg mass)
产蛋量的遗传特点
遗传力较小 与蛋重呈负相关 与产蛋期体重呈负相关
影响产蛋量的主要因素
性成熟(开产日龄) 就巢性 产蛋强度
现代蛋鸡一般分为白壳蛋鸡、褐 壳蛋鸡和浅褐壳蛋鸡三种类型。
现代白壳蛋鸡全部来源于 单冠白来航品变种,通过 培育不同的纯系来生产两 系、三系或四系杂交的商 品蛋鸡。一般利用伴性快 慢羽基因在商品代实现雏 鸡自别雌雄。
褐壳蛋鸡特别重视利用伴性羽色 基因来实现雏鸡自别雌雄。最主 要的配套模式是以洛岛红(加有 少量新汉夏血统)为父系,洛岛 白或白洛克等带伴性银色基因的 品种作母系。 利用横斑基因作自别雌雄时,则 以洛岛红或其他非横斑羽型品种 (如澳洲黑)作父系,以横斑洛 克为母系作配套,生产商品代褐 壳蛋鸡。
重要的鸡标准品种 白来航鸡(White Leghorns)
•轻型白壳蛋鸡 •世界上最优秀的蛋 用型品种,也是目前 全世界商业蛋鸡生产 中使用的主要鸡种。
洛岛红鸡(Rhode Island Reds)
目前广泛用于褐壳蛋鸡生 产,用作杂交父系。利用 其特有的伴性金色羽基因, 通过特定的杂交形式可以 实现后代雏鸡自别雌雄。
选育阶段:
纯系的选育 配合力测定 选出杂交组合
扩繁阶段
Biblioteka 以固定的配套组合传递 纯系的遗传进展 将不同纯系的特长组合 在一起,产生杂交优势 满足市场对商品鸡的需 求 按固定的方式向下垂直 进行单向传递
(二)杂交繁育体系的形式
两系杂交 三系杂交 四系杂交
两系杂交
纯 系
祖 代 父母代 商品代
《中国禽类遗传资源》,2003
共收集了186个地方禽类遗传资源,其中: 地方鸡种108个 地方鸭种35个 地方鹅种36个 其它地方禽种 7个
二、现代鸡种
(一)标准品种与现代鸡种(配套系) 标准品种注重血统的一致和典型的外貌特征, 尤其是羽色、冠形、体型等 现代鸡种是在标准品种(或地方品种)的基础 上采用现代育种方法培育出的,具有特定商业 代号的高产鸡群,也称商用品系(commercial strain、variety)或配套系。
优质型雄苗 优质型雌苗
小母鸡100~120日龄上市,1250~1500克/只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0.00
2002年1月26日 2002年5月26日 2002年9月26日 2003年1月26日 2003年5月26日 2003年9月26日 2004年1月26日 2004年5月26日 2004年9月26日 2005年1月26日 2005年5月26日
浅褐壳(或粉壳)蛋鸡是利用轻型白来 航鸡与中型褐壳蛋鸡杂交产生的鸡种。 因此,用作现代白壳蛋鸡和褐壳蛋鸡的 标准品种一般都可用于浅褐壳蛋鸡。
肉鸡
一般分为白羽快大型肉鸡和优质黄羽 肉鸡。
白羽快大型肉鸡
目前世界上肉鸡生产的主要类型。其父 系无一例外地都采用科什尼,也结合了 少量其他品种的血缘。母系最主要为白 洛克,
九斤鸡
北京鸭
中国鹅
丰富的中国地方家禽品种
•我国幅员广大,养禽历史悠久,家禽 遗传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不少地方 品种。 •养禽业持续发展的基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