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福建省永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永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福建省永安市2020-2021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联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央卫视的节日是由同步卫星传输到世界各地的。

同步卫星虽绕地心转动,但是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观察者所选的参照物是()A.太阳B.月亮C.地球D.卫星2.小明将长短不同的两支蜡烛点燃后放入玻璃罩中,小华认为短的蜡烛会先熄灭,小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B.猜想假设C.进行实验D.得出结论3.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 4.如图中的四幅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甲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少噪声污染B.图乙中,敲鼓时用力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C.图丙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正在发声的手机铃声越来越小D.图丁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5.小华同学在整理复习关于声音的相关知识的笔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我们都能听到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且传声速度最快D.动听的音乐永远不会是噪音6.月球不像地球,在它周围的空间没有大气层.甲、乙两人在月球上进行考察,若甲向上发射信号弹,则乙()A.有可能看到闪光,但听不到响声B.有可能听到响声,但看不到闪光C.有可能先看到闪光,后听到响声D.有可能先听到响声,后看到闪光7.如图所示,平镜面位于水平位置,入射光和镜面成15°,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角为15°B.入射光线与法线夹角为15°C.反射角为75°D.反射光线与平面镜夹角为75°8.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天雨后天空常见彩虹,这是光的色散现象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有时不等于入射角C.户外看到黄色的花,是因为此花能发出黄色的光D.人们看到的“海市蜃楼”,是光的反射现象产生的9.同学做凸透镜成像时,光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焦距大于10cm B.焦距等于10cmC.焦距小于10cm D.无法判断10.如图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下面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示意图中,其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A.B.C.D.11.“足球进校园”活动的开展,使同学们越来越喜欢足球运动,下列现象不属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A.足球在空中沿弧线飞行B.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C.被踩在脚下的足球变扁D.守门员抱住飞来的足球12.如图所示虚线方框内各放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向如图甲、乙所示,则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乙都为凸透镜C.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13.下列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是()A.B.C.D.14.王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王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A.完全相同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D.作用点、大小相同,方向不同15.小明和小红沿着海边跑步(假定海岸线是直线),小明通过的路程是小红的5倍,所用的时间是小红的2倍,则小明的速度是小红的()A.5倍B.2倍C.0.4倍D.2.5倍16.a、b两个实心物体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有关B.a物质的密度比b物质的大C.b物质的密度是a物质的2倍D.b物质的密度是2×103kg/m3二、填空题17.为了方便交流,国际上建立了一套统一的计量单位体系,叫国际单位制。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___。

m/s和km/h都是速度的常用单位,20m/s=___________km/h。

18.公共场所不能大声喧哗,指的是声音的______ ,“闻其声,知其人”指的是声音的______ ,向热水瓶中灌水时,除了用眼睛观察,还可以通过判别声音的______ 来判断。

19.小红爷爷在岸上A处看到水中B处有一条鱼在云朵里游泳,鱼是_____现象,云朵是_____现象,(均选填“光的折射”或“光的反射”)。

若小红爷爷拿着鱼叉准备叉鱼,他应该对准_____ 射出(选填“鱼”“鱼上方”“鱼下方”).20.男生和女生身高相同都站在离平面镜3米远的地方,她们的像离平面镜的距离是____米,如果男生沿垂直于镜面方向朝平面镜走2米,女生原地不动,则男生的像距离女生本人的距离是______米,男生像的大小_____女生像的大小(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21.质量为4kg的铅球,被掷出后在空中飞行时(不计空气阻力),则铅球只受___________力的作用,这个力的大小是___________N,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

(g 取10N/kg)22.如图所示,甲、乙和丙三人同时同地同向运动,且v甲>v乙>v丙,前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米,第三秒甲通过的路程___________米,前三秒内甲乙通过的路程差为___________米。

23.某医院急诊室的氧气瓶中,氧气的密度为6kg/m3,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病人需要用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则:冰的质量为___________kg,其体积增大了___________m3。

(ρ冰=0.9×103kg/m3)24.如图所示的实验工具是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先______,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______,最小刻度值为______,此时指针的示数是______N。

三、作图题25.根据如图中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相应的折射光线。

26.如图所示为细线悬挂的小球摆到该位置,请画出小球所受重力和拉力的示意图。

四、简答题27.雨过天晴的夜晚,月亮高高地挂在天际,为了不踩到地上的积水,小明总结了以下经验:“迎着月光走,地上发亮处是水;背着月光走,地上发暗处是水”。

请说明其中包含的物理学道理。

五、实验题28.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中。

(1)实验器材需有:透明玻璃板、白纸、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和___________;(2)实验时,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纸上___________放上___________作为平面镜;(3)在玻璃板前放一根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放一支___________的蜡烛B,移动蜡烛B的位置,直到从玻璃板前的不同位置看上去它点燃似的,并记下蜡烛B的位置;(4)改变蜡烛A到玻璃板的距离,重复上述实验,实验次数至少三次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9.为了测量茶籽油的密度,小明同学进行如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___________移至标尺左端零刻度线处,再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平衡;(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籽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时,操作情景如图甲所示,图中错误之处是测量过程中___________;(3)纠正错误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明称得茶籽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分茶籽油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再将烧杯放在天平盘上,称得剩余茶籽油和烧杯的总质量如图丙所示。

由此可知:量筒中茶籽油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量筒中茶籽油的质量是___________g,茶籽油的密度是___________kg/m3。

30.实验小组要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他们猜想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3个:①接触面所受的压力大小;②接触面的粗糙程度;③接触面积的大小。

实验小组在水平操作台上通过下列图中的甲、乙、丙、丁所示实验方案,使用同一木块操作探究上述猜想(进行操作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已经在图中标出)。

(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___________拉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这样做可以使拉力等于滑动摩擦力,从而测出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2)如果要探究猜想①,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

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3)如果要探究猜想②,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压力相同的情况下,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4)如果要探究猜想③,应该选择___________两幅图所示的实验来操作,根据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可得出结论:在其它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31.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实验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___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比较小,这是为了___________;(3)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c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点才开始计时,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测量值___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六、计算题32.某铁路隧道2950m,一列长为350m的火车匀速行驶,速度为216km/h,当车头进入隧道时,小明在车头处以5m/s的速度向车尾部移动。

求:(1)小明到达火车尾需要的时间;(2)火车通过隧道需要的时间;(3)小明能否在火车通过隧道前到达车尾?33.有两个容积相等,质量都等于0.5kg的瓶子分别盛满水和某种液体,盛满水的瓶子总质量为5.5kg,盛满某种液体的瓶子总质量为6.5kg,已知水的密度为1×103kg/m3求:(1)瓶子盛满水时,水的质量;(2)瓶子的容积;(3)题中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1.C【详解】同步卫星与地球旋转的角度、速度均相同,则以地球为参照物时,同步卫星是静止的。

故选C。

2.B【详解】根据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可知,小华认为短的蜡烛会先熄灭,小华的这一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猜想与假设.故选B.【点睛】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3.C【详解】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接近成年人,在168cm=16.8dm左右,不符合题意;B.男子百米世界纪录略小于10s,中学生100m短跑成绩不可能是6s,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大约4km/h=4×13.6m/s≈1m/s符合题意;D.正常情况下,人的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接近1s,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min,不符合题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