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式面试(2)
尤其是在面试的环境下。
主考官的沉默战术最好在面试的开始和中间阶段进行。
理想的状态是,当应聘者进入面试考场时,考官们要么阅读,要么正襟危坐、表情严肃地盯着应聘者,所有人都一言不发,这种状态可以持续2 5分钟。
另外,当面试进行了一段时间后,主考官可以询问一个较难或者比较宽泛的问题,等应聘者回答完后一直不接话头,保持一段时间的沉默状态。
通过这些方法,将应聘者置于无声的状态中,增强凝重严肃的气氛,给应聘者造成一定的压力。
3.考官善于提问吗
企业在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既要有过硬的业务素质,又要有接受挑战、承担责任、抵抗压力的品质,于是压力面试在招聘中也日益受到重视。
但压力面试是一把双
刃剑,一旦使用不当或者被滥用,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而以下三点或许是面试官所要重视的。
首先,必须考虑道德标准,这是第一前提。
合理、有效的问题,是衡量应聘者的相关素质和能力的保障。
但是,没有道德标准的约束,一切都会竹篮打水一场空。
对于一些可能会涉及个人隐私或者带有人身攻击味道的问题要避免使用。
同时,在压力面试中,千万别打着各种幌子向求职者询问各种奇怪的、与岗位所需素质和能力无关的个人问题,以免引起应聘者对招聘企业的文化和面试官人品的质疑。
其次,压力问题的设计须谨慎。
压力面试的过程也是面试人员和求职者沟通、交流的过程。
如果面试人员对求职者连起码的尊重都没有,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仅仅有尊重是不够的,面试官在设计压力问题时,应充分考虑应试者的文化水准和可承受能力,做到提问的内容既要在应聘者的意料之外,又要使其无法回避。
这样才能观察应聘者的第一反应,判断其相关能力和素质水平。
最后,结束时须做必要解释。
压力面试中的题目设置大多比较尖锐或具有迷惑性,所以,事后面试人员必须向应聘者做出解释,以免引起误会。
这是一种道德上的义务,也是工作职责所在,不可以拒不做出任何解释,甚至强行把求职者赶走,无视求职者的个人尊严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