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疾病:
腹泻心肌炎甲状腺炎心律失常室上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力衰竭心动过速窦性停搏我来说几句,呵呵!
患者女性,41岁。
因心慌伴气促1天急诊。
患者近1周来出现咳嗽、咳痰、发热,近3天来出现腹痛、呕吐及腹泻、心悸等症状。
伴有PSVT.
第一,该患者的诊断是什么?中年女性,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及消化道症状,伴有PSVT,则想到:心肌炎?心内膜炎?甲状腺炎?脓毒血症?除此之外,还应想到最常见的多发病:上呼吸道感染+胃肠炎+电解质紊乱,等等。
不管是哪种诊断,仔细询问病史很重要,包括是否有心脏病史,心律失常是初发还是复发,家族内是否有相似的病例,过去服药史,最近用药,此次发病是否接受过治疗。
由此可大致了解心律失常可能的原因。
在积极处理PSVT 的同时,防治病因是很重要的,否则有时会变得很棘手而难以纠正。
第二,虽然ZXZ068兄弟未上传该患者的心电图,但是心电图还是非常重要的,建议还是上传心电图,以便初步判断是何种PSVT,PSVT广义上讲包括SNRT、IART、A VNRT、A VRT 等等,但通常临床上讲的PSVT主要是指A VNRT、A VRT。
而A VNRT实质上是双径路参与的折返性的PSVT,主要包括SF、FS、SS三种类型。
而A VRT实质上是旁路参与的折返性的PSVT,主要包括O-A VRT(顺向)、A-A VRT(逆向)两种类型。
SF型AVNRTP’多埋藏在QRS中,多数无法辨认,往往RP’<P’R,RP’<70ms。
FS型A VNRTP’位于下一个QRS之前,所以往往RP’>P’R。
SS型AVNRT往往RP’<P’R,但RP’>70ms且多数>120ms。
O-A VRT的QRS时限多数正常,往往RP’<P’R,RP’>70ms。
A-A VRT的QRS 时限多数超过正常,P’位于QRS之后,绝不与QRS重叠。
一般来说,RP’<=70ms,A VNRT 的可能性大。
RP’>70ms多数为A VRT。
第三,一般发作期处理:若心律失常本身未造成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对于血压、心功能正常者。
1)首先可采用刺激迷走方法。
深吸氧后屏气同时用力做呼气动作(Valsalva法),或用压舌板等刺激咽喉部产生恶心感,可终止发作。
压迫眼球或按摩颈动脉窦现已少用。
刺激迷走神经方法仅在发作早期使用效果较好。
2)药物治疗:(1)首选维拉帕米和普罗帕酮终止PSVT。
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后即刻停止注射。
使用时注意避免低血压、心动过缓。
维拉帕米对于心衰、预激等患者不宜选用。
(2)腺苷具有起效快、作用消除迅速的特点,亦可作为首选。
对窦房结和房室结传导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心动过速终止后可出现面部潮红、呼吸困难、窦性停搏、房室阻滞等副作用,由于其半衰期短于6秒,一般不需特殊处理。
对有冠心病、严重支气管哮喘、预激综合征患者不宜选用。
(3)地尔硫卓、β受体阻滞剂也有效。
在上述方法无效或伴有器质性心脏病,尤其存在心力衰竭时,或存在上述药物禁忌时可应用胺碘酮、洋地黄类药物。
第四,急性期抗心律失常药物应用原则
根据基础疾病、心功能状态、心律失常性质选择抗心律失常药物。
应用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后疗效不满意,应先审查用药是否规范、剂量是否足够。
一般不建议短期内换用或合用另外一种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宜考虑采用非药物的方法如电复律或食管调搏等。
序贯或联合静脉抗心律失常药物易致药物不良反应及促心律失常作用,仅在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风暴状态或其他顽固性心律失常处理时才考虑。
第五,食管心房调搏可用于所有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特别适用于因各种原因无法用药者,如有心动过缓病史。
第六,若心律失常本身已造成严重的血液动力学障碍时,首选电复律。
分析:
1、该患者在药物复律效果不佳的原因:
a:病因持续存在,未得到有效的控制。
b:剂量不够与更换为另一种药物。
c:PSVT的类型,如SS型A VNRT、O-A VRT、A-A VRT药物复律相对比较顽固。
d: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
2、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