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

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金融发展与区域效应差异_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经验分析基本概念资本形成发展经济学中资本形成理论的早期开拓者之一纳克斯(Ragnar Nurkse)曾经给资本形成下过一个全面的定义。

他说:“资本形成的意义,是指社会不把它的全部现行生产活动,用之于满足当前消费的需要和愿望,而是以其一部分用之于生产资本品:工具和仪器、机器和交通设施、工厂和设备一各式各样可以用来大大增加生产效能的真实资本(Real Capital)。

资本形成一词有时被用于包括…物质资本‟(Material Capital),也包括…人力资本‟(HLtman Capital),即在技能、教育及健康等方面的投资—这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投资形式。

”他还补充指出:“资本形成过程的实质,是将社会现有的部分资源抽调出来增加资本品存量,以便使将来可消费产品的扩张成为可能”。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这种变化既包括短期的变化也包括长期内的变化、既是各个连续时期内的金融交易流量也是对不同时点上的金融结构的比较变化。

而金融结构则是指各种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形式、性质及其相对规模,也就是说金融结构是由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共同决定的。

SYS-GMM方法面板数据模型最常用的估计方法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当解释变量具有内生性时,这两种模型均不能保证得出无偏的参数估计,此时,工具变量法是更为合适的估计方法。

本文的实证模型中由于出现了滞后被解释变量,模型的内生性问题不可避免地出现了。

金融资本现代”资本主义的最典型特征就是集中过程,这一过程一方面表现为,由于卡特尔和托拉斯的出现使得“自由竞争被扬弃”,另一方面则造成银行资本和产业资本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

正如我在后面将要阐述的那样,这种联系使得资本采取了其最高级也最抽象的表现形式——金融资本。

分工指个人、公司、国家或地区都负责自己所擅长的工作。

由于工人的工作效率提高,产量及产品质素也相继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因而得以改善,分工的发展是人类社会经济进步的重要里程碑。

孟子所讲的“一日之所需,百工斯为备”,一天的所需,都是别人辛苦,靠百种职业去完成。

人与人互相依赖、学习,达到成长学习的效果。

收入分配收益分配是企业资本的提供者对收益总额进行的分割,它主要是以企业的税息前利润(即利息、所得税和净利润)为对象在各利益主体间进行的分割。

收益分配的构成,广义上是企业收入的分配;狭义上是税后利润的分配。

经济发展一个国家或者企业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即称为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功能金融理论,分传统金融理论和功能金融理论。

传统的金融理论主要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着手研究金融体系,即所谓的机构金融观点。

功能主义金融观点(functional perspective)理论。

功能金融理论具有两个假定,一是金融功能比金融机构更加稳定。

二是金融功能优于组织机构主要内容金融资本内生形成: 一个基于社会分工需要的资本裂变过程社会分工不仅是/ 社会进步和商品经济发展的源动力0( 斯密, 1776) , 同样也是金融资本形成的内在源动力。

社会分工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产生了剩余产品, 促进了商品交换的发展。

最初的商品交换是在物物交换中进行的, 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孕育了货币, 货币的产生不仅使商品世界分离成了商品与货币对立的两极, 而且成为促进商品生产不可缺少的手段。

当货币进入商品生产领域为商品的生产服务时, 就变成了资本, 不仅具有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而且具有创造剩余价值、实现价值增值的职能。

将货币转作资本使用, 既是货币执行资本职能的前提, 也是现代经济中的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形成的初始条件。

尽管货币天然地构成了金融资本形成的逻辑源头, 但从历史演化角度看, 现代金融资本仍然是在资本的社会分工机制作用下逐步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内在地裂变形成的。

资本西方经济学中, 资本是一种稀缺的生产性资原, 是投入生产活动的要素, 一般分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与金融资本。

狭义的资本指物质资本( 厂房、机器设备、存货), 本文中用狭义资本的概念。

资本积累指国民收入减去消费后剩余的部分, 即末被用干目前消费的收入, 即储蓄。

这里的储蓄是广义的, 而非专指银行储蓄。

资本形成即储蓄转化为生产性投资, 包括三个阶段:①储蓄;②将储蓄集中起来, 通过金融机构将零星储蓄汇集; ③金融机构将资金贷给生产者, 以购置机器设备。

资本形成取决于储蓄, 同时也受到金融中介的影响。

资本运用指将资本与其它生产要素结合, 在不同部门、产业、地区进行配置, 使资本实现生产要素的功能。

将资本积累、资本形成、资本运用加以区别, 在理论上是有意义的, 它可以具体分析这三个资本范畴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避免笼统地讨论资本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金融结构戈德史密斯1969 年首次从金融结构视角,提出了金融发展的最初概念,并指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极其重要,但由于种种原因,他未能弄清“到底是金融因素促进了经济发展,抑或金融发展是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经济增长的一种反映”[1]41-42。

1973 年,麦金农和肖以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实际为分析对象,提出了“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理论[2-3],创立了现代意义上的金融发展理论,从而弥补了以往经济增长理论中忽视货币和金融因素的不足。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加尔比斯、卡普、马西森和弗莱等在麦金农和肖的理论框架下,通过进一步修正与完善,相继提出了一些逻辑更加严密、论证更趋规范的金融发展理论模型,他们的政策主张也直接催生了发展中国家该段时期以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改革。

经济发展对金融发展的基础性决定作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以来,随着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日益提升,人们对金融的认识不断深入,并从金融功能和金融资源视角提出了新的金融发展观。

博迪和莫顿[11]4、莱文等详细总结了金融的功能及其影响经济的渠道。

国内学者白钦先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金融发展的金融功能观,认为金融功能演进即是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金融功能的扩展与提升即是金融发展,并认为金融功能可划分为四个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即基础功能(服务功能和中介功能)、核心功能(资源配置功能)、扩展功能(经济调节功能和风险规避功能)和衍生功能(微观风险管理功能和宏观调节功能),其中核心功能和扩展功能构成金融的主导功能。

[12-13]由于金融功能观不仅注重量性金融发展,更注重质性金融发展,这就为重新审视与思考质性和量性相统一的金融发展观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文件综述•国内文献•《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经济研究》2009 年第9 期•《我国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的动态关系研究》---钱良信,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 年第2 期•《资本形成全融深化与经济发展》---宁智平,《世界经济文汇》1993-05-01•《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相互作用关系的一般分析》---杨凤华,《南通大学学报》2012 年1 月出版《我国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的动态关系研究》钱良信(安徽大学经济学院,安徽合肥23000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高储蓄、高投资与高增长的发展过程。

中国金融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是中国金融政策从金融压抑逐步向金融自由化转变的过程。

中国金融体系对资本形成究竟产生什么影响?本文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SYSGMM)方法,对1978~2008年我国各省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研究表明,1978~2008年期间,当期和滞后一期的金融发展规模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够使固定资本形成率增加0.137个百分点和0.07个百分点;当期金融存贷款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能够使固定资本形成率提高0.09个百分点;非国有部门贷款对固定资本形成有一定负面影响。

笔者建议:进一步推进中国金融的市场化改革;促进区域间金融机构合作,扩大金融机构异地授信规模;加快建立一个以中小金融机构为核心的金融体系。

为了准确考察对中国不同地区的金融发展和资本形成的动态效应,并考虑到金融发展与资本形成的潜在双向因果关系,以及控制不可观察的特定时间和地区效应,本文将金融发展的当期及若干期滞后作为解释变量,当期资本形成作为被解释变量建立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设定如下含有因变量滞后一期动态项的(Dynamic Panel Data)模型:在(1)式中,gdzbi,t为t年i地区的固定资本形成比重;deploan表示金融机构存款和贷款占GDP比值,dp表示地区贷款与存款的比值,srloan表示非国有贷款占GDP的比值。

μi、νi,t分别为截距项和扰动项。

p1、p2、p3、p4为各变量滞后项的阶数。

针对滞后阶数的确定,在动态时间序列模型中是根据AIC、BIC等信息准则来确定的,但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中,目前还没有类似动态时间序列模型中的信息准则,本文采用从一般到特殊的动态建模方法,即先选择各变量的一个较大的滞后阶数进行回归来确定。

《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王定祥李伶俐冉光和(经济研究2009 年第9 期)本文基于资本分工视角, 讨论了金融资本内生形成过程, 并运用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研究了金融资本形成促进经济增长的内在机制。

研究表明, 金融资本的形成是基于社会分工的需要从产业资本和商业资本中裂变出来的结果, 金融资本适度形成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必要条件, 而形成不足或过度均会损害经济的稳定增长; 只要市场机制健全和制度富有弹性, 偏离适度的金融资本会自动恢复到适度状态, 进而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进一步地, 本文运用1952 ) 2007 年中国的数据, 实证检验了金融资本形成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1952 年以来, 外生金融深化与内生金融抑制政策的实施并没有使中国外生金融资本形成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 相反, 金融资本的内生形成却有助于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

本研究利用Dickey 和Fuller ( 1981) 提出的ADF 检验法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 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 滞后阶数按AIC 值最小的准则选取。

通过检验发现, RGDP、KRR、KFR、KR、KFE 均为非平稳变量。

我们对非平稳变量的处理采用差分法, $RGDP、$KRR、$KFR、$KR、$KFE 分别表示对相关变量取一阶差分值。

其结果见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