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有效课堂
——反思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45分钟效率
刚刚步入教育生涯的你是否有过一节课45分钟时间不够用的经历和困惑,是不是有同样是一节课内容别人就能轻轻松松把课授完并且都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而到自己头上却总是措手不及、达不到自己的预期目标抑或自己理想的课堂效果的感受呢?事实上,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和渠道。
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是提高教学成绩的切实之举。
因此,我认为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建构有效课堂,如何最大程度提高45分钟教学效率是我们广大教师特别是经验比较欠缺的年轻老师当务之急应当考虑的头等问题。
唐朝散文家韩愈在《师说》中曾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这就给教师提出明确的要求,那就是说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不可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中蕴涵着非常深刻的道理。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更有许多教学问题需要去实践、体会、反思。
下面我就如何提高课堂45分钟教学效率,谈谈自己的一点经验和教训。
一、了解学生现有程度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提出“因材施教”,那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传授知识。
因此,我们在确定讲的内容之前,首先要了解学生的现有水平及接受能力,这样才能做到有效的利用课堂。
我们学校是一所极普通的学校,学生的入学成绩也很低,回想起第一年的教学我也感慨万千,我怀着满腔热忱结果却两手空空,我失望了。
但想想自己的付出,不惜一切时间为他们补习,为什么得不到相应的回报。
于是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可以说论备课,我是兢兢业业,但备课的同时我没有太多的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导致自己教学的失败。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注重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他们的成绩也相应的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
尤其是我们校的学生,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更要做到对症下药,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更有效率,学生成绩才能提高。
二、认真钻研教材,备好每一节课
如果说了解学生是讲好一节课所需的心理准备的话,那么,备好一节课,则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关键工作,俗话说的好要想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哪里来,那就是如何备好教案。
更何况就现在课程改革来看,我认为教师不是要有一桶水、一池水就可满足,而是教师应当常流水。
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要注重自身知识的注入与更新。
首先,认真看书,吃透教材,抓住重点,深刻理解。
常言说“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大家都有这样的体会,书多看一遍,就会多一层理解,第一遍,应了解这节内容的整体骨架,第二遍找出重点难点,第三遍注意细节,第四遍整体归纳,形成体系,也就是说要先找一条“线”,然后再找出一颗颗珍珠,最后用线把珍珠串起来,做成一付精美的首饰,备课也是这个道理。
其次,对相关知识有所了解。
我们要多查资料,了解相关知识,只有这样,才会在讲课时“左右逢源”,“趣味横生”。
在讲课时,加些与本节内容相关的趣事妙闻,不但能提高学生听课的兴趣,也是融洽课堂气氛的一副良好“润滑剂”,就像一道佳肴,不但要放油,盐,还要考虑加点其他调味品。
三、注重课堂实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积极设置数学情境
数学的抽象形式常使学生感到乏味,思维很难集中。
因此数学教学必须设置数学情境,激发数学兴趣,使学生自身亲历思维活动之中。
大量实践表明,没有数学情境的课堂教学,必是没有生机的教学,不会是“有效数学教学”。
2.展示数学思维过程
讲数学概念,要揭示原则和实例;讲数学问题,要提示来龙去脉;讲数学定理的证明,要展示数学发现的思维过程。
引导学生探索发现,才能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思维”的真谛。
而我最初的教学,往往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好多数学公式还有一些定理的证明都是直接给学生,不做一些推理证明,我认为会做题就可以了。
但实际上学生机械的记忆一些公式和定理,在做题的时候运用不灵活,掌握不到其中的精华,效果还是很不理想。
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解放思想,多给学生一些空间,不要让我们的思想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从而束缚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3.实现再发现、再创造的原则
当我们解题时遇到一个新问题,总想用熟悉的题型去“套”,这只是满足于解出来,只有对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理解透彻及融会贯通时,才能提出新看法、巧解法。
具体地说,所学知识是前人的发现和创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机械地去重复历史,而是指每个人都应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建构有关的数学知识。
这样日复一日,学生就会逐步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
4.适当调节课堂气氛
过于严肃,让学生正襟危坐,使人感到呆板。
过于宽松,又太离谱,恰到好处的课堂气氛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在课堂上不要过分批评学生,更不应该说些有辱学生的话,这就会造成课堂气氛紧张。
如“你真笨,你太蠢了,你反映太迟钝了,星期一把脚伸进水池,到星期五才知道脚是湿的”等等。
而善意的批评,不但可调节课堂气愤,还可起润滑作用,如学生上课睡觉,你叫醒他以后说“又梦见你家人给你做好吃的了,你看,口水都流了一大片”。
5.及时反馈,认真改进
在很大程度上,我们都注重上课前的准备工作和上课时的各个环节,很少注意上课的后期工作,这个环节也同样重要,是前期工作的总结,后期工作的延续。
要了解学生是否听懂,是否掌握,自己的教法还有哪些需要改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讲课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达到教与学的最佳搭配,从而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人们常把有一定技能的人称为匠,但只会做桌椅而不会雕梁画栋的人不能称为好木匠,只会刻碑砸石而不会镂金塑玉的不能称为好石匠,我们教书也是一位匠人,如果把一根高而挺的木料做成一个顶梁柱,那是我们的责任。
如果又能把一根弯而细的木料加工成一件艺术品,使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那是我们的贡献。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我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做一名名副其实的人民教师,这是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