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写作(应伦教教育办邀请,我于5月10号前往新民小学上了一堂作文课,同时围绕作文教学谈了点个人的体会。
现在将当时的发言内容进行一下整理,和大家共享)“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标尺。
如何让学生热爱写作,乐于写作,善于写作,我想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个人的做法。
一、重视说话艺术,进行语言熏陶学生每时每刻都在聆听老师的教导,聪明的教师当然不能放过这个展示语言魅力的机会。
在教育教学时,我们语言流畅,出口成章,表情达意,文采斐然,引经据典,满腹经纶,不就是学生最好的语言熏陶和示范吗?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素质,把祖国的语言文字灵活自如的运用好;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语言都尽量做到言简意赅、文从字顺、情真意切、充满诗意。
广东的孩子特别喜欢说“搞”字,不论是碰到了、推倒了、弄坏了、打了、敲了、画了、拿了……都说“搞”。
常有学生对我说:“老师他搞我。
”我教导他们:“普通话的词汇更丰富,表达比白话更准确。
请你用普通话说说。
”现在,学生都会准确的表达:“老师,他撕坏了我的书。
”“老师您看我把地面拖干净了吗?”……另外,将学生已有的错误表述进行集体纠正。
每接一个新班,便将学生常出现的错误的语言集中出示,让学生互相改正,互相提醒。
如学生常爱说“这是我的书来的”“吃了饭先”“爸爸拿车去了”“真是不明”……二、激发写作热情,培养写作信心。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树立自信心,首先要让学生感到写作并不难。
其次要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爱写,乐写。
这要求教师做到:给学生营造自由表达和乐于表达的氛围。
让学生感到作文就是我口说我心,我手写我想,是一件轻松的事。
刚开始教学生写作文时,学生都不敢下笔,记得那是四年级开学的第一个星期四下午,我让他们写写自己,他们没有人敢写。
我这时候拿出一本《读者文摘》给他们读《一滴水》的第一段,(我加以改编,编得很浅显)“这一滴水也许是(尼格拉)瀑布的一部分,(它也许曾经有过显赫的奇迹呢。
)也许只是脸盆里的一个肥皂泡,也许是妈妈喝的茶,也许是天上落下的一滴雨,也许是快乐时发狂的一滴泪……”我读得很慢,读着,读着,学生就开始在座位上大叫起来,也许是“小弟弟的一滴尿,也许是姐姐伤心的眼泪;也许是花丛中的一滴露珠,也许是妈妈额头上的一滴汗珠,也许是婴儿嘴边的奶滴……”我打断了学生的想象,让他们把自己刚才想到的,说出的,甚至想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最好的作文。
等学生写完后,我再把这篇文章读给学生听,告诉学生,刚才大家所读的就是一个最有名的作家拉加托斯的最有名的作品《一滴水》,并肯定学生,你们多了不起啊,你们刚才写的作品与大作家齐名。
学生明白了,写作原来就是如此简单,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
写后认真评讲。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
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
”谁都希望自己的付出能得到大家的称赞,再差的作文也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对学生的好作文、好片段,甚至只是一个好句子,教师给予充分的赞美,带着一颗爱心,一分尊重去夸奖,去赞扬,学生会有强烈的荣誉感和成就感。
这种成功的快乐是唤起学生写作信心的最佳方法。
因此我的教学宗旨是:让每位学生都品尝成功的美酒,又让他们不满足自我,不断跨越新的高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是有一定难度的。
我们要动脑筋,多学习他人的经验,如给学生的习作真诚的评语,或进行课堂评议;或在黑板上直接写出“表扬小作家”及这些学生的名字”或墙报张贴;学校广播;参加竞赛;报刊发表……我的具体做法是:(1)作文展读会和班级墙报。
每周一节的周记展读会,我会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只要有闪光点,哪怕是一段,也不妨采用。
上个学期刚让学生写日记时,学生写的日记真的很空洞,甚至有很多学生语句也不通顺,我拼命地找优点,每次表扬十余篇,让六个同学上台读自己的日记或者作文,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加以点评,这篇日记以某个句子写得好;另一个学生写的材料很新颖;这个学生的心理活动很真实;那个学生的动作描写很准确……这样每周我有两个下午托管课,也就有12个学生可以上台读自己的作品。
一个学期已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在此基础上,选出佳作编成班级墙报,使文字可见可触,更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对于基础特别差的学生,选择特别精彩的一句在班级凡人佳句栏内“发表”也未尝不可。
争取一个学期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
(2)向学校广播站投稿。
选择周记中的好文章,优秀的习作,学习的心得或优秀的讲演稿,推荐给学校的广播站,让学生的作文从班级走向学校,学生油然而升一种自豪感。
(3)建立学生作文小档案。
只要是稍好的作品,我就让学生打印好,为他们每人建立了一个文件夹,保存在我的电脑里,这样学生既可以收集整理自己的作品,也可以在回顾时看到自己的进步,再次得到前进的动力。
丰富写作形式。
生活处处皆文章,写作的范围是非常广阔的,写作的形式也是十分多样的。
我们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开展多种形式的作文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如活动课作文,游览作文,师生日记沟通,为自己的画写故事,自编童话,想象作文,观察日记,抒情小诗……丰富多彩的作文形式犹如五彩缤纷的生活,于是学生的作品也像春天盛开在原野上的小花,有声有色,方兴未艾。
让学生写自己喜欢的电视剧。
学生喜欢看电视,喜欢视觉刺激,这很正常,可以利用学生对电视的兴趣,给他们布置写电视剧的作业。
学生会格外关注电视里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再加上他本身对电视的兴趣,学生会对写作不在恐惧,甚至会对这样的作业充满期待。
三、培养积累兴趣,教给阅读方法。
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最好方法。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骚客留下这样感慨。
而积累语言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加大阅读量。
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著,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拓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我把中外经典美文一篇篇,一类类整理出来(有时节选),剪成样文,分批分期发给学生。
然后让他们读,读得滚瓜烂熟,甚至天昏地暗。
先不要期待什么,要知道让古今中外的大师“作指导”,绝非易事。
读完之后,过几天再读,循环往复,不厌其烦。
这时你千万不要多讲,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学生终有一天会从那些美文里闻出点写作的味来。
如此以来,“种树使劲砸,埋上个棒棰也发芽”。
另外,每个月我为学生推荐1本好书来读,并写读书笔记,定期检查评比。
这一年,我推荐学生读了《调皮的日子》《爱的教育》《儿童版西游记》《少儿版三国演义》《意林》……我还充分利用好手头的《同步阅读文库》,每堂课抽出几分钟时间让他们带着问题阅读,一个单元后,集中一个早上和他们共同阅读某个主题单元的所有文章。
同时,我还发现,我们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比较差强人意,我每天都有三样常规作业:1、课外阅读30分钟。
2、给家长讲一个故事。
3、默写一首古诗,4、默写10个成语。
每节课前让学生进行成语竞背。
我们还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如成语接龙,巧对对联,背古诗比赛,介绍我最喜欢的一篇文章,诵读名篇佳作……活动中,积累的兴趣已经埋在孩子的心中。
利用教材这一绝好范本,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教学是众多教师采用的好方法。
我们要善于从提高学生的鉴赏力入手,指导他们反复品味课本中的重点篇章,背诵精彩的语段;还要依据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提出阅读重点,点化阅读难点,教给阅读方法。
上完《花钟》一课后,我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达鲜花的开放。
学生不但用了课文中的“欣然怒放”、“绽开笑脸”“吹起紫色的小喇叭”“从梦中醒来”……来表达了,还收集了许多课外的内容,如:“群芳吐艳”“暗香浮动”、“春城无处不飞花”等等。
给我好一份惊喜。
四、以课文为基础,注重随文练笔。
我们的课文都是教育专家们精挑细选出来的,篇篇佳作。
它们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
以课文为基础,让学生熟读成诵,感受语言的丰富,语法的规范,修辞的妙用,为学生的习作奠定高起点的模式。
因此随文练笔,对课文进行仿写、续写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不可少的好方法。
1、仿写。
仿写是学生的作文的阶梯,也是随文练笔的主要形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认识水平和分析能力偏低,知识水平有限,不可能和成人一样搞创作,也不可能每篇作文都有全新的构思,因此指导学生仿写是很有必要的,它能将所学的知识迁移运用,转化为能力。
我们可以仿写一段,也可以仿写一篇。
(出示学生仿写的片段)如,四年级上学期,学了《爱我中华》之后,让学生也学着写几句,于是给学生一个填空的格式:爱我中国!中国有()的长江中国有()的黄河中国有()的长城中国有()的泰山中国有()中国有()……爱我中国!学生开始不会用修饰性的词语,我让他们查找资料,该怎样来修饰。
后来学生写出了很多很美的句子。
(出示图片)学习了《草原》,我让学生仿照第一段来写:有学生写:暑假时,我来到了珠海,那里的城市比别处的城市更美丽。
楼房是那么高大,公路是那么宽阔,树木是那么葱茏,花儿是那么艳丽,使我真想吟一首小诗,表达我对它的喜爱。
学了《做客喀什》让学生仿照第三自然段,写一段话,描写步行街国庆时热闹的景象。
仿照第四自然段写自己去亲戚家做客时的情景。
学习了《中国节》让学生仿照第二段写一样东西特别受欢迎的情况……学习了《柚子树下》让学生仿照全文写《童年趣事》和仿照第第四段写自己学荡秋千、学爬竹竿、学骑自行车时的心理活动。
学习了《一个老农,在田边走着》仿照第一节诗让学生写一个老师在学生毕业后独自在走廊上走着的情景。
学习了《语言的魅力》,让学生在学习最后一段内容后,用上文中写春天的词语写一段话。
学习了《春潮》《三月桃花水》《花之咏》后,让学生仿照文章中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春风、写小草、写秋天、写白云等等学习了《种一片太阳花》后,仿照第六、七、八段写喇叭花、木棉花开时的情景。
因为这两种花开时与太阳花有相似之处,然后引导学生写单元作文,难度降低了许多。
课外书中更有无穷无尽的内容让我们去选择。
2、续写与扩写。
续写不但可以拓展思路,还可以发挥丰富的想象。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③不少课文的言虽尽,意未止。
我们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续写或根据自己的想象扩写,既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又开阔了眼界。
我总是挖掘课文中的每一个值得续写或扩写的地方让学生续写与扩写。
如学习《师恩难忘》时,学习最后一段时,我让学生想象我遇到老师,对老师行礼后,会和老师有一番怎样的对话呢?让学生对最后一段的内容加以扩写。
学习《爸爸的老师》倒数第二节时,原文是这样的:“你想爸爸怎么回答:‘我得感谢老师,是您教会了我,懂得二二得四……’”我引导学生补充省略号里的内容,想象老师还教会了爸爸什么,写几句诗或者想象他们之间的一个小故事写一段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