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课件8比较基因组学
流感嗜血杆菌中平均1042 bp 有1个基因, 尿殖道支原体中平均1235 bp 有1个基因。 可见基因组尺度减小并不引起基因密度的增 加和基因尺寸的减小。
二者差别在于基因数量上,流感嗜血杆菌基 因组有1743个ORF,尿殖道支原体只有470 个ORF。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通过对尿殖道支原体与流感嗜血杆 菌这两个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基因组的 比较,选取其共同的基因(共240个), 再加上一些其他基因,最后组成一套含 256个基因的最小基因组。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 究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应用是把比较基因组作图用于复杂 性状的分析。许多遗传性状是由一个以上的 基因控制的,这些基因的识别通常在老鼠中 比在人中来得容易。一旦一个候选疾病基因 或疾病区域被在老鼠中确认,我们就可以筛 选同源基因或同源区域,看看是否与人类遗 传病相对应。
克隆新基因 揭示基因功能 阐明物种进化关系、基因组的内在结构
7/13/2020
比较基因组学的应用
➢ 揭示非编码功能序列 ➢ 发现新基因 ➢ 发现功能性SNP ➢ 阐述物种间的进化史 ➢ 阐明人类疾病过程的分子机制
7/13/2020
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
古细菌---产甲烷球菌 与原核生物共同之处:
染色体组织与结构:环状基因组、基因的操纵子结构等 能量产生和固氮基因与有很高的同源性 与细胞分裂有关的蛋白质、20多个编码无机离子运输蛋白的
7/13/2020
2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揭示了人类疾病基 因的功能。 由于某些模式生物基因的功能已知,这 就对人类疾病基因的功能研究有很大的 促进作用。这一跨种关系使模式生物基 因的有效功能数据立刻用于研究它的高 等生物的同源体。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 究的促进作用
3 充分利用模式生物实验系统上的优越性 模式生物实验上的优越性成为人类疾
米中的距离大约是水稻或高粱中的7倍
基因岛中的基因群通常具有功能上的相关性
协同丢失和协同进化
7/13/2020
直系同源集簇
由1个共同的祖先基因衍生的1组基因, 包括不同基因组中执行同一生物学功能 的种间同源物,也包括同一基因组中因 基因加倍产生的种内同源物(平行基因)
预测新基因功能
7/13/2020
不但为基因结构的研究,也为相关基因的进化 提供了信息。
7/13/2020
利用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信息研 究人类疾病基因的可行性
定位克隆是一项有效的疾病基因克隆的手 段。但是如果仅仅依靠位置信息进行定位 克隆,将十分费时费力。
比较生物学这个名词在许多文献中出现,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的结果被大量地用于 人类基因组的研究,成为人类疾病基因克 隆的一条捷径。
纵贯全条的共线性 在保守性较低的区段,基因进化速率快于整
个基因组的平均进化速率 它们在种间基因组中很少表现共线性,甚至
在同一物种的不同生态型之间这些区段也会 发生较大变异 当用基因共线性程度估算物种分化年代时, 应当注意避免高度保守和高度变异的区段
7/13/2020
7/13/2020
破坏基因组共线性的因素
7/13/2020
比较基因组学的具体应用方法 和策略
序列的比对分析 确定基因组序列的进化关系
基因共线性synteny :
染色体片段的分析 物种序列的优化选择 对DNA序列的信息注释
7/13/2020
基因组成的相似性 基因共线性synteny:基因排列顺序的一致性
宏观共线性:遗传连锁图上锚定标记排列次序的一致 性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加深了对基因组 结构的认识
人类的基因很大,在人类基因组全部测序完成 之前,已有一些cDNA 上测序。所以其基因组 结构可能尚属未知。
利用低等模式生物基因组较小、呈压缩状态, 就可能用节约的方法在基因组水平上测序。展 示基因组的结构,包括内含子和外显子的边界 和周围顺序,还可能包括调节因子,如启动子 和增强子。
7/13/2020
结语
基因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希望对生命的本质有 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更主要的是了解疾病机制, 造福人类。
模式生物在人类疾病研究领域作出了许多的贡 献,特别是疾病基因的同源体或家族成员在模式 生物中被功能定性时,使我们能更多地了解疾病 基因。
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正在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 地影响着生物学各个领域研究者的思想,它为新 世纪的生物学研究打开了一扇门。
转座 插入 染色体重排 区段加倍和缺失
7/13/2020
跨物种基因克隆--图位克隆
在基因组较小的模式植物中,分离被精确定 位在大基因组中的基因
避免大量重复序列的干扰,减少染色体步移 的次数
7/13/2020
基因岛和基因协同进化
基因岛:区段基因密度远远高于全基因
组的平均密度。sh2与A1两个基因在玉
病状态下分子机制的阐明和基因功能分 析的有效手段。
以酵母为例,它就是一个很好的实验 系统。
7/13/2020
以酵母为例
首先它是一个单细胞,可以在特定的培养基上生 长,这样就可能完全控制其化学和物理环境。
其次酵母的生命周期也很适合被用来作遗传分析, 有可能构建一套16 条染色体单倍型的详尽的图谱。
第三,现今的技术可以将其6000 个基因中的任何 一个用突变的等位基因替代或准确地从基因组中缺 失。
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举例
原核模式生物比较基因组学 酿酒酵母基因组 人类基因组
7/13/2020
模式生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特点
模式生物基因组一般都比较小,但编码基因的比 例较高,重复序列和非编码序列较少,是 “压缩” 的基因组。
模式生物基因组中G+ C%含量高,同时CpG岛的 比例也比较高。
一些模式生物,特别在人的基因组中发现了重复 ( duplication)。
7/13/2020
最简单的真核生物--酿酒酵母 基因组
基因组为12,068 kb,比单细胞的原核生物和古细 菌大一个数量级。
共有5887个ORF,比原核生物和古细菌要多很多。 酿酒酵母的基因密度为1个基因/2kb,密度小于流
感嗜血杆菌和尿殖道支原体。 酿酒酵母--最小的真核基因组,裂殖酵母其次(密
比较基因组学
7/13/2020
中英联合实验室
比较基因组学的产生
伴随着基因组的研究, 相关信息出现了爆 炸性增长, 迫切需要对大量基因组数据进行处 理, 比较基因组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学科应 运而生。
比较基因组学是通过对系统发育中的代表 性物种之间的全方位基因和基因家族的比较分 析,构建系统发育的遗传图谱, 来揭示基因、 基因家族的起源和功能及其在进化过程中复杂 化和多样化的机制。
各种不同的物种中,大多数重要生物学功能是由 相当数量的同源序列基因( Orthologous) 蛋白承担。
7/13/2020
模式生物比较基因组研究特点
同线( synteny) 连锁的同源基因在不同物种基因组中有 相同连锁关系。
生物体的复杂性一般表现在“生物学”的复杂性,与
基因组的C 值大小及基因数量未必一定呈线性关系。
ORF与细菌基因同源 调控模式类似于原核生物
与真核生物共同之处:
细胞遗传信息传递,尤其是转录和翻译系统 分泌系统
说明该细菌与真核生物亲缘关系较近。
7/13/2020
比较基因组学与进化
比较基因组学提供的结果表明,在进 化系统树上,古细菌与真核生物亲缘关系 比原核生物更近。
自养生物的三个分支,细菌、古细菌 和真核生物中,细菌的分化发生较早。
度是1/2.3kb),简单多细胞生物线虫的基因密度 为1/30kb。 酿酒酵母只有4%的编码基因有内含子,而裂殖酵 母有40%编码基因有内含子。
7/13/2020
人类基因组的一个片段
7/13/2020
7/13/2020
பைடு நூலகம்
人类染色体组型
上图显示的是经姬母萨染色后的G带模式图, 染色体号在染色体结构下面标注,带号在左边。
7/13/2020
果蝇基因组
果蝇基因组全长180mb,2/3是 euchromatin, 1/3是heterochromatin;Blast Search确定有 14113个转录产物(功能基因)。 Science, 287:2185-2195 (2000)
7/13/2020
比较基因组学定义
利用不同物种基因组之间功能区域顺序 上、组织结构上的同源性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 究的促进作用
4 比较基因组作图在人类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 应用之一是使连锁信息和基因组资源从作图
较为详尽的物种转移到作图不完善的物种。例 如:通过定位一套在哺乳动物中进化上保守的 位点,把这些保守位点作为出发点,使连锁信 息从人、鼠等物种扩展到牛、猪、羊等物种,以 促进基因组研究。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尿殖道支原体是已知最小的基因组0.58Mb , 由此可能确定能自我复制的细胞必需的一套 最少的核心基因。
流感嗜血杆菌的基因组为1.83Mb 基因组大小影响了基因数目还是基因尺度?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的研究
流感嗜血杆菌基因大小平均900 bp,尿殖道 支原体的基因为1040bp,基因大小差不多;
Nature,406,151-157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 究的促进作用
1 利用基因序列上的同源性克隆人类疾病 基因 当人类cDNA 与已知功能的模式生物 基因高度相关,当该表型的候选基因定 位于与cDNA 相同的位置上,就有助于 识别该基因。
7/13/2020
模式生物基因组研究对人类基因组研 究的促进作用
7/13/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