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急性心梗患者采用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的效果观察(神华神东矿区总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209)【摘要】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的效果观察。
方法分析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26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26例stemi患者中,从外院转诊我院患者4例,转诊时间60~120分钟。
造影示单支病变10例(38.5%),双支病变7例(26.9%),三支病变9例(34.6%),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7.7%)。
irca为前降支15例(57.7%),回旋支2例(7.7%),右冠状动脉8例(30.8%),左主干合并前降支1例(5.32%);其狭窄程度irca100%完全闭塞14例(53.9%),其中1例为支架内完全闭塞。
95%~99%次全闭塞7例(26.9%),70%~94%严重狭窄5例(19.2%)。
24例(92.3%)成功置入支架,共计27枚,2例(7.7%)病变处血栓较硬,钢丝未能通过病变处。
自患者到我院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20~180min,平均60 min,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再流1例,慢血流2例,静脉多次用硝酸甘油、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替罗非班后血流恢复。
1例病人支架置入后出现小分支急性闭塞,经积极处理后成功开通。
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术后一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 ≥50%者23例(88.5%),其中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附壁血栓,加强抗凝治疗后,随访3月附壁血栓消失。
平均住院天数为13.5
天。
结论对急性stemi患者,最佳治疗策略是行急诊介入治疗,尽早、充分和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基于上述原则,应当强调缩短发病至再灌注过的时间,体现出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完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至关重要。
【关键词】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观察【中图分类号】r7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94-01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的早期再灌注治疗获益明确,积极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是挽救濒死心肌、改善心室收缩功能、减少心肌梗死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键[1],本研究探讨我院2010年7月-2011年4月26例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脉介入治疗(pci)后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选取2010年7月-2011年4月在我院急诊收治的stemi并行急诊pci患者共26例。
ami诊断标准:①胸痛或其同症状持续>30分钟;②心电图显示相邻2个导联st段抬高>1mm或新出现左束支传导阻滞;③肌钙蛋白指标明显升高,符合ami酶学变化规律。
直接pci指征:ami发病<12小时或ami发病12~24小时且伴有持续心肌缺血症状、心电活动不稳定、血流动力学改变。
在选取的26例ami患者中其中男性20例(76.9%),女性6例(23.1%),年龄42~83岁,平均56岁,既往有陈旧性心肌梗死者2例,1例既往行pci术。
有心绞痛史5例,合并高血压8例,高脂血症8例, 1例病人合并室性心动过速、室颤、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肺复苏并置入临时起搏器,合并左心功能不全2例,合并
肾功能不全1例。
心肌梗死部位: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4例,前壁心肌梗死7例,前间壁心肌梗死5例,下壁心肌梗死4例,下后壁心肌梗死5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例。
1.2 方法:所以入选患者均按标准操作流程接受直接pci治疗。
入院后常规术前签字、备皮、碘过敏试验,术前均给予嚼服300mg肠溶阿司匹林和300mg氯比格雷。
采用常规seldinger法进行造影,其中经股动脉途径20例(76.9%),桡动脉途径6例(23.1%),术中肝素以100mg/kg经动脉鞘注入。
造影后闭塞病变予替罗非班10ug/kg静脉注射,并继续以0.1ug/kg.min静脉泵入24~36小时,术中只处理梗死相关动脉,pci术后肝素10~15iu /kg.h静脉泵入24小时,将aptt调整在
50-70秒,患者均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氯比格雷75mg/d
及达肝素5000uq12h皮下注射5~7天;常规β使用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硝酸酯类、acei或arb。
2 结果26例stemi患者中,从外院转诊我院患者4例,转诊时间60~120分钟,造影示单支病变10例(38.5%),双支病变7例(26.9%),三支病变9例(34.6%),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7.7%)。
推测梗死相关动脉(irca)为前降支15例(57.7%),回旋支2例(7.7%),右冠状动脉8例(30.8%),左主干合并前降支1例(3.8%);其狭窄程度irca100%完全闭塞14例(53.9%),其中1例为支架内完全闭塞,95%~99%次全闭塞7例(26.9%),70%~94%严重狭窄5例(19.2%)。
以梗死相关血管开通,残余狭窄<20%,timi血流ⅲ级为手术成功标准,24例(92.3%)
成功置入支架,共计27枚,2例(7.7%)病变处血栓较硬,钢丝未能通过病变处。
自患者到我院就诊至首次球囊扩张时间为20~
180min,平均60 min,达到指南要求的进门-球囊扩张时间≤90 min 为18例(69.2%),影响再灌注决定延迟的因素是完成首份心电图至患者或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的时间间隔较长。
术中并发症:发生无再流1例,慢血流2例,均在扩张右冠状动脉后发生,静脉多次用硝酸甘油、gpⅱb/ⅲa受体阻滞剂替罗非班后血流恢复。
1例病人支架置入后出现小分支急性闭塞,经积极处理后成功开通。
术后住院期间未发生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功能不全等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并发症,术后一周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
≥50%者23例(88.5%),其中1例患者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室附壁血栓,加强抗凝治疗后,随访3个月附壁血栓消失。
平均住院天数为13.5天。
3 结论对于急性stemi患者,最好于发病6h内送至有条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医院。
转院时间<90min者,最佳治疗策略是行急诊介入治疗,尽早、充分和持续开通梗死相关动脉,以最大限度的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2],有效的再灌注治疗可以充分体现“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3],基于上述原则,应当强调缩短发病至再灌注的时间,从而体现出增强公众的健康意识和完善急救医疗服务系统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1]uyarei
h,uzunlarb,unal ds,et al effect of tirofiban therapy on st segment resolution and clinical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st
segment elevated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udergoiny primary angioplasty[j] cardiology.2006,105(3):168-175[2]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09).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9,37:4-25[3]cannon cp,gibson cm,lambrew ct,et al.relationship of symptom-onset-to-balloon time and door-toballoon time with mortalit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angioplasty fo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ama,2000,283:2941-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