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

急性心梗的急救与护理


肌钙蛋白I:是反应AMI的特异性最高的指标。
胸痛症状出现后3-6小时出现在外周血中。持
续数天至2周。
医学ppt
10
电正 图常

异 常 心 电 图
医学ppt
11
急性心肌梗死
医学ppt
• 缺血性T波改 变
• 损伤性ST段 抬高
• 坏死性Q波形 成
• 急性广泛前壁 心肌梗死:患 者胸闷2小时 就诊。心电表 现为:V1-V5 及I、aVL导联 ST段上斜型、 凹面向上抬高 0.15-1.05mV, 对应面II、III、 aVF导联ST段 水平型压低 0.125-0.3mV,
医学ppt
14
急性下壁、正后壁与右室心肌梗死。II、III、AVF、V7-V9、 V4R导联ST段弓背型或凹面向上抬高0.1-1.0mV,I、AVL、
V1-V5导ST段压低0.15-1.10mV。
医学ppt
15
医学ppt
16
医学ppt
17
三、放射性核素检查 1、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 坏死心肌不显像。 2、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显示心室局部和整体射血分
室梗死
医学ppt
5
医学ppt
图前 间 壁 梗 死
6
二、组织学改变
冠脉闭塞: 20-30min → 心肌开始坏死 1-12h → 心肌凝固性坏死 1-2 w → 开始吸收、纤维化 6-8 w → 瘢痕愈合
医学ppt
7
【临床表现】
1、胸痛: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持续常大于15分钟, 休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无效
1、特征性改变:
① T波高尖(超急性期);
②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心肌损伤);
③ 病理性Q波形成(心肌坏死);
④ ST段回落至基线,T波倒置
医学ppt
9
二、血清心肌酶:
心肌酶谱:
CK—MM、MB、BB , MB特异性最高。 肌红蛋白:胸痛症状出现后2-3小时出现在外
周血中。24-48小时恢复正常。
提高室颤阈; 9、促进心肌代谢的药物:维生素C、B6,辅酶A,细 胞
色素C,肌苷等。
医学ppt
28
三.再灌注心肌: (一)、溶栓疗法:
1.适应证: 1.1 持续性胸痛>30min; 1.2 相邻2个或2个以上导联ST段抬高>2mm; 1.3 发病<6h; 1.4 年龄<70岁;
血栓形成
管腔闭塞
未建立充分的侧支循环
心肌严重持久缺血,1小时以上即致心肌坏死
医学ppt
3
【病理演变】
医学ppt
视频
4
一、冠状动脉病变
左冠状动脉: • 前降支→前间隔、前壁、下侧
壁和前乳头肌梗死。 • 回旋支→高侧壁、膈面、左房
梗死。 • 主干→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右冠状动脉: • 下壁(膈面)、后壁梗死、右
2、全身症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大汗、头昏、乏力
3、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
4、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传导阻滞、窦性心动过速等
5、心力衰竭:左心衰、右心衰
6、低血压和休克: SBP<80mmHg、脉搏细快、烦躁不
安、
神志迟钝、尿量医↓学(p<pt 30ml/h)
8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一、心电图来自医学ppt24
ST抬高 评价禁忌症
缺缺血血性性胸胸痛痛病人病人
接诊
10min
评价初始的12导联 ECG
ST下移、T波倒置
入院
开始抗缺血治疗
目标:30’内开 始溶栓;60’到 达导管室
开始再灌注治疗
完善各项入院检查
医学ppt
正常或非特异 在急诊E科CG继续评价 和监测: •心电图 •血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数、室壁运动、舒张功能及有无室壁瘤。 四、超声心动图 室壁运动、左室功能、室壁瘤、附壁血栓。 五、其他检查 WBC↑;血沉↑:病后1-2天出现,持续1-3 周。
医学ppt
18
【诊 断】
1、持续性胸痛 2、特征性心电图改变 3、心肌损伤标记物的改变
医学ppt
19
非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鉴别
医学ppt
20
缺血/梗死证据


观察
8~12
小时
出院
25
【治 疗】
一、监护和一般治疗: 1、监护: 动态心电监测、动态血压监测 。 2、休息:半卧位休息、保证体力和精神。 3、吸氧:持续吸氧保证SPO2>90%。 4、建立静脉输液通道 :左手背或前臂置入留置针。
医学ppt
26
二.药物治疗:
1、解除疼痛:可选用吗啡或哌替啶止痛;
2、β阻滞剂:防止梗死扩大、再梗死、改善预后;
3、硝酸酯类药物:减少心脏前后负荷,减少心肌氧耗, 同时具有抗血小板凝集作用;
4、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300mg嚼服,波立维300mg嚼 服;
5、抗凝治疗:肝素(配合溶栓治疗及预防栓塞并发症)。
医学ppt
27
6、钙拮抗剂 7、ACEI(延缓心肌梗死后心室重构) ; 8、极化液(GIK):提供心肌热能量、稳定细胞膜、
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医学科
医学ppt
1
【急性心肌梗死AMI】
由于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 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缺血而发生的 心肌坏死。
临床特点:持久剧烈胸痛、血清心肌损伤 标记物升高、心电图系列演变。常伴有心 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甚至猝死。
医学ppt
2
【发病机理】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3、心脑卒中型。以急性心力衰竭或休克、脑血 管病症状为首发表现。
医学ppt
22
AMI临床表现多样化,因梗死的部位、 个体差异及病程不同,临床表现差别较大。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不难诊断。对于 无痛性的、非典型的、隐匿性AMI应引 起我们的警惕。
医学ppt
23
急诊科护士能够在患者到达急诊科 1~2 min内迅速完成对患者的评估、 快速鉴别、做出准确的预检分诊判断 及护理干预,这是当今对急诊护士的 最大挑战。
• V1-V4呈典型 异常Q波
12
心梗定位
• 下壁: II、III、aVF
• 高侧壁: I,AVL • 前间壁:V1-V3 • 前壁:V2-V4 • 侧壁:V4-V6 • 后壁:V7-V9 • 广泛前壁:V1-V6, 或I,AVL+ V1-V6 • 右室:V3R-V5R
医学ppt
13
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
【调查显示】
• 占66.2%的有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护士 预检分诊判断准确、有效处置可达86.6%。
• 占43.8%的非典型临床表现的患者,有效 处置才达35.9%。
医学ppt
21
【非典型心梗的分型】
1、无痛型。多发生于老年患者、糖尿病及女性 患者。
2、疼痛部位不典型。如腹痛型,还有少部分患 者表现为颈部、下颌部、背部疼痛甚至表现 为牙痛、咽喉痛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