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3.4 水的pH值 水的pH值是表示水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表示为pH= Lg [H+],氢离子的浓度是水的酸碱性的标志,当H+的浓度为107 mol/L时,水呈中性。 H+越多,水的酸性越强,反之水的碱性越 强。对应pH表示即为当pH为7时,水呈中性。当pH为0-7时,水 呈酸性,为7-14时,水呈碱性。 3.5 电阻率 水的电阻率是指某一温度下,边长为1CM立方体水的相对两侧 面间的电阻,其单位为欧姆*厘米(Ω*CM),一般是表示高纯水水 质的参数。电阻率越高表明盐份越少,绝对纯水在25℃的理论值 为18.3MΩ*CM,测定值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电阻率越低,反 之越高。
水处理基础知识 3、水处理基础概念
3.1 水的浑浊度
水中存在的悬浮及胶体状态的微粒使水产生浑浊,其浑浊的 程度称为浑浊度。生活饮用水的浑浊度规定不可超过5度。 3.2 水的硬度 水中的钙离子与镁离子同一些阴离子结合在一些,在水加热 或浓缩时可能形成水垢。水中的钙与镁的含量和就是水的硬度。 用mmol/L表示。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 单位为mg/L CaCO3。 3.3 水的碱度 水的碱度是指水中能够接受[H+]与强酸进行中和反应的物质 含 量 。 在 天 然 水 中 , 碱 度 主 要 由 HCO3- 的 盐 类 组 成 。 单 位 为 mmol/L。通常也表示成等分子数量的CaCO3的质量浓度,单位为 mg/L CaCO3。
水处理基础知识
1.2 污染 全国约有1/3的工业废水和4/5的生活废水未经处理就 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使水资源遭到严重的污染。 据环保部门监测,全国城镇每天至少有1亿吨污水未经 处理就直接排入水体。 1.3 节约用水 综上所述,合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防止 水源污染,已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 之急。
水处理基础知识
3.6 电导率
电导率为电阻率的倒数,单位为西门子 / 厘米( S/CM),由于 单位较大,一般用微西门子/厘米(μS/cm),是与水中盐份的 多少成一定的关系统,盐份越多,电导率越高。测定值与温度有 关,温度越高,电导率越高,反之越低。电导率(μS/cm)=1/电阻 率(MΩ*CM)。
水处理基础知识
2.1 天然水的杂质 天然水中的杂质,按照其颗粒大小不同可以分为三类: 颗粒最大的为悬浮物质,粒径约在10-4mm 以上,肉眼可见。 这些微粒主要是由泥沙、粘土、原生动物、藻类、细菌以 及有机物等组成;其次为胶体物质,粒径在 10-4~10-6 mm。胶体是许多离子和分子的集合物。天然水 中的无机矿物质胶体主要是铁、铝和硅的化合物,有机胶 体物质主要是腐殖质;颗粒最小的是离子和分子,称为溶 解物质,粒径小于10-6mm,主要是溶解于水中的以低分子 存在的溶解盐类的各种离子和气体。天然水在大自然的循 环过程中,无时不与外界接触,在与地面、地层接触时, 溶解了土壤和岩石,卷带了各种悬浮物质;水溶解了来自 空气的和有机物分解出来的气体;水还经常受到工业废物、 排出物、油状物及工艺加工的物料所污染,使水中杂质的 成分变得非常复杂。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水处理技术培训资料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一、水处理基础知识 二、反渗透技术 三、纳滤技术 四、技术参数 五、反渗透膜特性 六、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七、反渗透系统工艺介绍 八、市场情况
反渗透基础知识培训
一、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1、水资源概述
1.1 缺水 水是生命之源,是维持生命的根本。虽然地球表面的 绝大部分由水所覆盖,总量近13.8亿吨,但只有7%的水 是淡水,其中3%以冰的形式存在于南北两极等,目前还 无法使用。 中国人均水资源为2632m3/人,是世界平均值的1/4。 尤其是中国的北方,可用的水资源只有1200 m3/人。由 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华北平原的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 1.5m。由于水位下降,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倒灌等诸多 问题。 我国617个城市中,有300个城市缺水,50多个严重缺 水。北京属严重缺水城市,上海属水质性缺水城市。
水处理基础知识
2.2 天然水中的杂质对水质的影响
悬浮物质
泥沙、粘土:使水浑浊、产生粘泥 藻类及原生动物:使水有色度、有臭味、浑浊并产生粘泥 细菌:致病、产生粘泥、产生腐蚀 其它不溶物质:产生沉积
胶体物质
溶胶(如硅胶):致使结垢 高分子化合物(如腐殖酸胶体等):使水浑浊、产生吸附和沉积
水处理基础知识
水处理基础知识
2、水的理化性能
水的分子式为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 机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5,常温下是无色、无味、 无臭的透明液体。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之一,是包括人 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水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在自然 界,纯水是罕见的,水通常多是酸、碱、盐等物质的 溶液,习惯上仍然把这种水溶液称为水。纯水可以用 铂或石英器皿经过几次蒸馏取得,当然,这也是相对 意义上纯水,不可能绝对没有杂质。水是一种可以在 液态、气态和固态之间转化的物质。固态的水称为冰; 气态叫水蒸汽。水汽温度高于374.2℃时,气态水便不 能通过加压转化为液态水。量,包括无机物和有机物两者 的含量。一般可用电导率值大概了解溶液中的盐份,一般情况下, 电导率越高,盐份越高,TDS越高。在无机物中,除开溶解成离子 状的成分外,还可能有呈分子状的无机物。由于天然水中所含的 有机物以及呈分子状的无机物一般可以不考虑,所以一般也把含 盐量称为总溶解固体。
水中溶解物质
HCO3-、CO32-、OH-:使水具有形成碳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碳酸钙、 碳酸镁。 SO42-:使水具有形成硫酸盐垢的倾向,例如硫酸钙、硫酸钡。 Cl-:产生金属腐蚀。 F-:过量可致病。 Ca2+、Mg2+:可能形成结垢。 Fe3+、Mn2+:产生气味,腐蚀金属,并可能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CO2:降低水的pH。 O2:腐蚀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