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原理
稳心半径表达式的使用范围:θ<10°~15°
四、稳性半径表达式
稳性半径表达式推导:
由于横倾后出水三角体体积v2的浮心k2移至入水三角 体体积v1的浮心k1位置。根据平行力移动原理和等容条件, 则有: v1·k2k1 =V·BB1 设横倾角为无穷小dθ,有: k2k1=k2o+ok1 计及上式和等容条件,则有:
动稳性——指船在计及及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稳性。 4、按其船舱状态分 完整稳性——船舱为完整状态的稳性;
破舱稳性——船舱为破舱进水状态的稳性。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M
稳定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组成稳性力矩,其特点
为G点位于M点之下,GM取正值,船舶具有稳性, 即船舶具有抵御倾斜的复原力矩。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M
随遇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作用于同一铅垂线上,其特
征为G点和M点重合,GM = 0,船舶处于中性平衡,既 无稳性力矩又无横倾力矩,船舶同样不具有稳性。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不稳定平衡状态——微倾后W和D组成横倾力矩,其特
征为G点位于M点之上, GM取负值,船舶不具有稳 性,即船舶具有横倾力矩。
BB1=(v·k2o +v·ok1)/V
入水: v·ok1 = dθ∫( 1/3)Y3dx= dθ·i1
出水: v2·k2o = dθ∫ ( 1/3)Y3dx= dθ·i2
BB1=dx(i1+i2)/V=dx·Ixf,由图可见:r= BB1
/dθ 将BB1式代入即得稳性半径公式
r I xf
lF 2 y3dx
船舶原理
船舶原理
第四章 稳性
§4-1 稳性及其分类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4-3 初稳性方程式 §4-4 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 §4-5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船内问题 §4-6 初稳性方程的应用---少量、大量装卸问题 §4-7 静稳性图、横倾力矩 §4-8 静平衡和动平衡 §4-7动稳性图 §4-8 稳性衡准
§4-1稳性及其分类
稳性定义 —— 指船舶受倾斜力矩作用偏离其初始平衡位
置,当倾斜力矩消除后能自行恢复初始平 衡位置的能力。 稳性是使船舶抵抗一定的外力作用,而不致于倾覆的一种性能。
一、稳性的含义 1、船舶是否具有稳定平衡的能力;
2、船舶是否具有不致倾覆的能力。 船舶一般不会因为纵稳性不足而倾覆,因此船舶稳性主要 是研究横稳性问题。当船舶受一横向的风、浪或拖牵力 (统称横倾力矩)等作用时,船舶会发生横倾。 本章讨论船舶完整状态的横稳性。
§4—2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
•由此可见,水面船舶的平衡状态与其重心G与稳心 M的相对位置有关,而水面船舶满足稳定平衡状态 的条件是:重心低于稳心,即 GM>0 。
•假设船舶倾斜前后船内重量无相对位移,故G为定 点,D为船舶排水量;B为船舶初始位置的浮心; B1为船舶倾斜位置的浮心。由于倾斜前后水线下排 水体积几何形状改变,故B为变点。
结论:在一定吃水条件下,Lxf和V为定值,故稳心
半径也为定值,说明船舶在等容微倾条件
等容微倾的稳心 半径等于任意初
下,稳心M是个定点,浮心移动的轨迹是以
始水线面积对其
稳心M为圆心,以 r为半径的一段圆弧。
过漂心倾斜轴的 面积惯矩与排水 体积之商。END
稳心的几何意义:浮心移动轨迹的曲率中心; 稳心的物理意义:两相邻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W1
Z
MS = DgGM sin
L
根据稳性力矩与初稳性高度的关系可知:初稳性高度增大对 初
稳性的提高是有利的,但是初稳性高度过大会使船舶摇 摆
激烈,对船舶的使用和航海性能带来不利的影响,故初
二、稳性高度表达式
M
L1
W
G
L
W1
B B1
在微倾条件下,可证 明正浮时浮力作用线 和微倾后浮力作用线 的交点M是定点,并位 于船舶中线上。M点称 为初横稳心,以下简 称稳心。
•船舶重心高度与装载状态有关,即与装载货物重量的重心 位置有关。在同一个航次中,由于航行中燃料、淡水等消 耗,在出港、航行中途和到港,船的重心高度都不会完全 相同,因此GM也不会完全相同,船舶的稳性也不会相同。
§4-3 初稳性方程式一、初稳性方程式
在微倾条件下,稳 性力矩可表示为:
M S DgGZ
W1
Z
MS = DgGM sin
L
式中:GM——初横稳性高度,简称初稳性高度。 GZ——稳性力臂,是重力W和浮力D两作用线之间的垂距。
θ——横倾角
由初稳性方程式可知:GM 越大 Ms 就越大,该船的稳性就越好。
§4-3 初稳性方程式一、初稳性方程式
在微倾条件下,稳 性力矩可表示为:
M S Z
lA 3
V
V
§4-4 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
一、船体形状为规则体的稳心半径计算
1、箱体船 2、纵柱体船
I
xf
ai LB3
3、垂柱体船
B2
r ar d
式中:αi——面积惯性矩系数;αr——稳心半径系数。
• 由上式可见, r值除与αr有关之外,还主要与B和d值
有关,即与B的平方成正比,而与d成反比, 即与宽
§4-1稳性及其分类
1、按其倾角大小分 初稳性——横倾角θ<10~15°时的稳性;
大倾角稳性—横倾角θ<10 ~15°时的稳性。
2、按其倾斜方向分 横稳性——船单纯绕纵向轴x横倾时的稳性;
稳性
纵稳性 ——船单纯绕横向轴y纵倾时的稳性。
3、按其作用力矩的性质分
静稳性——指船在倾斜过程中不计及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稳性;
GM zb r zg zm zg
Zb 、r(稳心半径)和 Zm值与水线下船体形状有关 。Zg值与船 舶各部分重量的上下分布有关 。
三、等容微倾的倾斜轴
1、等容条件:V=V1,(出、入水三角体体积)v1=v2=v
2、倾斜轴 等容微倾的倾斜轴必然通过正浮水 线面的的面积中心,即漂心F点。
3、推广
广义结论:船舶等容微倾的倾斜轴 ox必通过其任意初始水线的漂心。
漂心的用途:①少量装卸平行沉浮的条件。
②等容微倾倾斜轴的通过点。即只有当
货物装卸在水线面漂心的垂线上,船舶才 会平行沉浮。
四、稳性半径表达式
稳心半径 表达式 推广
广义结论:船舶
推导:
r I xf V
lF 2 y3dx
lA 3 V
吃水比B/d有关。
•显然,较宽的船其稳心半径比狭窄的船大得多。
§4-4 稳心半径及其与船形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