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熏蒸PPT课件

中药熏蒸PPT课件

6
熏蒸的历史沿革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中国民间疗法》 《实用临床外治大全》 《外治法简编》 《中国传统疗法丛书》等
7
熏蒸的机理
古代机理
A
以中医理论为 基础,以脏腑 经络学说为依 据.
B 现代机理
药物的渗透作用 蒸汽的温热刺激 皮肤的吸收作用
8
古代机理及原则
1、理论依据: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脏腑 经络学说为依据(脏腑体表相关理论、经络 运行学说)。《理瀹骈文》:“外治之理, 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亦即内治之药,所 异者法耳。”
内科疾病
感冒、咳 嗽、哮喘、 肺痈、中风、 高血压、头 痛、呕吐、 腹胀、便秘、 淋证、脚气 等。
2
外科疾病
疔疮、痈 疽、乳痈、烫 伤、痔疮、肛 裂、软组织损 伤、血栓闭塞 性脉管炎、腱 鞘炎等。
范围很广哦!
3
妇科疾病
闭经、痛 经、带下病、 外阴瘙痒溃疡、 阴肿、阴疮、 宫颈盆腔炎、 子宫脱垂等。
4
13
熏蒸的现代机理
2、皮肤的吸收作用:熏蒸时皮肤毛孔开放, 表皮的微循环加快,有利于药物蒸汽的吸收。
14
熏蒸的现代机理
3、蒸汽的温热刺激:温热刺激可降低神经 兴奋性,缓解痉挛及僵直,提高痛阈;增强 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抵抗力;可恢复疲 劳等。
15
熏蒸
全身熏蒸——利用药 物的蒸汽对全身进 行气雾沐浴,适用 于全身性疾病,也 可作为一种保健方 法。
4.患者的年龄,文化层次、当前心理状态、对此项技术操作的信任度。
分类
局部熏蒸——利用药 物蒸汽对病变患处 进行熏蒸,适用于 病变较局限的疾病 或某些特定部位的 病症。
16
现代化的熏蒸治疗设备
全身熏蒸
局部熏蒸
气疗舱,熏蒸药浴器等。治疗时头 露在舱外,有自动控温、自动计时、 音响提示、异常报警等功能,有 的兼有按摩水疗作用。
.
各种熏蒸床,桶、盆、熏蒸治疗仪 等。治疗时将病变局部置于蒸汽孔 上,或将四肢伸入治疗仪内,有温 控及显示功能,有的兼有熏洗、红 外线或磁疗等作用。
11
熏蒸的机理及原则
4.疗效作用:温热和中药的双重作用 温热:可疏松腠理,发汗祛邪,缓解痉
挛, 疏通经脉。
中药:大都辛香浓烈,有祛风除湿,温 经
散寒,通经活络,活血止痛功效。
12
熏蒸的现代机理
1、药物的渗透作用:煎煮时产生含药蒸汽, 其中的中药有效成分可呈现离子状态渗透皮 肤 进入体内,产生治疗作用。 。
中药熏蒸
1
讲课 大纲
1 熏蒸定义
2
熏蒸特点
3 熏蒸机理
CONTENT
4 熏蒸历史沿革 5 熏蒸的分类
6
熏蒸的方法及应用
76 熏蒸的注意及禁忌
2
定 义
熏蒸疗法又叫蒸汽疗法、汽浴疗法,, 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而作用于 机体的一种治疗方法。
中药熏蒸疗法是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 原则,依据疾病治疗的需要,选配一 定的中药组成熏蒸方剂,将中药煎液 趁热在皮肤或患处进行熏蒸、熏洗, 而达到治疗效果,是一种祖国医学最 常用的传统外治方法。
9
熏蒸的机理及原则
2、治疗原则:以中医“八法”论治为基本 治疗原则(调整脏腑、平衡阴阳、补偏救弊) 《理瀹骈文》:“郁者以宣,乖者以协,泛
者以归,停者以遂,满者以泄,劳者以破, 滑者以留,阻者以行,逆上者为之降,陷下 者为之提,格于中者为之通,越于外者为之
敛。”
10
熏蒸的机理及原则
3、给药途径:体表给药,达到内治法同样 的 治疗目的。
儿科疾病
湿疹、腹 泻、痄腮、 麻疹、遗尿、 小儿麻痹证 等。
6
5
骨科疾病
骨折、脱 臼、关节僵化 症、滑囊炎、 肋软骨炎、肩 周炎、网球肘、 骨质增生、化 脓性骨髓炎等。
五官皮肤
眼病、鼻 窦炎、唇炎、 喉鹅、耳疮等; 湿疹、脓疮、 湿疹、瘙痒、 手足癣、银屑 病、扁平疣等。
20
熏蒸洗浴疗法
7S管禁理忌症
1
妇女月经 期、孕妇禁用 坐浴。
2
大汗饥 饿、过饱及 过度疲劳者 不宜进行熏 蒸法。
应用 3
应用5
急性传染性疾病 、恶性肿瘤、严重 心脏病、重症高血 压、呼吸困难、及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禁用熏蒸法。
应用4
眼部肿瘤、眼 出血、急脓破溃时, 禁止使用局部 熏疗。
LOOK
熏蒸器具和物品要注意清洁、
04
熏蒸结束后应适当休 息,适当饮水,待恢 复后再离开治疗室。
消毒,全身熏蒸时要穿一次
性衣裤。
05end
22
熏蒸法操作程序
【评估】
1.核对医嘱。了解当前的主要症状、发病部位、相关因素、既往史、
是否接受过此项操作。
2.妇科患者评估胎、产、经、带情况。
3.患者的体质、熏洗处皮肤情况及是否有熏洗禁忌症。
17
全身熏蒸
局部熏蒸
18
熏蒸药物:根据中医辨证 论治原则选配 相应的药 物。
熏蒸方法
熏蒸设施及方法: 全身熏蒸法:如熏蒸
室、蒸汽房等,室内汽 温37—42 ℃ ,每次熏蒸 15—20分钟;
局部熏蒸法:盆、瓷杯等 均可,汽温控制在 50—55℃左右,每次熏蒸 20—30分钟。
19
熏蒸法使用范围
1
唐《外台秘要》记载熏蒸疗法治疗伤寒不汗证; 宋《太平圣惠方》; 明《普济方》、《本草纲目》、《外科正宗》; 清《伤科补要》记载熏蒸疗法的具体操作方法
《医宗金鉴》记载本法医治麻风病。 其他:《张氏医通》、《急救广生集》
《外治寿世方》等
5
熏蒸的历史沿革
清末医家吴师机,通过大量临床实践,并广泛搜集 他人的经验,撰写了《理瀹骈文》 一书。该书可谓 集外治法之大成,因而被后世誉为“外治之宗”。 书中有关熏蒸疗法的内容十分丰富。书中十分精辟 地指出:“外治可与内治并行,而能补内治之不及。
21
LOOK
注意事项
全身熏蒸时室温不要
过高,室内汽温控制
start
在37—42 ℃,以防汗
出过多,造成窒息、
01 昏厥或虚脱跌倒,体
虚者尤须审慎。
LOOK
LOOK
严寒季节要注意保暖,
03 尤其是局部熏蒸者应
在患处盖上毛巾,防 止受凉感冒。
02
局部熏蒸要注意温度,
不可过烫,汽温一般 50—55 ℃,以防烫伤 皮肤。
3
中药熏药特点
1 内病外治,由表透里,舒筋通 络,发汗而不伤营卫;
2 使用方便,适应症广,药简价 廉,安全无创,疗效显著,患 者易于接受。
4
熏蒸的历史沿革
马王堆汉墓《五十二病方》记载用韭和酒煮沸, 以其热气熏蒸,治疗伤科疾病。
《内经》记载用椒、姜、桂和酒煮沸熏蒸治疗 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等痹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