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浅谈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
摘要: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尤其是上部分的建筑,有很多的层数,而且高层建
筑的结构主要是竖向结构,在布置结构上也没有太大的差别。

当高层建筑在向标
准层迈进的时候,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变得更多,而且复杂性也变得更高。

因此
就要考虑施工的成本,在节省成本的时候,使用较多的是滑模施工。

这种施工方
法有较高的机械程度,而且在施工的时候速度较快,因此获得的效益就多。

关键词:高层建筑;滑模施工;工艺
现在使用的滑模施工设备很先进,而且采用的施工技术也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这些都是
技术进步的表现。

滑模施工的工艺是连续进行的,在施工中,材料、设备等都要保持长时间
的运转,而且是连续运转,而且高层建筑在运输材料的时候主要是垂直运输,因此施工的现
场需要使用无井架,运输机会随着滑模的平台逐渐的上升,滑升的速度高低直接影响着混凝
土成型的效果。

下面我们分析下高层建筑的滑模施工技术。

1、高层建筑施工中使用滑模施工技术的优势
滑模施工是一种可以随着柱子的高度而上升的滑模工艺广泛用于筒层构筑物施工,高层
建筑物如果现场堆放条件受到限制,采用滑模比较好,而且施工速度快,降低模板损耗率。

滑模的施工是通过油泵的压力,使卡在支承杆上的液压千斤顶,带动千斤顶架支承整个操作
平台及向上提升内外模板,吊架它具有施工连续性和机械化程度高、速度快、混凝土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材料消耗少、能节省大量的拉筋、架子管及钢模板以及施工安全
等优点。

液压滑模施工是优质、高速、造价低的施工工艺,一次组装lm多高模板,即可连续浇注混凝土,不间断滑升模板,连续成型,直至达到设计标高。

一组筒仓可以一次组装滑升,不
用支脚手架,不重复支模,每天可以滑升2.5m~3.5m,最高可达5m,工期只有普通模板的
三分之一,可降低成本15%~20%,混凝土连续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使工程质量得以显著
提高。

2、滑模施工工艺
2.1 操作顺序
放线验线→调整预留钢筋→安装提升架→安装围圈→绑扎墙身竖筋及一米以内横筋→组装墙体单侧模板→预埋件放置焊接→安装另一侧模板并检验→架设施工平台→千斤顶及油路安
装并空车试验→安装门窗假口→全面检查→插入千斤顶支承杆→开始浇灌混凝土进行初滑→
转入正常浇灌混凝土与正常滑升(安装吊脚手架)→一层墙浇灌完成,空滑模板绑扎钢筋→
墙面检修,模板清理→吊开施工平台面板→楼板阳台支模→楼板钢筋绑扎、隐检→楼板混凝
土施工→墙内模堵缝,预存入楼板支撑模板,并吊回施工平台板(安装二层门窗假口及接竖
向钢筋)→二层墙体滑模准备→开始二层滑模。

按上述顺序施工至封顶→拆除滑模设备与模板。

2.2 安装滑升模板
在安装滑升模板的时候,要对应顺序安装,首先是立主提升架,然后在其外部安装围圈,最后才能安装模板。

所有的提升架应该在相同的高度上,而且位置不能有偏差,提升架应该
与地面垂直。

在安装围圈的时候,要保证围圈的横向距离,而且要牢固的连接围圈。

围圈呈
水平状态。

要注意模板的拼接,模板之间不能有缝隙,而且拼接度精准。

在阴阳角位置的模
板要保持垂直,清空角。

提升架与围圈之间的连接要用螺栓连接,而且围圈之间也要用螺栓
连接。

如果围圈有明显的差异,那么该位置的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

要牢固围圈,不让
围圈有松动,而且不能让其移位。

2.3插入千斤顶支承杆
支撑杆应该在施工的前一天插入到施工的位置,而且市场上的支撑杆有三种长度,要根
据施工的要求选择做合适的长度。

如果支撑杆上有锈,那么插入之前要先除锈。

而且保证使
用的支撑杆是笔直的。

然后加工杆头,加工的方式按照接长方法而定,接头的位置可以是坡
口也可以是阴阳螺纹。

在插入支撑杆的时候,要让支撑杆一直保持垂直状态,而且千斤顶上
还要有橡胶保护套。

在插入工作结束之后,测量出具体的高度,并且在杆上标示出高度。


一个支撑杆上要有限位器,控制限位器的移动距离,每一次移动为30cm。

2.4绑扎墙体钢筋与敷设埋件
如果建筑墙内的钢筋是竖向的,那么在安装之前要对钢筋定位,通过准确的定位再绑扎
钢筋。

一般情况下,接头的位置在标准的高度之上,而且超过这个标高1m。

这样楼板的挺
滑期的时候,依旧能正常作业。

而建筑墙内的水平方向钢筋,就在滑升的时候绑扎。

要控制
水平方向的钢筋,其长度要小于8m,而且钢筋之间的距离符合要求。

因为在施工的时候要
掌握钢筋的距离,因此要使用一根水平筋来控制距离。

如果钢筋的端头是向内侧,因此在绑
扎钢筋时的铅丝扣同样向内弯。

建筑墙内的预埋件要按照图纸设置,而且埋放的时候,达到
标准高度。

埋件的位置应该与墙体的位置相同,绝对不能比墙体凸出,也不能凹进墙面。

2.5浇灌墙体混凝土
(1)混凝土配制与搅拌要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均匀一致,到作业面时的坍落度以6~8厘
米为宜。

每个浇灌层的混凝土用量,应先计算好,做到每次搅拌好的混凝土一次用完,没有
剩余。

(2)尽量采用塔式起重机做垂直运输,用混凝土料斗直接供料至施工平台上,减少
中间倒运。

混凝土由料斗卸在施工平台铁盘上,然后人工用铁锹人模。

混凝土应低于模板上
口5厘米。

(3)分层浇灌,混凝土浇灌厚度应控制在25厘米至40厘米范围内,同一浇灌
层厚度要均匀一致。

门窗过梁处的混凝土浇灌厚度不应小于30厘米,防止滑动时带起混凝土。

(4)振捣:沿墙体顺序振捣,要轻振,短振,可适当加密振点。

振捣棒不得插入下层
混凝土中,并应避免直接振动钢筋和模板。

2.7滑升
(1)滑升前必须准确掌握液压系统的状态,阀门开、闭应符合要求。

油泵的输出压力应
调至比千斤顶计算的实际负荷所需压力高15~20公斤/厘米2。

起动后,进油与回油时间均
要稍长于测定的进回油时间,以保证千斤顶行程充分有效。

(2)滑升高度需按确定的浇灌
层厚度控制,每次滑升初始的几个行程,应随时观察与检验混凝土出模强度情况,调整滑升
速度,防止坍塌。

出模后的混凝土,应根据气温情况及时洒水养护。

(3)每个滑升高度完
成后,应即刻进行水平与垂直状态的测量并做垂直调整,测量与调整应有记录。

然后按照预
定间距,在支承杆上移动限位器,标高要统一并锁紧。

(4)每一个楼层的墙体浇灌完成后,为施工楼板,需将整个模板系统空滑出墙顶标高以上,此时应随空滑随绑扎墙内钢筋。

空滑
高度为楼板设计厚度加3~5厘米。

3、结束语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了在高程建筑施工中,如何应用滑模施工,要注意各个部分的施工质量,首先是控制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其次是保证模板在提升中的速度,再次是控制模板的
强度等等。

而在滑模施工的时候,应该注意施工的技术,保证采用的技术是可靠的,而且对
于施工的管理也要做到位,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才能保证滑模提升的速度,进而提升滑模施工
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苏宁.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分析[J].新课程学习(中).2014(01)
[2]邵新升.高层建筑中滑模施工技术[J].科技传播.2013(17)
[3]蒋相阳.滑模施工技术在某核心筒结构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建设科技.2012(1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