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奥体中心体育馆自为迎接北京市2008年奥运会而改造扩建之后,已成为更具现代化功能的综合性场馆,不论是其亚奥核心的地理位置,还是承接北京南北城的文化版图,都决定了奥体中心在未来北京文化体育艺术发展中的重要战略地位。
在近年的场馆运营发展中,奥体中心体育馆广泛的引入了现代企业化管理理念,在保证完成配合奥体中心训练、竞赛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开展经营创收,以举办商业比赛、展览、体育培训、出租房屋、场地、举办文艺晚会、餐厅等形式,盘活存量资产,既减轻了国家负担,满足了社会大众对于体育休闲文化活动场地和服务需求,又树立了自己的品牌,实现了自给自足,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奥体中心体育馆为迎接2008奥运会全新扩建改造后,外部保留了原有的建筑的外貌和形象特征,而内部已经焕然一新。
奥体馆标志性的曲面层顶采用了与国家剧院屋面一样的铝猛铁板金属材料,及保温、装饰、防水为一体,屋顶内部的保温屋经过特殊设计,兼具吸音降噪音功能,体育馆屋面还增加了电动百叶窗,便于自然通风和采光。
体育馆的中心区域的扩声系统由比赛场地和观众席扩声系统组成的主扩声系统及流动音响辅助设备构成,比赛场地内增加了超低音的扩声系统,加之馆内先进的吸音设备,使得竞赛大厅的音响效果堪与音乐厅媲美。
场地比赛照明系统也进行了改造,能够满足奥运会时电视转播的照明要求。
竞赛大厅的地板也进行了更新,拆除的旧木质地板经过处理加工后,应用在训练馆内有效地利用了现有的物资资源。
此外,原有的观众入口被重新设、改建,现在的观众大厅明亮宽阔,简洁大气,拥有良好的自然通风设备,增加了无障碍坡道和无障碍厕卫设备,为北京2008年残奥会各项项目的训练提供良好的条件,馆内的观众座椅也进行了更新,淡紫色坐席色彩柔和,与比赛大厅的银灰色调交相映衬。
改造后的奥体馆更加个性化,观众的的观摩环境更为舒适。
2011年,奥体中心体育馆举办中国移动咪咕音乐会,汪峰北京演唱会,凤凰传奇演唱会、孟庭苇演唱会等一系列文化演出,累计吸引数十万人人次到馆欣赏演出,创造可观收益的同时,通过大学生电影节、各单位组织的员工体育赛事等项目,在社会公益回报方面也做出了巨大贡献,完美的展示了国家体育场馆平衡经济利润与社会公益的社会主义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