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多种方法

初中物理测电阻的多种方法

初中物理多种方法测电阻
(一)伏安法测电阻
伏安法测电阻是初中物理中一个重要的实验,本实验可以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分别测出未知电阻R X 的电压、电流,再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求出R X的阻值。

由于电压表也叫伏特表,电流表也叫安培表,
所以这种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的方法叫“伏安法”。

1 •原理:由欧姆定律 .r。

推出 -T
2 。

电路图:(见图1)
3 •器材:小灯泡(2.5V)、电流表、电压表、开关、电池阻(电阻(10 Ω)、滑动
变阻器、导线。

4 .注意点:
i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滑动变阻器应调到最大阻值处。

ii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保护电路;
(2)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iii本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测出小灯泡在不同情况(亮度)下的电阻。

5。

实验步骤:
(1)根据电路图把实验器材摆好。

(2)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在连接电路中应注意的事项:①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

②注意电压表和电流表量程的选择,
“ +”、“ —”接线柱。

③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接法,闭合开关前,滑片应位于阻值最大处。

)(3)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注意事项:移动要慢),分别使灯泡暗红(灯泡两端电压1V)、微弱发光(灯泡两端电压1。

5V)、正常发光(灯泡两端电压2.5V),测出对应的电压
实验次数灯泡亮度电压UzV电流IZA电阻RZ Ω1灯丝暗红1
2微弱发光1。

5
3正常发光2。

5
同时,在实验过程中,用手感受灯泡在不同亮度下的温度。

随着灯泡亮度的增加,灯泡的温度升高<
(4)算出灯丝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

6 .分析与论证:
展示的几组实验表格,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灯泡的电阻不是定值,是变化的.
是什么原因使灯丝的电阻发生变化的呢?是电压与电流吗?
难点突破:(我们对比一个实验如图2 :用电压表、电流表测定值电阻的阻值R)
发现:R 是定值,不随电压、电流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论证,表明灯丝的电阻发生改变的原因不在于电压与电流, 那是什 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在前面学过,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材料、 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电阻R o ,所以又叫“伏阻法”
压未知)、开关、 电流表、定值电阻 R 、I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 RX ,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流表,用图 6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 RX 的阻值。

实验步骤:
那是什么因素影响了灯丝的电阻呢? (是温度。

)温度越高,灯丝电阻越大。

这个实验再一次验证
了这一点。

(二)测电阻的几种特殊方法
1.只用电压表,定值电阻R 0,不用电流表(伏阻法)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
开关、 电压表、定值电阻 R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 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 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只电压表,用图
3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 电压表测出R X 两端的电压为U X ;
2、 再用这只电压表测出定值电阻R o 两端的电压为U 。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 X 、U o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o ,
可计算出RX 的值为:
用这种方法测电阻时一只电压表要连接两次。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
4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先闭合S 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1
2、再同时闭合S 1
和S 2,读出这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
2。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 1、U 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根据分压公式可计算出RX 的值: 方
法三:实验步骤:
1、 S 接a 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U 1;
2、 S 接b 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U 2。

表达式:
方法四、实验步骤:
1、 S 断开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U 1;
2、 S 闭合时,读出电压表示数 U 2。

表达式:
~1 --- 1β≡ R
——b
S
L
-Il ——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压,所以也叫
“伏伏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压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
2.只用电流表定值电阻的阻值R 0,不用电压表(安阻法)所给器材:
(电源(电
1、 闭合S ,先测出R 的电流I 1;
2、 拆下电流表,接到另一支路上,测出 R X 的电流 J
Rj, = -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I X 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计算出RX 的值为 ’

U=I ( R x+ R ),可得 U= I 1 (R X +R 。

)①; 当再同时闭合 S 、S 2,R O 被短路,这时有:U= ∣2R X ②。

以上方法,需要测量两次电流,所以也叫 “安安法”;根据所给器材有电流表和一个已知阻值的
电阻R o ,所以又叫“安阻法"。

总之,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本原理是测定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流过电阻的电流.
在缺少器材(电流
表或电压表)的情况下,我们可用间接的方法得到电压值或电流值, 仍然可以测量电阻的阻值. 因此, 在进行实验复习时要特别重视原理的理解,这是实验设计的基础.
3、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或电流表
所给器材:
[T ∣ -------- A -------
(电源(电压未知)、开关、I 电流表或电压表、最大阻值为 R 的滑动变阻器、I (A )
P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 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 方法一: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 9所示的
I
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 的阻值。

卜」-
1、 先闭合开关S 2,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1,
2、 再断开S 2闭合S 1,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 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 丨1、∣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R V =—2⅞
根据分流公式可计算出RX 的值:
方法三:实验步骤:
1、 S 断开时,读出电流表示数 11;
2、 S 闭合时,读出电流表示数 12。

表达式:
方法四:如果只用一个电流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 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 X 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
1、 是先闭合开关 S,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 I 1 ,
2、 再同时闭合 S 、S 2,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12。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1、∣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0。

计算过程如下:设电源电压为u,当只闭合
s 时,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
未知R
(⅛M=曲刀眾榔开关可以用两不曲刀组Wi 开关代鲁・如上圈) S
8所示
联立①②解方程组得
具体的作法:
1、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端,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A,
2、再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读出这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B O
根据测得的电流值I A、I B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AB O同样可计算出RX的值:
方法二:如果只用一个电压表,并且要求只能连接一次电路,用图5所示的电路可
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

具体的作法是
1、先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B端,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示数U 1;
2、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调至A端,记下电压表示数U 2 o
根据测得的电压值U i、U 2和定值电阻的阻值R O,可计算出RX的值:
4.等效替代法。

所给器材:电源(电压未知)、开关、― 导线若干、未知电阻R X (要求: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和表达式,尽可能想出多种方法)
1. 根据电路图9 ,连接实物,将电阻箱的阻值调至最大;
2. 把开关S接a点,读出电流表的示数为I ;
3、把开关S接b点,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
4、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O ;
此时,R和R<等效,它们都是电阻,可以得出,它们电阻相等•
方法二:用图10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出未知RX的阻值.当S扳
到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S扳到B时,调节R)(电阻箱)的电阻,使电流表示数仍为
I ,即R=R O O
方法三:若只有一只电压表和电阻箱,则可用替代法测电阻的阻值,如图11所示。

先合上开关S,把单刀双掷开关S2打到1,读出电压表的示数U O o再把单刀双掷开关S打到2,调节电
阻箱的阻值,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 O,则此时电阻箱的示数即为待测电阻R的阻值,即E k=R)O
方法一:步骤有:
RO y B
1 / I—
Z
圏5
RX

1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