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唐代艺术的特点

论唐代艺术的特点

论唐代书法艺术——简论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姓名杨守艺年级班级1101班专业英语学号201160130127长沙理工大学二零一二年五月摘要这学期我有幸上了美术鉴赏课。

老师为我们介绍了有关绘画、建筑、雕塑等方面的知识。

使我对艺术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其中,最吸引我眼球的,是那经典的唐代艺术。

书法艺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书法在整个中国书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无论是书家、书体、风格流派,还是书法理论,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

可将唐代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又呈现出四种不同的书法美学特征。

唐代书法的总体特征——尚法与尚情的完美统一,既有阳刚之劲,又有阴柔之美。

初唐时期书法美学思想的特征——中庸合度,崇尚骨力。

盛中唐时期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

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书法家,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

晚唐的书法中充盈的力量感,和外在形式峻峭严谨,刚劲果断。

关键词:美术鉴赏唐代书法艺术美学特征书法家ABSTRACTThis term I had the privilege of the art appreciation class. Mr. Zhao introduced painting architecture, sculpture and other aspects of knowledge to us. It makes me to have a certain interest in art. Among them, that most caught my eye is the classic art in Tang dynasty. The art of calligraphy cultur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in the Chinese calligraphy history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style, genre, style, and calligraphy theory, have reached a hitherto unknown height.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history, the Tang Dynasty can be divided into early, sheng, in late four, period; the four periods show four differen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s -- Shangfa and Shangqing, both the masculine energy and feminine beauty.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Tang Dynasty calligraphy aesthetics characteristics -- moderate degree, advocating on the. Sheng Tang period style of calligraphy characteristic is the strong trend and hypertrophy. ZhangXu, HuaiSu, Yan Zhenqing and Liu Gongquan and other famous calligrapher, theywere in cursive script context and create a new situation. Period Tang's calligraphy in filling is about the sense of strength, and the external form a rigorous, vigorous and resolute.Key words: art appreciation Tang Dynasty calligrapher calligraphy art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Calligraphers目录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3)一、.唐代书法艺术的总特点1艺术规律 (6)2 尚法又尚情 (6)3阳刚与阴柔的结合 (6)二、初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崇尚优美书风 (7)2、心平静和的虚静美 (7)三、盛中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书体丰富、流派众多、技巧熟练 (7)2、写意风格的锤炼 (7)四、晚唐书法艺术的特点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8)2、受禅宗思想的影响 (8)结语 (8)参考文献 (8)致谢 (10)原创性声明 (11)一、唐代书法艺术的总特点唐代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一座奇峰。

唐书既有崇尚法度的一面,又有重情感表现的一面,二者是水乳交融般的完美结合。

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书法艺术特质是书法内在艺术规律在书法创作中的运用和体现,也是多种思想文化尤其是儒道思想共同发展的结果。

(«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书风辨析»,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周贵清)1艺术规律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相统一的美学特质有着内在的艺术规律。

表面上,汉字的用笔、结构布局和章法等看似技巧性的讲究和安排;实际上,内里却暗含着书法家赖以抒情寄兴的机制。

书家的悲喜情感、审美情趣(或端楷、或狂纵、或险劲、或平穆、或雅丽、或雄博),只有外化于具体的点画笔墨,才能发而抒之。

法度作为书法美的构建的必要手段,是各代书法理论与实践都相当重视的。

朱长文在《续书断》中说道:“字有义理,法贵谨严”寻找书法的规则典范,是伴随着整个书法历史的,不独唐代如此。

2“尚法”又“尚情”唐代书法这种既“尚法”又“尚情”且二者完美地糅合在一起的书风面貌,有着深刻的文化背景,唐代开明的思想文化政策,儒道共同发展、融合会通。

这种开放的心态和宽容的文化氛围,有利于书法家在思想上从不同的文化传统中吸取养料,从而造就了唐代书法艺术多元性和共融性。

“中和”之美是儒家的基本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艺术创造与鉴赏标准,所追求的是中庸合度的静态美。

道家对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理想比起儒家来,影响却更为深远。

道家思想建立在以“道”为宇宙本原的认识论基础上,主张“道法自然”,以“虚静”、“无为”、“绝圣弃智”的态度认识世界,衍生出“动态之美”、“虚静之美”和“自然之美”的其他审美理念。

二者存在排斥对立的一面,也各有千秋,但从历史角度而言,儒道思想是混合、互动地影响着书法的审美理想。

儒道二家既对立排斥,又在对立排斥中走向融合,这恰恰“构成了整个中国美学”这一特性在唐代书法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3、阳刚与阴柔的结合从阴阳学说上讲,书法艺术是通过阳刚、阴柔来表现其艺术的。

阳刚、阴柔是书法的基本构成,在书法中是相互交替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以维持书法的整体平衡。

唐代书法充分彰显了阳刚与阴柔的美。

有着气势磅礴的阳刚之气和行云流水的以你刚柔之美。

“刚柔相济”是阳刚的“线条”和阴柔的“结构”的柔合,表现不同的艺术风格。

书法艺术阳刚与阴柔关系,是鱼和水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二、初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崇尚优美书风初唐书法的审美追求最明显的特征是崇尚优美书风,初唐四大家追求一种平衡和秩序的美。

李世民为了政治文化统一的需要,以及个人审美趣味的原因,大力推崇王羲之,在当时起到导向的作用,全国上下都学王书。

正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倡导,使得初唐书法基本上沿着王羲之的优雅书风发展。

2、心平静和的虚静美初唐书法审美另一特征是追求“心正气和”的虚静美学精神。

初唐审美追求继承了晋人书法虚静式的美学精神,强调创作主体在作书前的“绝虑凝神”,主张“心正气和”。

虞世南在《笔髓论·契妙》里云:“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则契于妙。

心神不正,书则欹斜;志气不和,字则颠仆。

”(李世民《笔法诀》亦云“夫欲书之时,当收视反听,绝虑凝神。

心正气和,则契于玄妙;心神不正,字则欹斜;志气不和,书必颠覆。

⋯⋯正者,冲和之谓也。

”)三、盛、中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书体丰富、流派众多、技巧熟练颜真卿的庄严厚重,在书法创作上,十分注重法度,正如《广川书跋》所评:“鲁公于书,其过人处,正在法度备存。

”怀素的书法样豪放,潇洒。

怀素的草书并非不守法度地狂涂乱抹,而是“古法尽能新有余”。

他是颜真卿的书法老师。

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

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

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

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2、写意风格的锤炼盛中唐时提倡“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和“深识书者,唯观神采,不见字形”的写意风尚。

这一切都孕育了书法家博大的襟怀和豪放的激情,使之以一种洒脱奔逸、恢宏宽博的气势取代了晋人萧散飘逸、隽永清秀的典雅风格。

四、晚唐代书法艺术的特点1、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安史之乱后,经世致用的儒学再次占据主导地位,出现了颜真卿这种积极入世的书家,他化古出新,打破了王羲之书法的规范,靠雄强的人格精神和理性力量开创了雄强奇伟,沉厚凝重的楷书风格。

晚唐时儒学地位因佛道盛行而受到动摇,唐末时重建儒家政治、伦理道德之风炽盛,在书法上,柳公权体现了一种堂庑阔大,清刚肃重的儒者风范。

2、受禅宗思想的影响晚唐时期,禅宗思想成为时代艺术的核心,表现在书法艺术上则出现了突破法规传统,重在以书寓禅,以书达情,寻求自我的景象,昭示着一种新的美学观念开始形成。

禅僧在诗文书法上有高深造诣,他们借助于书法来悟道的同时,也将禅宗思想运用到书法的理解和创作中,从而使唐代书法逐渐走出尚法的束缚,他们也因此成为晚唐时代书风的代表人物。

结语:伴随着美术鉴赏一路走来,看过艺术的真正面目,走进书法艺术的天堂,飞往唐代的美丽与繁华,原来,一切,便是如此。

唐代书法艺术,以其阳刚之气,阴柔之美,引领向前;唐代书法艺术,以其尚法尚情的艺术规律,引导航向。

参考文献:[1]蔡显良.唐代论书诗研究[J].书法研究(总124期).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5.[2]葛兆光.通神—外行谈书杂感[J].书法研究.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4年第3期.[3]郑晓华.第三条道路—张怀灌书学理论初探[J].全过第五届书学讨论会论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邱振中.关于笔法演变的若干问题[JJ.历代书法专业硕士学位论文选(第1卷).北京:荣宝斋出版社,2007.[5] 李福林:唐代书法艺术精神初探(陕西师范大学文化教授)[6] 周贵清:唐代书法“尚法”与“尚情”书风辨析(南昌大学中文系江西·南昌330031)[7] 百度文献[8]爱问资源网文献致谢非常感谢学校开设美术鉴赏这一公开课,同时,也感谢赵老师的认真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