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差异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效果差异。
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患者给予氨茶碱治疗,对照组给予二羟丙茶碱治疗。
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药物治疗3 d。
评定两组第1次给药和治疗3 d后的疗效。
结果第1次给药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相比,氨茶碱的效果好,显效快,值得借鉴。
但不良反应多,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
关键词氨茶碱;二羟丙茶碱;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是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疾病,是由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及相关因子参与下的慢性气道疾病。
支气管哮喘患者主要表现为喘息、气促等症状[1,2]。
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药物中,平喘类药物是常规药物。
氨茶碱类药物是平喘药物中的常用种类。
但不同类茶碱药物的临床效果存在差异。
本文选择本院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差异。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3])。
同时排除精神疾病、对茶碱类药物过敏或其他禁忌、呼吸系统肿瘤疾病、不能完成本实验过程患者。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57.3±6.4)岁;病程最短12个月,最长26年,平均病程(11.6±5.7)年。
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58.1±5.5)岁,病程最短14个月,最长23年,平均病程(10.8±6.1)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观察组患者给予氨茶碱(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2266,批号:121121)0.25 m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稀释,静脉注射,2次/d,每次注射时间要>15 min。
对照组给予二羟丙茶碱(国药集团荣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066,批号:121016)剂量为0.25 g,加入生理盐水20 ml中静脉注射,2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给予上述药物3 d。
两组患者均不应用其他对呼吸道平滑肌有影响的药物。
1. 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症状改善情况,评定两组患者治疗时第1次给药疗效和给药3 d后的疗效;记录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
1. 4 疗效评定标准[4] 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
和治疗前有显著缓解,治疗后测得的最大呼气流量和治疗前比较增加>25%,最大呼吸流量昼夜波动情况<20%,为显效;患者的哮喘症状(喘息、气促、呼吸困难等)较治疗前有所减轻,最大呼吸流量和治疗前比较增加幅度为15%~24%,为有效;治疗后患者的哮喘症状没有改善,最大呼气流量没有变化或加重,为无效。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第1次用药后的疗效比较第1次用药后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29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74%;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0%;第1次给药后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两组治疗3 d后的疗效比较治疗3 d后观察组显效3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显效24例,有效1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治疗3 d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治疗过程中3例患者心悸、心律失常等症状,停用后症状消失;4例患者出现了消化道反应症状,对症处理后消化道反应症状消失。
对照组患者中1例出现胃肠道反应(症状轻)。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0%)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茶碱类药物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应用较多,此类药物能够使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而解除支气管痉挛,能够改善支气管黏膜水肿状态,有助于减轻炎症对气道影响。
此类药物能够抑制磷酸二酯酶作用而使环磷酸腺苷的降解减少,使细胞内的环磷酸腺苷含量升高,从而支气管平滑肌内的钙离子水平降低,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支气管黏膜充血和水肿状态[5,6]。
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均为茶碱类平喘药物,二者均对支气管哮喘有治疗作用[7]。
本文结果显示,第1次用药的疗效评定,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3 d后的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此结果说明氨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优于二羟丙茶碱;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氨茶碱在治疗支气管哮喘时的不良反应较多,如心律失常、胃肠道不适等,严重的可导致昏迷等,所以在用药过程中药注意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
综上所述,氨茶碱和二羟丙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相比,氨茶碱的效果好,显效快,值得借鉴。
但不良反应多,应注意用药剂量和注射速度。
参考文献
[1] 路明,姚婉贞.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重叠综合征研究进展.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5):379-381.
[2] 巨春蓉,罗春燕,林稚雅,等. 增加维持和缓解治疗方案的维持剂量对中重度持续性支气管哮喘控制程度改善的临床研究.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5):419-423.
[3] 段旭东,赵辉,张雅兰,等. 氨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MMP-9及其基因表达的调节.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15):2919-2921.
[4] 王春芳,乔铭. 氨茶碱联合甲基强的松龙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中国当代医药,2011,10(33):66-67.
[5] 强盛. 氨茶碱与沙丁胺醇在平定支气管哮喘的临床对比分析. 中国医药导刊,2013,12(1):84.
[6] 段旭东,赵辉,于文涛,等. 氨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大鼠肺组织MMP-9和TIMP-1含量的影响. 河北医药,2009,31(9):1027-1028.
[7] 段旭东,赵辉,王晓红,等. 氨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气道重塑大鼠支气管肺组织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 河北医药,2010,32(20):2791-2793.。